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原止血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7114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原止血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小牛皮整理成细碎的皮片;S2:脱脂处理;S3:乙醇梯度脱水S4:粉碎S5:筛分S6:干燥交联。所得的胶原止血纤维,经过辐照灭菌后,成为非水溶性的局部止血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的胶原止血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良好的力学强度,不会被水或者酸溶解,也不会溶胀呈凝胶,创面粘附性好,尤其针对不规则创面的止血,成品成短纤维、团状棉絮样,使用时不易散落,方便操作;同时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吸液量高达16倍,能快速吸收血液或渗液,能封闭创面,促进血小板粘附形成血栓,从而达到快速长效止血的效果。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llagen hemostatic fib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llagen hemostatic fiber,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finishing calf into fine skin; S2: degreasing treatment; S3: ethanol gradient dehydration S4: crushing S5: sieving S6: drying cross-linking. The collagen hemostatic fiber has become a non water soluble local hemostatic agent after radiation sterilization. Collagen hemostatic fiber obtained by the invention has biocompatibility and low immunogenicity, good biological; good mechanical strength, not by water or acid solution, nor a gel swelling, wound with good adhesion, especially for irregular wound hemostasis, finished into short fibers, clusters of cotton wool, not easy to fall. When in us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has strong hydrophilicity. The absorption amount of up to 16 times, can quickly absorb blood or fluid, can promote wound closure, platelet adhesion and thrombosis, so as to achieve rapid long-term hemostat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原止血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原止血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胶原止血纤维,具有很强的亲水性,能迅速吸收血液或者渗液后,粘附于创面,加压不易脱落,能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形成血栓,进而快速长效止血。
技术介绍
生物医学材料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高技术新材料,其中的可吸收止血材料随着交通意外、重大灾害等事故的增多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止血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快的进展,各种新型生物止血材料不断出现,性能也越来越优良。目前常用的止血材料有可吸收纤维蛋白胶、壳聚糖、可吸收性明胶海绵、-氰基丙烯酸酯、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等。止血效果确切、生物相容性好、能控制降解速率的生物医用止血材料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主要对象。胶原蛋白是生物体内含量最高的蛋白质,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份,它具有抗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等优良性能。胶原蛋白是强烈的血小板聚集激动剂,通常认为,血管受损后暴露出内皮细胞下胶原,血小板粘附到胶原上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步骤。胶原通过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和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发挥止血功能。胶原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学实践中主流的可吸收止血材料的主要成分。Ⅰ型胶原分子长度约300nm,直径约1.5nm,呈棒状,由两条α1链,一条α2链三条肽链以左手螺旋形式组成3螺旋结构。血小板表面的胶原受体通过识别胶原三螺旋结构中特异的氨基酸序列Gly-Pro-Hyp(GPO),粘附到胶原上从而启动止血过程,三螺旋结构的保留程度对发挥此类材料的止血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关于胶原类或胶原复合类止血材料的研究和报道已越来越多。有研究报道(专利号CN1406628A)利用胶原纤维为原料,用醛类交联将其改性后,真空干燥粉碎成止血粉剂;年华等(专利号CN103721247A)以三七素、胶原、壳聚糖为原料,交联改性制成复合材料,冷冻干燥后粉碎成胶原基复合止血粉。使用醛类交联剂虽然能提高材料的力学和抗降解性能,但是醛类物质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又很难彻底清除,在使用过程中会引起机体的细胞毒性和免疫反应。朱楚红等(专利号102258802A)将胶原与一些具有消炎镇痛的中药(大黄中)复合制成新型敷料,具有止血、消炎镇痛多功能性,但是因其膜片结构,创面粘附性差,且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不规则的创面。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材料交联改性时使用醛类交联剂,交联剂的残留易引起细胞毒性和免疫反应;2、材料力学性能不足,粘附性差,会给手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3、止血材料止血时间长、止血效果差,有的还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4、针对不规则的创面,膜片状或者海绵状材料不易贴合,粉状材料使用过程中易散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止血材料与创面贴合度不高,止血时间长、止血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胶原止血纤维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胶原止血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整张小牛皮的背部,去除毛发和脂肪层,切成1~2cm的小段,冷冻后切成细碎的皮片;优选的,在-50℃冷冻后切成厚度为0.1~0.5mm,大小为0.5~2cm的皮片;进一步的,脱毛时可以手工脱毛也可以使用Na2SO4、Na2S、CaCl2复合脱毛剂脱毛或者使用过氧化氢溶液脱毛;优选的,选用质量比为Na2SO4:Na2S:CaCl2=1~2:40~50:10~20的溶液脱毛或者使用质量分数为5~10%的过氧化氢溶液;S2:脱脂处理:将皮片浸泡在氯化钠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每5~7h更换一次氯化钠溶液;再将皮片浸泡在碳酸钠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5~7h更换一次碳酸钠溶液;然后将皮片转移至脂肪酶解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5~7h后更换一次脂肪酶酶解液,酶解结束后离心除去水分,再将牛皮纤维放入注射水中缓慢搅拌10~20分钟,倒出、去除水份,反复清洗三遍;优选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10%,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脂肪酶的用量为皮片重量的1%~3%,酶解反应的pH为9~13;S3:乙醇梯度脱水:将脂肪酶处理后的牛皮纤维,浸泡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梯度脱水,然后自然干燥;乙醇梯度脱水时使用浓度为30%~100%乙醇浓度脱水3~8h。