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尾门电动拉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拉锁。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综合要求也逐渐上升,人们已经不满足于通过钥匙进行尾门的尾门锁的开启和关闭,多通过电动锁的电控实现这一功能。现有的电动尾门锁包括一个一端可旋转的钩形锁钩、一个呈环形的锁扣,锁扣固定在锁扣座上,锁扣座形成有配合锁扣的导向槽,通过钩形锁钩旋转以使钩部位于锁扣内,随后通过驱动机构拉动拉线以使锁扣在锁扣座上移动,从而使锁钩与锁扣钩在一起以达到尾门锁锁上的目的。但现有的尾门锁存在以下问题:现有尾门锁的驱动机构装配空间要求较大,而汽车用于安装尾门锁的空间有限,都是一种尾门锁配合一种车型,尾门锁无法通用;尾门锁的拉线通常为钢丝,如果尾门锁的驱动机构与锁扣之间距离过长,拉动拉线时,拉线的形变更大,拉线将被拉得更长,不能将锁扣拉至指定位置,锁扣和锁钩会钩不紧,尾门锁未锁紧,尾门会关不严,车辆行驶时尾门会活动,噪音较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尾门边缘内侧设置有橡胶密封条,橡胶密封条具有一定弹性,在尾门关闭时橡胶密封条与车厢碰撞会使尾门具有做尾门开启动作的力,橡胶密封条的弹力会抵消部分拉线拉动锁扣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拉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联动齿轮、丝杆和滑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联动齿轮联动,所述丝杆与所述联动齿轮联动,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防止滑块转动的导向结构,以使联动齿轮转动时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轴线移动,所述滑块远离联动齿轮的一端与拉线的一端固定,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锁扣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拉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联动齿轮、丝杆和滑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联动齿轮联动,所述丝杆与所述联动齿轮联动,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防止滑块转动的导向结构,以使联动齿轮转动时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轴线移动,所述滑块远离联动齿轮的一端与拉线的一端固定,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锁扣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门电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齿轮通过轴承固定于壳体内,所述联动齿轮形成有贯穿孔,所述丝杆外壁与所述贯穿孔内壁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丝杆的一端螺纹配合在所述联动齿轮的贯穿孔内,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固定,所述联动齿轮转动以使所述丝杆和滑块均沿所述丝杆轴线做直线运动,所述滑块移动并通过所述拉线使所述锁扣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尾门电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固定在锁扣座上,所述锁扣座形成有贯穿锁扣座相对两侧端面的容纳槽,所述锁扣包括固定部及呈环形结构的锁扣部,所述容纳槽供所述锁扣部通过,所述固定部远离锁扣部的部分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固定部凸起,所述锁扣座设有容纳槽的一侧端面内凹形成有与容纳槽相通的滑槽,所述固定部凸起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复位弹簧并与所述锁扣的固定部固定,当所述锁扣在所述锁扣座上移动,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容纳槽移动并与所述复位弹簧相抵、所述固定部凸起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锁扣座设有滑槽的一侧端面与封板或固定部位相固定,所述锁扣的固定部凸起被限制在锁扣座与封板或固定部位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门电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容纳槽设置方向的两端贯穿并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内设有内腔限位块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部分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并使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内腔限位块相抵,所述拉线远离滑块的一端形成有拉线凸头,所述拉线凸头与所述拉线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拉线穿过所述第一内腔并使拉线凸头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供所述复位弹簧通过,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供所述拉线凸头通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门电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上套设有拉线管,所述拉线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拉线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扣座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门电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管靠近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拉线管固定头,所述第一拉线管固定头径向外壁向内延伸以使所述第一拉线管固定头形成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壳体包括盖板,所述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桥洪,朱炎钊,阮刚强,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甘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