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充填料浆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780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用充填料浆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煤矸石破碎后,分别筛分成为细煤矸石和粗煤矸石;2)将废弃建筑的混凝土柱破碎,分别筛分成为废弃混凝土细骨料和废弃混凝土粗骨料;3)将水泥、粉煤灰、细煤矸石、粗煤矸石、废弃混凝土细骨料、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混合后,再加入水混合制成充填料浆。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废弃混凝土破碎后的细、粗骨料来替代部分煤矸石进行煤矿的采空区充填,制备得到的充填料浆强度比原有的充填料浆系统高,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料浆的流动性能完全满足煤矿类矿山充填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用充填料浆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用充填料浆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膏体充填技术是1979年德国在格伦德铅锌矿首先发展起来的,由于膏体充填具有料浆浓度高、充填效率高、成本较低,这项技术试验成功以后在金属矿山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得到应用。固体废物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就是把煤矿附近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在地面加工制作成不需要脱水处理的牙膏状浆体,采用充填泵或重力加压,通过管道输送到井下,适时充填采空区或离层区,形成以膏体充填体为主的上覆岩层支撑体系,有效控制地表沉陷在建筑物允许值范围内,实现村庄不搬迁,安全开采建筑物下压煤,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资源。但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在再生利用上已取得了新进展,导致充填开采原材料在数量上难以满足需求,制约了充填开采技术的全面实施。所以,亟需寻找新的替代原料。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每年会产生数亿吨的建筑垃圾,其中废弃混凝土约占41%,大多堆放于城市周边,既占用土地资源又污染周围环境。因此,若能将废弃混凝土用于制备充填材料,既可解决充填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又可减少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用充填料浆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用充填料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煤矸石破碎后,分别筛分成为粒径<5mm的细煤矸石和粒径为5mm~15mm的粗煤矸石;2)将废弃建筑的混凝土柱破碎,分别筛分成为粒径<5mm的废弃混凝土细骨料和粒径为5mm~15mm的废弃混凝土粗骨料;3)将80~120份的水泥、180~220份的粉煤灰、70~110份的细煤矸石、150~190份的粗煤矸石、40~80份的废弃混凝土细骨料、160~200份的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混合后,再加入180~220份的水混合制成充填料浆。步骤2)中,废弃建筑的混凝土其强度为C40。步骤3)中,水泥为32.5、32.5R、42.5、42.5R型水泥的至少一种。步骤3)中,粉煤灰为Ι级或Ⅱ级F类粉煤灰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废弃混凝土破碎后的细、粗骨料来替代部分煤矸石进行煤矿的采空区充填,制备得到的充填料浆强度比原有的充填料浆系统高,且本专利技术料浆的流动性能完全满足煤矿类矿山充填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煤矿用充填料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煤矸石破碎后,分别筛分成为粒径<5mm的细煤矸石和粒径为5mm~15mm的粗煤矸石;2)将废弃建筑的混凝土柱破碎,分别筛分成为粒径<5mm的废弃混凝土细骨料和粒径为5mm~15mm的废弃混凝土粗骨料;3)将80~120份的水泥、180~220份的粉煤灰、70~110份的细煤矸石、150~190份的粗煤矸石、40~80份的废弃混凝土细骨料、160~200份的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混合后,再加入180~220份的水混合制成充填料浆。优选的,步骤2)中,废弃建筑的混凝土其强度为C40。优选的,步骤3)为将90~110份的水泥、190~210份的粉煤灰、80~100份的细煤矸石、160~180份的粗煤矸石、50~70份的废弃混凝土细骨料、170~190份的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混合后,再加入190~210份的水混合制成充填料浆。优选的,步骤3)中,水泥为32.5、32.5R、42.5、42.5R型水泥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水泥为42.5型水泥。该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优选的,步骤3)中,粉煤灰为Ι级或Ⅱ级F类粉煤灰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的,粉煤灰为Ⅱ级F类粉煤灰。