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199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23:09
一种新型通用反应釜,包括法兰,接管,封头,第一筒体,第二筒体,耳座,接头,铭牌,人孔,凸缘底盖,机械密封组合件,机架组合件,联轴器,电机减速机,变频器,法兰联轴器,搅拌轴,第五接管,接地板,套管,筋板,搅拌装置,接头,底轴承;第一筒体在第二筒体内部,法兰、接管布置在第二筒体底部;耳座、接头和铭牌布置在第二筒体的上部侧面;人孔布置在第二筒体顶部一侧位置,机架组合件通过机械密封组合件安装在凸缘底盖上,凸缘底盖与第二筒体连接,变频器与电机减速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通用反应釜,原理结构简单,功能丰富,便于适应多种实验及生产,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A new type of universal reaction kettle

A new general reaction kettle, which comprises a flange, pipe, head, the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ear seat, joints, nameplate, manhole, flange cover, mechanical seal assembly, a frame assembly, coupling, reducer motor, inverter, flange coupling, stirring shaft, fifth ground floor, pipe, casing and the rib plate, stirring device, joint bottom bearing; the first barrel in the second cylinder body, flange, nozzle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second cylinder; ear seat, and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joint plate second cylinder; manhole arranged on one side position of the top second cylinder rack assembly by mechanical seal assembly installed in the bottom flange cover on the bottom flange cover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ylinder, the inver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reduc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ich function, easy to adapt to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and production, simple us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通用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新型通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反应釜只能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传统的结构为上下分体式,装拆不便,而且清理残余物质,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多功能和便于操作,特提供了一种新型通用反应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通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通用反应釜,包括第一法兰1,第一接管2,第二法兰3,第二接管4,第三法兰5,第三接管6,第四法兰7,第四接管8,第一封头9,第二封头10,第一筒体11,第二筒体12,耳座13,接头14,铭牌15,人孔16,凸缘底盖17,机械密封组合件18,机架组合件19,联轴器20,电机减速机21,变频器22,法兰联轴器23,搅拌轴24,第五接管25,接地板26,套管27,筋板28,搅拌装置29,接头30,底轴承31;其中:第一筒体11在第二筒体12内部,第一法兰1、第一接管2、第二法兰3、第二接管4、第三法兰5、第三接管6、第四法兰7和第四接管8布置在第二筒体12底部;耳座13、接头14和铭牌15布置在第二筒体12的上部侧面;人孔16布置在第二筒体12顶部一侧位置,机架组合件19通过机械密封组合件18安装在凸缘底盖17上,凸缘底盖17与第二筒体12连接,变频器22与电机减速机21连接;电机减速机21通过联轴器20和法兰联轴器23与搅拌轴24连接,第五接管25安装在第二筒体12的侧面,接地板26、套管27和筋板28安装在第二筒体12的侧面;搅拌装置29布置在第一筒体11内部靠下的位置,接头30布置在第二筒体12的靠下侧面位置,底轴承31安装在第一筒体11内部下部,连接搅拌装置29的下部。所述的第一筒体11为整体罐状结构。可以集分子筛晶化、沉淀反应、物料打浆调配功能为一体。设备总体容积3300L,材质采用SUS316L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设备压力2.0MPa,反应温度200℃以上,配备框式搅拌桨。反应釜整体设计为闭式釜体,顶部增设Φ500mm的人孔,利于设备密封保压,便于切换产品前残物清理和内部维修,从而提高科研试验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比现行的开式反应釜操作维修成本显著降低。该反应釜从功能和结构上在催化剂制备领域具有创新性。分子筛是催化剂的重要活性组元部分,分子筛晶化釜一般是由SUS304材质制成的压力反应釜,也有少数采用SUS316L,耐腐蚀性能良好,反应温度200℃以上,多为框式搅拌桨。反应釜体与釜盖基本为多卡兰开式连接,采用无热片园弧面与锥面线密封,依靠较高的加工精度,依靠多个卡兰主螺栓的拧紧力,保压密封性较差。清理残物或内部维修时必须开盖才能达到效果,操作非常繁琐,满足单一产品生产尚可,但不适合科研试验过程需要的内部频繁清洁。沉淀反应釜是催化剂制备的常规设备,均为碳钢衬陶瓷或不锈钢材质制成的低压反应容器,耐腐蚀性能较好,配备框式或锚式搅拌桨,反应温度在100℃上下,基本为开式釜体。打浆调配罐多用于催化剂制备的物料铵交换或溶解过程,是由SUS304或碳钢衬陶瓷材质制成的常压反应釜,耐腐蚀性能较好反应温度100℃以下,一般框式或锚式搅拌桨,也均为开式釜体。