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陶砂150‑200份、陶粒300‑400份、水玻璃40‑60份、玻化微珠18‑25份、硫酸钠5‑10份、碎石300‑500份、水泥250‑400份、氧化钙25‑30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80份、氢氧化钠5‑10份、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4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4份、聚乙稀醇缩丁醛7‑9份和水200‑4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干表观密度可低至1572k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的制备只是通过将水泥、沙子、石子和水混合制备而成,这样的混凝土的优点是取材容易、易成型、价格低廉、可与钢材结合制成各种承重构件,但是其致命弱点为强度低、脆性大、易开裂、韧性差,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缩短使用寿命,成为各种灾难事故的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出了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强度高、脆性小、不易开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陶砂150-200份、陶粒300-400份、水玻璃40-60份、玻化微珠18-25份、硫酸钠5-10份、碎石300-500份、水泥250-400份、氧化钙25-30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80份、氢氧化钠5-10份、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4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4份、聚乙稀醇缩丁醛7-9份和水200-400份。更优的是,前述的高强度混凝土中,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陶砂160-190份、陶粒320-380份、水玻璃45-55份、玻化微珠20-23份、硫酸钠7-9份、碎石350-450份、水泥280-320份、氧化钙26-28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5-75份、氢氧化钠6-8份、己二醇二丙烯酸酯2-3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5-3.5份、聚乙稀醇缩丁醛7.5-8.5份和水250-350份。最优的是,前述的高强度混凝土中,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陶砂180份、陶粒350份、水玻璃50份、玻化微珠22份、硫酸钠8份、碎石400份、水泥300份、氧化钙27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70份、氢氧化钠7份、己二醇二丙烯酸酯2.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份、聚乙稀醇缩丁醛8份和水300份。前述的高强度混凝土中,所述水泥为标号为42.5的硅酸盐水泥。前述的高强度混凝土中,所述碎石的粒度为10~20mm。前述的高强度混凝土中,所述陶粒的堆积密度380-420kg/m3,所述陶粒的平均粒径为8-18mm。前述的高强度混凝土中,所述陶砂的堆积密度600-650kg/m3,所述陶砂的平均粒径为0.5-3mm。前述的高强度混凝土中,所述玻化微珠的堆积密度100-110kg/m3,表面玻化闭孔率大于80%,玻化微珠的平均粒径为0.5-4mm。前述的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将硫酸钠、氢氧化钠和水玻璃混合,研磨5-10min,再加入水,水的量为所有水的60%,加热到60-70℃,加入氧化钙、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乙稀醇缩丁醛搅拌均匀,得A品;b、在A品中分别加入玻化微珠、陶砂、陶粒、水泥、碎石和其余的水,搅拌10-15min,然后进行浇注,振捣;c、浇注后在6-20℃的潮湿环境中进行养护7-10天,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2000-2500kg/m³,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玻化微珠后,干表观密度可低至1572kg/m3,通过加入陶砂、陶粒、水玻璃、硫酸钠、氧化钙、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氢氧化钠、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聚乙稀醇缩丁醛,优化了混凝土配方,使得混凝土强度达到60-70Mpa,脆性小、不易开裂;并具有一定的保持性能,进而满足施工要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陶砂180kg、陶粒350kg、水玻璃50kg、玻化微珠22kg、硫酸钠8kg、碎石400kg、水泥300kg、氧化钙27k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70kg、氢氧化钠7kg、己二醇二丙烯酸酯2.5k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kg、聚乙稀醇缩丁醛8kg和水300kg;所述水泥为标号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所述碎石的粒度为10mm;所述陶粒的堆积密度380kg/m3,所述陶粒的平均粒径为8mm;所述陶砂的堆积密度600kg/m3,所述陶砂的平均粒径为0.5;所述玻化微珠堆积密度100kg/m3,表面玻化闭孔率大于80%,玻化微珠的平均粒径为0.5mm。