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实施例1的充填料浆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煤矸石破碎后,分别筛分成为粒径<5mm的细煤矸石和粒径为5mm~15mm的粗煤矸石;该煤矸石中各化学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SiO2为40~50%;Al2O3为30~45%;Fe2O3为5~10%;CaO为0.1~3%;MgO为0.1~3%;TiO2为0.1~3%;K2O和Na2O为1~5%;2)将强度为C40的废弃建筑混凝土柱破碎,分别筛分成为粒径<5mm的废弃混凝土细骨料和粒径为5mm~15mm的废弃混凝土粗骨料;3)按表1所示的组成称取原料,先将水泥、粉煤灰、细煤矸石、粗煤矸石、废弃混凝土细骨料、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混合后,再加入水混合制成充填料浆。表1实施例1的充填料浆原料质量份42.5型水泥100Ⅱ级F类粉煤灰200细煤矸石80粗煤矸石180废弃混凝土细骨料70废弃混凝土粗骨料170水200实施例2: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充填料浆各组份及比例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2的充填料浆原料质量份42.5型水泥100Ⅱ级F类粉煤灰200细煤矸石85粗煤矸石160废弃混凝土细骨料65废弃混凝土粗骨料190水200实施例3: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充填料浆各组份及比例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3的充填料浆实施例4: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充填料浆各组份及比例如表4所示。表4实施例4的充填料浆原料质量份42.5型水泥100Ⅱ级F类粉煤灰200细煤矸石95粗煤矸石180废弃混凝土细骨料55废弃混凝土粗骨料170水200实施例5: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充填料浆各组份及比例如表5所示。表5实施例5的充填料浆原料质量份42.5型水泥100Ⅱ级F类粉煤灰200细煤矸石100粗煤矸石165废弃混凝土细骨料50废弃混凝土粗骨料185水200对比例:现有充填料浆(对比例)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煤矸石破碎后,分别筛分成为粒径<5mm的细煤矸石和粒径为5mm~15mm的粗煤矸石;该煤矸石的组成与实施例1~5的相同。2)按表6所示的组成称取原料,先将水泥、粉煤灰、细煤矸石、粗煤矸石混合后,再加入水混合制成充填料浆。表6对比例的充填料浆原料质量份42.5型水泥100Ⅱ级F类粉煤灰200细煤矸石150粗煤矸石350水200实验方案为:1、按实施例1~5与对比例按上述的制备方法制成砂浆,料浆中无块状固体。2、将锅壁四周浆体刮入锅内后,再搅拌1分钟,料浆中无固体及块状物;如有固体物凝结现象则继续搅拌,直至料浆各组分充分混合。3、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的方法测试充填材料的坍落度及扩展度。4、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6)的方法测试100mm*100mm*100mm试件的3天、7天、14天及28天单轴抗压强度。实施例1~5、对比例的强度性能如表7所示,坍落度及扩展度性能如表8所示。表7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强度性能对比表8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坍落度及扩展度性能对比坍落度(cm)扩展度(cm)实施例124.242.8实施例224.243.4实施例324.344.5实施例424.345.1实施例524.244.7对比例24.137.0从表7和表8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充填浆料,充填体坍落度基本保持不变,扩展度明显提高,说明本专利技术料浆的流动性比原料浆更好,更有利于进行矿山采空区的充填。本专利技术料浆的强度除3天强度略微偏小外,7天、14天和28天强度都有增大。从整体看,充填体的强度没有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用充填料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煤矸石破碎后,分别筛分成为粒径<5mm的细煤矸石和粒径为5mm~15mm的粗煤矸石;2)将废弃建筑的混凝土柱破碎,分别筛分成为粒径<5mm的废弃混凝土细骨料和粒径为5mm~15mm的废弃混凝土粗骨料;3)将80~120份的水泥、180~220份的粉煤灰、70~110份的细煤矸石、150~190份的粗煤矸石、40~80份的废弃混凝土细骨料、160~200份的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混合后,再加入180~220份的水混合制成充填料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充填料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煤矸石破碎后,分别筛分成为粒径<5mm的细煤矸石和粒径为5mm~15mm的粗煤矸石;2)将废弃建筑的混凝土柱破碎,分别筛分成为粒径<5mm的废弃混凝土细骨料和粒径为5mm~15mm的废弃混凝土粗骨料;3)将80~120份的水泥、180~220份的粉煤灰、70~110份的细煤矸石、150~190份的粗煤矸石、40~80份的废弃混凝土细骨料、160~200份的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麟陈忠平李鹏潘敏尧何威冯波宇伍航宇黄小波黄威龙张善硕赵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固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