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5269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下双向进料矿仓结构松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机和与带式输送机配合的两分料卸料车,所述分料卸料车包括车架、朝向相反的分料装置与卸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漏斗,所述分料漏斗包括两卸料出口和设置在两卸料出口相交处的分料板,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漏斗,所述分料漏斗和所述卸料漏斗对齐设置,所述分料漏斗和所述卸料漏斗的下方设置有可逆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与一个分料装置和一个卸料装置配合,所述分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卸料装置的前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生产互换性好、生产安全性高、一次性投资少、运行维护成本低。

Unloading system of bidirectional feeding ore b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wo-way feed bin unloading system, mainly based o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under bidirectional feeding ore bin structure loose and presents a two-way feed bin unloading system, including belt conveyor and car with two mixture of belt conveyor unloading, the unloading skip the feeding device comprises a frame, opposite to the discharging device; the feeding device comprises a feed hopper, the hopper comprises two discharging outlet and is arranged in the plate two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discharging outlet, the discharge device comprises a discharge funnel, the funnel and the the discharge funnel alignment setting, a reversible belt conveyor is arranged below the feeding hopper and the discharging hopper; the belt conveyor with a feeding device and a discharging device, a feed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discharging device Ahead\u3002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good production interchangeability, high production safety, low one-time investment and low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
技术介绍
矿仓上卸料系统主要用于散装物料输送领域,工况比较恶劣。目前矿仓上卸料系统主要包括卸料车及带式输送机,卸料车是骑跨在一条带式输送机上的一种移动设备,卸料车有两条行走轨道,目的是通过卸料车将带式输送机上的各种散装物料通过溜槽卸入不同的仓内,卸料时落差较大,卸料车主要包括:行走机构、车架、卸料漏斗、改向滚筒组、托辊组等。目前很多仓上面布置两条以上带式输送机,目的是互为备用和加大卸料能力,由于每台卸料车设有两条行走轨道,因此两条带式输送机之间距离较大,仓上平面布置比较拥挤;如果仓需要贮存的原料品种较多,很多企业采用双排料仓,此时,卸料车只能将原料卸入其下部的料仓内,而不能卸入另一侧料仓,更不能在料仓上卸料时实现互换;为了在进入仓前实现系统之间的互换,一般带式输送机输送系统均是从料仓的一端进入仓上,因此,转运次数较多,运输距离加大,增加了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卸料车可以作为其下部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跨梯,但从仓的一侧倒另一侧需要跨越两台卸料车,因此跨越时间较长;卸料车直接将原料通过溜槽卸入仓内时落差大,原料对溜槽冲击较大,溜槽冲击面磨损严重,需要经常维护,影响生产,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包括两排矿仓、设置在两排矿仓两端的两个通廊、分别与所述两个通廊连接的两个带式输送机以及与两个带式输送机配合的两双向分料卸料车;所述两带式输送机平行设置,所述两带式输送机运行方向相反;所述双向分料卸料车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分料装置和卸料装置和可逆带式输送机;所述车架底部两侧设置有两行走机构;所述车架包括朝向相反的两子车架,所述两子车架的尾部相互连接;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漏斗、托辊组和改向滚筒组,所述分料漏斗包括第一卸料出口和第二卸料出口,所述第一卸料出口与第二卸料出口相交处设置有分料板,当所述分料板向第一卸料出口方向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卸料出口出料,当所述分料板向第二卸料出口方向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卸料出口出料;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托辊组、改向滚筒组和卸料漏斗;所述卸料漏斗的出口和所述分料漏斗的第一卸料出口对齐设置;所述可逆带式输送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卸料出口和卸料漏斗的出口下方;所述分料装置和所述卸料装置朝向相反,所述分料装置和所述卸料装置分别与两带式输送机配合;所述带式输送机与一个分料装置和一个卸料装置配合,所述分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卸料装置前方。进一步地,所述改向滚筒组包括设置在卸料漏斗内的第一滚筒和设置在第一滚筒前下方的第二滚筒;所述托辊组包括由前向后、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若干托辊。进一步地,所述托辊组的各托辊和所述第一滚筒有一个公切面,所述公切面在所述各托辊和所述第一滚筒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滚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两行走机构的滚轮分别与两条行走轨道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子车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部支架、在所述底部支架后部设置的竖直支架、以及连接所述底部支架前端和所述竖直支架顶端的斜撑支架;所述托辊组设置在所述斜撑支架上,所述第一滚筒设置在所述斜撑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二滚筒设置在所述斜撑支架下方的水平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可逆带式输送机的两端下方均设置有二次卸料漏斗,所述二次卸料漏斗与所述车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改向滚筒组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皮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60°。