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53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其结构包括PCB板、二极管、负极接线头、负极线、正极接线头、正极线、下线圈、观察器、上线圈、固定螺丝、磁铁,观察器设有外壳、磁传感器、按钮、模拟屏、电源指示灯,外壳安装于上线圈上方,磁传感器连接于外壳右侧,按钮安装于外壳上方,模拟屏设于按钮右侧,电源指示灯设于模拟屏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模拟屏,能将实验所形成的电磁感应画面显示出来,让学生和老师更直观清楚的看清磁感线如何被切割以及切割的方向,更好的模拟出磁感应线被切割的画面,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电磁感应技术。

A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teach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teaching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PCB board, a diode and a negative electrode connecting head, negative line, positive connecting head, positive line, line, circle, circle line, observer screw, magnet, magnetic sensor, and the observer is provided with a shell button, analog screen, power indicator. The shell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above the coil, the magnetic sensor is connect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outer casing, the button is installed on the shell above, a simulation screen button on the right side, the power indicator light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simulation scree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rough an analog screen, can display images form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xperiment, let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more intuitive to see clearly how magnetic line cutting and cutting direction, better simulate the magnetic induction line cut picture,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electricity Magnetic induc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属于教学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电磁感应是指因为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电磁学领域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为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转化奠定了实验基础,为人类获取巨大而廉价的电能开辟了道路,在实用上有重大意义。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标志着一场重大的工业和技术革命的到来。事实证明,电磁感应在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化、自动化方面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325623.1的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包括发光二极管、导线、含通孔的线圈架和强磁铁手柄,强磁铁手柄连接了一个能使手柄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架、驱动杆、连接杆、传动杆、驱动马达,连接杆中部与支撑架固定连接,连接杆左右端各自铰接一根传动杆,驱动马达固定连接一根驱动杆的一端,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传动杆铰接,铰接处位于传动杆的左端,传动杆的右端与强磁铁手柄固定连接,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电动切割磁感线的电磁感应教学设备,能让磁通量变化均匀,避免发光二极管亮度不明显的现象,避免人工使用磁铁手柄过程中破坏磁铁与桌面,现有技术功能简单,在二极管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观察到设备的使用情况,不能模拟磁感线切割的画面,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电磁感应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功能简单,在二极管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观察到设备的使用情况,不能模拟磁感线切割的画面,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电磁感应技术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其结构包括PCB板、二极管、负极接线头、负极线、正极接线头、正极线、下线圈、观察器、上线圈、固定螺丝、磁铁,所述负极接线头与PCB板相连接,所述负极接线头通过负极线与上线圈相连接,所述正极接线头设于负极接线头右侧,所述正极接线头通过正极线与下线圈相连接,所述上线圈设于下线圈上方,所述磁铁连接于下线圈上方,所述固定螺丝与磁铁相连接,所述观察器设有外壳、磁传感器、按钮、模拟屏、电源指示灯,所述外壳安装于上线圈上方,所述磁传感器连接于外壳右侧,所述按钮安装于外壳上方,所述模拟屏设于按钮右侧,所述电源指示灯设于模拟屏右侧。