S4:粉碎:将牛皮纤维撕成小块放入高分子粉碎机内粉碎,取出纤维,用镊子挑除块状硬物;优选的,粉碎的频率为10~30Hz,粉碎时间为5~15s,粉碎次数为1~3次。S5:筛分:将粉碎后的胶原纤维经筛网筛分,优选的,筛网的大小为26~35目,去除纤维碎末,收集筛网中的胶原纤维;S6:干燥交联:放入真空干燥交联箱内,对箱内抽真空至-90Kpa以上,并保持1h以上,在一定温度下,干燥交联。优选的,干燥交联的温度为80~110℃,时间为8~24h。所得的胶原止血纤维,经过辐照灭菌后,成为非水溶性的局部止血剂。电镜观察,它是一种长1~5mm,直径5~20μm的微纤维结构。肉眼观察是一种带微黄色、柔软的短纤维棉花状物质。本专利技术的胶原止血纤维性能符合以下要求:(1)吸液量不少于自身重量的10倍;(2)pH值为5.5-7.5;(3)干燥失重≤15%;(4)硫酸盐灰分≤2.0%(5)重金属含量≤10mg/kg(6)蛋白含量≥80%(7)羟脯氨酸含量≥总蛋白含量的9%(m/m)(8)细胞毒性反应不大于1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速胶原止血纤维有以下优点和利用价值:一、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胶原止血纤维由小牛真皮采集精制而成的高纯度胶原纤维制备而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未使用交联剂改性,细胞毒性反应不大于1级;二、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胶原止血纤维为原组织胶原束状纤维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不会被水或者酸溶解,也不会溶胀呈凝胶,创面粘附性好,尤其针对不规则创面的止血,成品成短纤维、团状棉絮样,使用时不易散落,方便操作;三、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胶原止血纤维,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吸液量高达16倍,能快速吸收血液或渗液,能封闭创面,促进血小板粘附形成血栓,从而达到快速长效止血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得的胶原止血纤维的扫描电镜(SEM)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胶原止血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S1:取整张小牛皮的背部,用剃毛机将取好的牛皮背部的毛剔除,再用刀片刮去牛皮上的脂肪层和绒毛层,切成1~2cm左右的小段,置于-50℃冷冻,再将冷冻的牛皮片段用切片机切成厚度约0.2mm,大小1cm的皮片;S2:脱脂处理:将皮片浸泡在2%氯化钠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5~7h后更换一次浸泡液;再将皮片浸泡在1%碳酸钠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5~7h后更换一次浸泡液;最后皮片转移至皮片重量1%的脂肪酶解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反应pH为9,5~7h后更换一次脂肪酶酶解液,酶解结束后离心(5000rmp,8min)除去水分,再将牛皮纤维放入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胶原止血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原止血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整张小牛皮的背部,去除毛发和脂肪层,切成1~2cm的小段,冷冻后切成细碎的皮片;S2:脱脂处理:将皮片浸泡在氯化钠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每5~7h更换一次氯化钠溶液;再将皮片浸泡在碳酸钠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5~7h更换一次碳酸钠溶液;然后将皮片转移至脂肪酶解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5~7h后更换一次脂肪酶酶解液,酶解结束后离心除去水分,再将牛皮纤维放入注射水中缓慢搅拌10~20分钟,倒出、去除水份,反复清洗三遍;S3:乙醇梯度脱水:将脂肪酶处理后的牛皮纤维,浸泡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梯度脱水,然后自然干燥;S4:粉碎:将牛皮纤维撕成小块放入高分子粉碎机内粉碎,取出纤维,用镊子挑除块状硬物;S5:筛分:将粉碎后的胶原纤维经筛网筛分,去除纤维碎末,收集筛网中的胶原纤维;S6:干燥交联:放入真空干燥交联箱内,对箱内抽真空至‑90Kpa以上,并保持1h以上,在一定温度下,干燥交联,得到胶原止血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原止血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整张小牛皮的背部,去除毛发和脂肪层,切成1~2cm的小段,冷冻后切成细碎的皮片;S2:脱脂处理:将皮片浸泡在氯化钠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每5~7h更换一次氯化钠溶液;再将皮片浸泡在碳酸钠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5~7h更换一次碳酸钠溶液;然后将皮片转移至脂肪酶解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24h,5~7h后更换一次脂肪酶酶解液,酶解结束后离心除去水分,再将牛皮纤维放入注射水中缓慢搅拌10~20分钟,倒出、去除水份,反复清洗三遍;S3:乙醇梯度脱水:将脂肪酶处理后的牛皮纤维,浸泡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梯度脱水,然后自然干燥;S4:粉碎:将牛皮纤维撕成小块放入高分子粉碎机内粉碎,取出纤维,用镊子挑除块状硬物;S5:筛分:将粉碎后的胶原纤维经筛网筛分,去除纤维碎末,收集筛网中的胶原纤维;S6:干燥交联:放入真空干燥交联箱内,对箱内抽真空至-90Kpa以上,并保持1h以上,在一定温度下,干燥交联,得到胶原止血纤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止血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胶原止血纤维为长1~5mm,直径5~20μm的微纤维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止血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脱毛时可以手工脱毛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金婷程咏梅任伟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贝迪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