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传林专利>正文

方便胶粘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53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能够不借助任何外部工具,方便地撕断的胶粘带,或方便地揭开、撕断的胶粘带。它是由胶粘带上打出、或扎出一定规则的小孔实现的,是由胶粘带上形成一定规则的无粘结性区域实现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改进的,揭开和撕断都方便的胶粘带。现有的胶粘带虽然粘贴时很好用,但却存在一个不方便-揭开、撕断不方便。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类改进的胶粘带。它能够不借助任何工具,如小刀、小锯、剪刀、带小锯的胶粘带架、……等等,当揭拉到所需的一定长度时,只要用手即可方便地撕断胶粘带。在其中的设计中,还有同时具有揭开、撕断都方便的两种方便功能的胶粘带。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胶粘带上形成按一定规则排列的小孔,达到任意撕断的目的。在胶粘带上形成一定形状的非粘胶区,共同完成揭开、撕断都方便的目的。使用此种改进的胶粘带时,一手揭开、拉住胶粘带头,另一手拿住胶粘带卷,揭开胶粘带到所需的一定长度时,用大姆指卡住欲撕断处,或用大拇指卡住欲撕断处邻近的小孔处,稍微倾斜、用力即可撕断。以下将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图。参照图1,在胶粘带的上、下两侧,各有一排圆形小孔(1)。圆形小孔(1)的直径其设计原则是,孔径过大,影响胶粘带的强度,孔径过小,不易撕断。合理的孔径应该是既容易撕断,又使其孔径最小而保持原胶粘带的最大强度。孔径大小还与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即小孔(1)与同一侧的、相邻的小也(1)之间的距离有关。孔与孔之间距离变大,孔径可变大,孔与孔之间距离变小,孔径可变小。小孔(1)距胶粘带边缘越远,胶粘带越不易撕断,小孔(1)距胶粘带边缘越近,胶粘带越容易破损。小孔(1)距胶粘带边缘距离选择的原则是,使胶粘带既易撕断,又保证胶粘带边缘不易破损,保证胶粘带的最大强度。下面我们给出一类改进的胶粘带的各种具体设计及实施方案一、参照图1,小孔(1)其直径为0.03mm,上、下两侧小孔(1)圆心距胶粘带上、下边缘的距离分别为1.1mm,小孔(1)圆心与同一侧的相邻小孔(1)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2mm。此种改进的胶粘带可达到在任意长度方便撕断的目的。二、参照图1,小孔(1)直径为1.0mm,上、下两侧小孔(1)圆心距胶粘带上、下边缘的距离分别为2.0mm,小孔(1)圆心与同一侧的相邻小孔(1)圆心之间的距离d≥5.0mm。此种改进的胶粘带可达到在任意段方便撕断的目的。三、参照图2,在胶粘带上隔一段距离即有与胶粘带长度方向垂直的一排在一条直线上的小孔(1),小孔(1)直径为0.3mm,每排小孔中,小孔(1)圆心与相邻小孔(1)圆心之间的距离为2.0mm。每排小孔中,与胶粘带上、下边缘相邻的上、下小孔(1)其圆心距胶粘带边缘距离分别为1.2mm。每排孔与相邻排孔之间距离d≥20mm。此种改进的胶粘带可达到在任意段方便撕断的目的。四、参照图3,虚线(3)与(4)将每排小孔包围,形成区域(2),将区域(2)制成非粘胶区,达到揭开、撕断胶粘带都方便,且使胶粘带不易破损的目的。每排小孔(1)圆心距虚线(3)与(4)的距离分别为1.0mm。五、上面所述一、二、三、四具体设计方案,每一种方案可单独使用,也可将它们相互结合使用。六、为实施在胶粘带上打孔的目的,可采用如下具体办法①激光打孔。②用硬质材料尖针实施机械式打孔或扎孔。③热针扎孔。④滚齿式扎孔,每一枚硬质材料尖针相当于一个齿。⑤排梳式扎孔,每一枚硬质材料尖针相当于一个梳齿。七、参照图3,虚线(3)与(4)之间形成的非粘胶区可以用下述方法实现①不涂粘胶。②涂粘胶后,涂敷各类油脂使原粘胶层失去粘结性。③涂粘胶后,在其上附着极薄的材料或介质挡住粘胶层。八、参照图1、图2、图3,胶粘带上的小孔(1)除设计成圆形外,还可设计成其它几何形状。纸孔形状不限。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一类带有各种规则小孔(1)的胶粘带。2.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一类带有各种非粘胶区(2)的胶粘带。3.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胶粘带,其特征是在胶粘带上、下两侧边缘部分各有一排不连续的、间断的小孔(1)。4.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胶粘带,其特征是在与胶粘带的长度方向垂直或稍倾斜的方向上,隔一段距离即有一排不连续的、间断的小孔(1)。5.按权利要求2规定的胶粘带,其特征是在胶粘带上隔一段距离即有一区域为非粘结区,权利要求4规定的小孔(1)应在此非粘结区域之内,非粘结区的宽度大于小孔(1)的直径。6.按权利要求1与2规定的胶粘带,其特征是1与2可以结合使用,也可以不结合。7.按权利要求3、4规定的胶粘带,其特征是它们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也可以相互不结合使用。8.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胶粘带,其特征是可通过激光打孔,机械打孔,硬质材料的尖针扎孔或打孔,加热状态的硬质材料的尖针扎孔或打孔实施。9.按权利要求2规定的胶粘带,其特征是可通过不涂胶,或涂胶后粘涂各种非粘结性材料,或粘贴各种薄层材料或介质使其失去粘结性。10.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胶粘带,小孔(1)除圆形外,还可做成任何几何形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能够不借助任何外部工具,方便地撕断的胶粘带,或方便地揭开、撕断的胶粘带。它是由胶粘带上打出、或扎出一定规则的小孔实现的,是由胶粘带上形成一定规则的无粘结性区域实现的。文档编号C09J7/04GK1095086SQ9310488公开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石传林, 石传竹, 石晛 申请人:石传林, 石传竹, 石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一类带有各种规则小孔(1)的胶粘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传林石传竹
申请(专利权)人:石传林石传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