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将硫酸钠、氢氧化钠和水玻璃混合,研磨5min,再加入180kg水,加热到60℃,加入氧化钙、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乙稀醇缩丁醛搅拌均匀,得A品;b、在A品中分别加入玻化微珠、陶砂、陶粒、水泥、碎石和120kg水,搅拌10min,然后进行浇注,振捣;c、浇注后在6℃的潮湿环境中进行养护7天,即得。实施例2: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陶砂150kg、陶粒300kg、水玻璃40kg、玻化微珠18kg、硫酸钠5kg、碎石300kg、水泥250kg、氧化钙25k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kg、氢氧化钠5kg、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k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kg、聚乙稀醇缩丁醛7kg和水200kg。所述水泥为标号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所述碎石的粒度为20mm。所述陶粒的堆积密度420kg/m3,所述陶粒的平均粒径为18mm。所述陶砂的堆积密度650kg/m3,所述陶砂的平均粒径为3mm。所述玻化微珠堆积密度110kg/m3,表面玻化闭孔率大于80%,玻化微珠的平均粒径为4mm。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将硫酸钠、氢氧化钠和水玻璃混合,研磨10min,再加入120kg水,加热到70℃,加入氧化钙、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乙稀醇缩丁醛搅拌均匀,得A品;b、在A品中分别加入玻化微珠、陶砂、陶粒、水泥、碎石和80kg的水,搅拌15min,然后进行浇注,振捣;c、浇注后在20℃的潮湿环境中进行养护10天,即得。实施例3: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陶砂200kg、陶粒400kg、水玻璃60kg、玻化微珠25kg、硫酸钠10kg、碎石500kg、水泥400kg、氧化钙30k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80kg、氢氧化钠10kg、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k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4kg、聚乙稀醇缩丁醛9kg和水400kg。所述水泥为标号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所述碎石的粒度为20mm。所述陶粒的堆积密度420kg/m3,所述陶粒的平均粒径为18mm。所述陶砂的堆积密度650kg/m3,所述陶砂的平均粒径为3mm。所述玻化微珠堆积密度110kg/m3,表面玻化闭孔率大于80%,玻化微珠的平均粒径为4mm。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将硫酸钠、氢氧化钠和水玻璃混合,研磨8min,再加入240kg的水,加热到65℃,加入氧化钙、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乙稀醇缩丁醛搅拌均匀,得A品;b、在A品中分别加入玻化微珠、陶砂、陶粒、水泥、碎石和其余的水,搅拌12min,然后进行浇注,振捣;c、浇注后在15℃的潮湿环境中进行养护8天,即得。实施例4: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配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陶砂150‑200份、陶粒300‑400份、水玻璃40‑60份、玻化微珠18‑25份、硫酸钠5‑10份、碎石300‑500份、水泥250‑400份、氧化钙 25‑30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80份、氢氧化钠5‑10份、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4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4份、聚乙稀醇缩丁醛7‑9份和水200‑4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陶砂150-200份、陶粒300-400份、水玻璃40-60份、玻化微珠18-25份、硫酸钠5-10份、碎石300-500份、水泥250-400份、氧化钙25-30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80份、氢氧化钠5-10份、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4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4份、聚乙稀醇缩丁醛7-9份和水200-4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陶砂160-190份、陶粒320-380份、水玻璃45-55份、玻化微珠20-23份、硫酸钠7-9份、碎石350-450份、水泥280-320份、氧化钙26-28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5-75份、氢氧化钠6-8份、己二醇二丙烯酸酯2-3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5-3.5份、聚乙稀醇缩丁醛7.5-8.5份和水250-35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陶砂180份、陶粒350份、水玻璃50份、玻化微珠22份、硫酸钠8份、碎石400份、水泥300份、氧化钙27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70份、氢氧化钠7份、己二醇二丙烯酸酯2.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份、聚乙稀醇缩丁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晶,吴崇双,蔡菲,田江海,李军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精正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