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通用反应釜,原理结构简单,功能丰富,便于适应多种实验及生产,使用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新型通用反应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通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通用反应釜,包括第一法兰1,第一接管2,第二法兰3,第二接管4,第三法兰5,第三接管6,第四法兰7,第四接管8,第一封头9,第二封头10,第一筒体11,第二筒体12,耳座13,接头14,铭牌15,人孔16,凸缘底盖17,机械密封组合件18,机架组合件19,联轴器20,电机减速机21,变频器22,法兰联轴器23,搅拌轴24,第五接管25,接地板26,套管27,筋板28,搅拌装置29,接头30,底轴承31;其中:第一筒体11在第二筒体12内部,第一法兰1、第一接管2、第二法兰3、第二接管4、第三法兰5、第三接管6、第四法兰7和第四接管8布置在第二筒体12底部;耳座13、接头14和铭牌15布置在第二筒体12的上部侧面;人孔16布置在第二筒体12顶部一侧位置,机架组合件19通过机械密封组合件18安装在凸缘底盖17上,凸缘底盖17与第二筒体12连接,变频器22与电机减速机21连接;电机减速机21通过联轴器20和法兰联轴器23与搅拌轴24连接,第五接管25安装在第二筒体12的侧面,接地板26、套管27和筋板28安装在第二筒体12的侧面;搅拌装置29布置在第一筒体11内部靠下的位置,接头30布置在第二筒体12的靠下侧面位置,底轴承31安装在第一筒体11内部下部,连接搅拌装置29的下部。所述的第一筒体11为整体罐状结构。可以集分子筛晶化、沉淀反应、物料打浆调配功能为一体。设备总体容积3300L,材质采用SUS316L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设备压力2.0MPa,反应温度200℃以上,配备框式搅拌桨。反应釜整体设计为闭式釜体,顶部增设Φ500mm的人孔,利于设备密封保压,便于切换产品前残物清理和内部维修,从而提高科研试验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比现行的开式反应釜操作维修成本显著降低。该反应釜从功能和结构上在催化剂制备领域具有创新性。分子筛是催化剂的重要活性组元部分,分子筛晶化釜一般是由SUS304材质制成的压力反应釜,也有少数采用SUS316L,耐腐蚀性能良好,反应温度200℃以上,多为框式搅拌桨。反应釜体与釜盖基本为多卡兰开式连接,采用无热片园弧面与锥面线密封,依靠较高的加工精度,依靠多个卡兰主螺栓的拧紧力,保压密封性较差。清理残物或内部维修时必须开盖才能达到效果,操作非常繁琐,满足单一产品生产尚可,但不适合科研试验过程需要的内部频繁清洁。沉淀反应釜是催化剂制备的常规设备,均为碳钢衬陶瓷或不锈钢材质制成的低压反应容器,耐腐蚀性能较好,配备框式或锚式搅拌桨,反应温度在100℃上下,基本为开式釜体。打浆调配罐多用于催化剂制备的物料铵交换或溶解过程,是由SUS304或碳钢衬陶瓷材质制成的常压反应釜,耐腐蚀性能较好反应温度100℃以下,一般框式或锚式搅拌桨,也均为开式釜体。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通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通用反应釜,包括第一法兰1,第一接管2,第二法兰3,第二接管4,第三法兰5,第三接管6,第四法兰7,第四接管8,第一封头9,第二封头10,第一筒体11,第二筒体12,耳座13,接头14,铭牌15,人孔16,凸缘底盖17,机械密封组合件18,机架组合件19,联轴器20,电机减速机21,变频器22,法兰联轴器23,搅拌轴24,第五接管25,接地板26,套管27,筋板28,搅拌装置29,接头30,底轴承31;其中:第一筒体11在第二筒体12内部,第一法兰1、第一接管2、第二法兰3、第二接管4、第三法兰5、第三接管6、第四法兰7和第四接管8布置在第二筒体12底部;耳座13、接头14和铭牌15布置在第二筒体12的上部侧面;人孔16布置在第二筒体12顶部一侧位置,机架组合件19通过机械密封组合件18安装在凸缘底盖17上,凸缘底盖17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通用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通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通用反应釜,包括第一法兰(1),第一接管(2),第二法兰(3),第二接管(4),第三法兰(5),第三接管(6),第四法兰(7),第四接管(8),第一封头(9),第二封头(10),第一筒体(11),第二筒体(12),耳座(13),接头(14),铭牌(15),人孔(16),凸缘底盖(17),机械密封组合件(18),机架组合件(19),联轴器(20),电机减速机(21),变频器(22),法兰联轴器(23),搅拌轴(24),第五接管(25),接地板(26),套管(27),筋板(28),搅拌装置(29),接头(30),底轴承(31);其中:第一筒体(11)在第二筒体(12)内部,第一法兰(1)、第一接管(2)、第二法兰(3)、第二接管(4)、第三法兰(5)、第三接管(6)、第四法兰(7)和第四接管(8)布置在第二筒体(12)底部;耳座(13)、接头(14)和铭牌(15)布置在第二筒体(12)的上部侧面;第一封头(9)和第二封头(10)安装在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之间;人孔(16)布置在第二筒体(12)顶部一侧位置,机架组合件(19)通过机械密封组合件(18)安装在凸缘底盖(17)上,凸缘底盖(17)与第二筒体(12)连接,变频器(22)与电机减速机(21)连接;电机减速机(21)通过联轴器(20)和法兰联轴器(23)与搅拌轴(24)连接,第五接管(25)安装在第二筒体(12)的侧面,接地板(26)、套管(27)和筋板(28)安装在第二筒体(12)的侧面;搅拌装置(29)布置在第一筒体(11)内部靠下的位置,接头(30)布置在第二筒体(12)的靠下侧面位置,底轴承(31)安装在第一筒体(11)内部下部,连接搅拌装置(29)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通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通用反应釜,包括第一法兰(1),第一接管(2),第二法兰(3),第二接管(4),第三法兰(5),第三接管(6),第四法兰(7),第四接管(8),第一封头(9),第二封头(10),第一筒体(11),第二筒体(12),耳座(13),接头(14),铭牌(15),人孔(16),凸缘底盖(17),机械密封组合件(18),机架组合件(19),联轴器(20),电机减速机(21),变频器(22),法兰联轴器(23),搅拌轴(24),第五接管(25),接地板(26),套管(27),筋板(28),搅拌装置(29),接头(30),底轴承(31);其中:第一筒体(11)在第二筒体(12)内部,第一法兰(1)、第一接管(2)、第二法兰(3)、第二接管(4)、第三法兰(5)、第三接管(6)、第四法兰(7)和第四接管(8)布置在第二筒体(12)底部;耳座(13)、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生刘翰曹恒张俊邓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