进一步地,所述下线圈设于二极管右侧。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设有2个。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安装于PCB板上方。进一步地,所述下线圈安装于PCB板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丝设有2个,能将磁铁更好的固定住,不会因为移动而影响实验数据。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发光后为红色,能使实验者更容易看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模拟屏,能将实验所形成的电磁感应画面显示出来,让学生和老师更直观清楚的看清磁感线如何被切割以及切割的方向,更好的模拟出磁感应线被切割的画面,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电磁感应技术。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观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PCB板-1、二极管-2、负极接线头-3、负极线-4、正极接线头-5、正极线-6、下线圈-7、观察器-8、上线圈-9、固定螺丝-10、磁铁-11、外壳-801、磁传感器-802、按钮-803、模拟屏-804、电源指示灯-8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其结构包括PCB板1、二极管2、负极接线头3、负极线4、正极接线头5、正极线6、下线圈7、观察器8、上线圈9、固定螺丝10、磁铁11,所述负极接线头3与PCB板1相连接,所述负极接线头3通过负极线4与上线圈9相连接,所述正极接线头5设于负极接线头3右侧,所述正极接线头5通过正极线6与下线圈7相连接,所述上线圈9设于下线圈7上方,所述磁铁11连接于下线圈7上方,所述固定螺丝10与磁铁11相连接,所述观察器8设有外壳801、磁传感器802、按钮803、模拟屏804、电源指示灯805,所述外壳801安装于上线圈9上方,所述磁传感器802连接于外壳801右侧,所述按钮803安装于外壳801上方,所述模拟屏804设于按钮803右侧,所述电源指示灯805设于模拟屏804右侧,所述下线圈7设于二极管2右侧,所述二极管2设有2个,所述二极管2安装于PCB板1上方,所述下线圈7安装于PCB板1上,所述固定螺丝10设有2个,能将磁铁11更好的固定住,不会因为移动而影响实验数据,所述二极管2发光后为红色,能使实验者更容易看清。在使用时,接通电源后,老师手拿着导体,导体在下线圈7和上线圈9以及外接电源形成的闭合回路做切割磁感线的动作,二极管2就会发光,由于二极管2使用时间久会损坏,模拟屏804的设计,能将导体切割磁感应线的动作通过磁传感器802的信息收集反馈到上面,使学生能直观的观察到导体的运动轨迹和磁感应线被切割的情况,能模拟磁感应线被切割的画面,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电磁感应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模拟屏804,它能够实时显示现场设备的工作参数、运行状态、向调度人员及时、真实、全面地反映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本技术的PCB板1、二极管2、负极接线头3、负极线4、正极接线头5、正极线6、下线圈7、观察器8、上线圈9、固定螺丝10、磁铁11、外壳801、磁传感器802、按钮803、模拟屏804、电源指示灯80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功能简单,在二极管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观察到设备的使用情况,不能模拟磁感线切割的画面,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电磁感应技术,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将实验所形成的的电磁感应画面显示出来,让学生和老师更直观清楚的看清磁感线如何被切割以及切割的方向,更好的模拟出磁感应线被切割的画面,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电磁感应技术,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外壳801安装于上线圈9上方,所述磁传感器802连接于外壳801右侧,所述按钮803安装于外壳801上方,所述模拟屏804设于按钮803右侧,所述电源指示灯805设于模拟屏804右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PCB板(1)、二极管(2)、负极接线头(3)、负极线(4)、正极接线头(5)、正极线(6)、下线圈(7)、观察器(8)、上线圈(9)、固定螺丝(10)、磁铁(11),所述负极接线头(3)与PCB板(1)相连接,所述负极接线头(3)通过负极线(4)与上线圈(9)相连接,所述正极接线头(5)设于负极接线头(3)右侧,所述正极接线头(5)通过正极线(6)与下线圈(7)相连接,所述上线圈(9)设于下线圈(7)上方,所述磁铁(11)连接于下线圈(7)上方,所述固定螺丝(10)与磁铁(11)相连接,所述观察器(8)设有外壳(801)、磁传感器(802)、按钮(803)、模拟屏(804)、电源指示灯(805),所述外壳(801)安装于上线圈(9)上方,所述磁传感器(802)连接于外壳(801)右侧,所述按钮(803)安装于外壳(801)上方,所述模拟屏(804)设于按钮(803)右侧,所述电源指示灯(805)设于模拟屏(804)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PCB板(1)、二极管(2)、负极接线头(3)、负极线(4)、正极接线头(5)、正极线(6)、下线圈(7)、观察器(8)、上线圈(9)、固定螺丝(10)、磁铁(11),所述负极接线头(3)与PCB板(1)相连接,所述负极接线头(3)通过负极线(4)与上线圈(9)相连接,所述正极接线头(5)设于负极接线头(3)右侧,所述正极接线头(5)通过正极线(6)与下线圈(7)相连接,所述上线圈(9)设于下线圈(7)上方,所述磁铁(11)连接于下线圈(7)上方,所述固定螺丝(10)与磁铁(11)相连接,所述观察器(8)设有外壳(801)、磁传感器(802)、按钮(803)、模拟屏(8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感知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