进一步地,所述可逆带式输送机皮带的宽度与运行速度的乘积为可逆输送量,所述带式输送机皮带的宽度与速度乘积为运载输送量,所述可逆输送量不小于所述两带式输送机的运载输送量之和。进一步地,所述可逆带式输送机皮带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带式输送机皮带的宽度。本专利技术在一台卸料车上设置分料装置和卸料装置,能够减少两条行走轨道,缩小两条带式输送机之间的距离,仓面上布置更加紧凑,简化了设计;采用可逆带式输送机卸料,分料装置和卸料装置共用车上1条可逆带式输送机,可逆带式输送机设置在分料漏斗和卸料漏斗的下部,由于卸料车将原料通过卸料漏斗卸到可逆带式输送机上并卸入仓内,也可以通过卸料漏斗的分料卸到带式输送机上继续前行到另一台卸料车并卸入其他仓内,又由于可逆带式输送机可以将两条带式输送机上的物料根据生产需要单独或合并卸入任何一个料仓,因此生产互换性好;又由于两个输送带上的物料可以卸入任何一侧的仓内,因此在工艺流程设计时可以将带式输送机输送系统按最短距离分别从料仓的两端进入,减少了转运次数及运输距离,降低了工程投资及生产运营成本;又由于卸料车可以作为其下部两条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跨梯,跨越很方便,因此增加了仓上的安全作业;又由于采用可逆带式输送机,降低了原料落差,因此降低了维护成本,便于生产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图5是图1的D-D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一种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二种流程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三种流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四种流程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五种流程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六种流程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七种流程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八种流程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九种流程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十种流程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十一种流程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卸料第十二种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包括两排矿仓12、设置在两排矿仓两端的两个通廊13、14、分别与两个通廊13、14连接的两个带式输送机8、9以及与两个带式输送机配合的两双向分料卸料车20、30;两带式输送机8、9平行设置,两带式输送机8、9运行方向相反;双向分料卸料车20、30包括车架3、3a、设置在车架上的分料装置和卸料装置和可逆带式输送机4、4a;车架3、3a底部两侧设置有两行走机构1、11、1a、11a;车架包括朝向相反的两子车架,两子车架的尾部相互连接;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漏斗51、5a、托辊组7a、71和改向滚筒组6a、61,分料漏斗51、5a包括第一卸料出口和第二卸料出口,第一卸料出口与第二卸料出口相交处设置有分料板5-1a、51-1,当分料板5-1a、51-1向第一卸料出口方向转动到极限位置时,第二卸料出口出料,当分料板5-1a、51-1向第二卸料出口方向转动到极限位置时,第一卸料出口出料;卸料装置包括托辊组71a、7、改向滚筒组61a、6和卸料漏斗51a、5;卸料漏斗的出口和分料漏斗的第一卸料出口对齐设置;可逆带式输送机设置在第一卸料出口和卸料漏斗的出口下方;分料装置和卸料装置朝向相反,分料装置和卸料装置分别与两带式输送机8、9配合;带式输送机8、9与一个分料装置和一个卸料装置配合,分料装置设置在卸料装置前方。从图1、图2及图3可知,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排矿仓、设置在两排矿仓两端的两个通廊、分别与所述两个通廊连接的两个带式输送机以及与两个带式输送机配合的两双向分料卸料车;所述两带式输送机平行设置,所述两带式输送机运行方向相反;所述双向分料卸料车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分料装置和卸料装置和可逆带式输送机;所述车架底部两侧设置有两行走机构;所述车架包括朝向相反的两子车架,所述两子车架的尾部相互连接;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漏斗、托辊组和改向滚筒组,所述分料漏斗包括第一卸料出口和第二卸料出口,所述第一卸料出口与第二卸料出口相交处设置有分料板,当所述分料板向第一卸料出口方向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卸料出口出料,当所述分料板向第二卸料出口方向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卸料出口出料;所述两卸料装置的两个第一卸料口的连线与所述两子车架前后方向垂直;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托辊组、改向滚筒组和卸料漏斗;所述卸料漏斗的出口和所述分料漏斗的第一卸料出口对齐设置;所述可逆带式输送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卸料出口和卸料漏斗的出口下方;所述分料装置和所述卸料装置朝向相反,所述分料装置和所述卸料装置分别与两带式输送机配合;所述带式输送机与一个分料装置和一个卸料装置配合,所述分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卸料装置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排矿仓、设置在两排矿仓两端的两个通廊、分别与所述两个通廊连接的两个带式输送机以及与两个带式输送机配合的两双向分料卸料车;所述两带式输送机平行设置,所述两带式输送机运行方向相反;所述双向分料卸料车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分料装置和卸料装置和可逆带式输送机;所述车架底部两侧设置有两行走机构;所述车架包括朝向相反的两子车架,所述两子车架的尾部相互连接;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漏斗、托辊组和改向滚筒组,所述分料漏斗包括第一卸料出口和第二卸料出口,所述第一卸料出口与第二卸料出口相交处设置有分料板,当所述分料板向第一卸料出口方向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卸料出口出料,当所述分料板向第二卸料出口方向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卸料出口出料;所述两卸料装置的两个第一卸料口的连线与所述两子车架前后方向垂直;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托辊组、改向滚筒组和卸料漏斗;所述卸料漏斗的出口和所述分料漏斗的第一卸料出口对齐设置;所述可逆带式输送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卸料出口和卸料漏斗的出口下方;所述分料装置和所述卸料装置朝向相反,所述分料装置和所述卸料装置分别与两带式输送机配合;所述带式输送机与一个分料装置和一个卸料装置配合,所述分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卸料装置前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进料矿仓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向滚筒组包括设置在卸料漏斗内的第一滚筒和设置在第一滚筒前下方的第二滚筒;所述托辊组包括由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