一种三萜类成分和制备方法以及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57890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萜类成分和制备方法以及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应用,三萜类成分为: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坡摸酸酯;其制备方法为:取阔叶黄檀心材粉碎,用50%~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多次,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浓缩至无醇味,得浸膏;加适量水于浸膏中分散,得到混悬液,用石油醚萃取,回收溶剂,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部位;石油醚萃取部位经硅胶柱色谱,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12个流分,即Frs.1‑12;Fr.9经凝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洗脱,得到5个流分,即Fr.9.A‑E;将Fr.9.B流分经凝胶柱色谱纯化即得该成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分富集效率高、节约药材、方法明晰简单等特点;同时该成分具有良好抗缺血性心脏病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萜类成分和制备方法以及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三萜类成分和制备方法以及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与工作节奏加快,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等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群与亚健康工作人群的一类高发病。在这些缺血性心脏病发展过程中多伴有心肌细胞损伤,进而发生细胞凋亡、钙超载等,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本专利技术前期从阔叶黄檀(Dalbergialatifolia)中首次分离得到三萜类化学成分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坡摸酸酯的基础上,证明其可通过减少自由基对细胞损伤从而保护心肌,达到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目的。然而,到目前为止,该植物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仅有β-谷甾醇和乙酰齐墩果酸两个成分报道,加之,该类成分在抗缺血性心脏病相关药理学研究方面尚未见报道。本专利技术可为今后开发抗缺血性心脏病药物及阔叶黄檀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和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萜类成分和制备方法以及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应用以及在缺血性心脏病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三萜类成分和制备方法以及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萜类成分,其特征是,其成分为: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坡摸酸酯;其化学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萜类成分,其特征是,其成分为: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坡摸酸酯;其化学式为: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萜类成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制备方法及步骤为:(1)取阔叶黄檀心材,粉碎,用50%~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浓缩至无醇味,得浸膏;(2)加适量水于浸膏中分散,得到混悬液,用石油醚萃取,回收溶剂,分别得到石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峰权赫秀刘荣华陈兰英张普照王定清梅丹仪唐芳瑞黄慧莲孟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