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6002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1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和位于该壳体顶部的面板,该壳体和面板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线圈盘组件、主板和控制板,控制板与面板的底面接触,主板包括高功率区域和低功率区域,其中,控制板和低功率区域的安装方式为上下层叠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控制板和低功率区域上的器件相互干扰较小,安全可靠,在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合理有效利用电磁炉内部的空置空间,减小了电磁炉的外观尺寸,符合现有轻便、小巧的趋势,提高了电磁炉的整机性能。

Electromagnetic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omagnetic oven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panel is located on the top of the shell, the shell cavity and panel is formed within the set coil disc component, main board and control board, control board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panel, the motherboard comprises a high power area and low power area, which set the installation control and in the low power region is on the stack. In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device control panel and low power region on the mutual interference is small, safe and reliable, i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can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us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vacant space, reducing 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appearance of light and small size,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ing trend,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electromagnetic ov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技术介绍
电磁炉具有加热快速、无明火、安全方便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现阶段,电磁炉由壳体、面板、线圈盘组件、控制板和主板等部件组成,其中,线圈盘组件、控制板和主板等部件设置在壳体和面板围成的空腔中。具体的,线圈盘组件设置在电磁炉的水平中心位置,主板设置在线圈盘组件的左侧或右侧位置,控制板设置在靠近用户操作的一侧,且主板和控制板分别平铺在壳体和面板形成的空腔中,通过将两者相互隔离的布置方式保证控制板和主板之间的信号互不干扰。然而,控制板和主板平铺式的布局方式需要占用较大的内部空间,致使电磁炉的外形尺寸较大,无法满足轻便、小巧的趋势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通过重新布局控制板和主板的设置方式,在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小电磁炉的外形尺寸。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面板,所述壳体和所述面板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线圈盘组件、主板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面板的底面接触,所述主板包括高功率区域和低功率区域,其中,所述控制板和所述低功率区域的安装方式为上下层叠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控制板和低功率区域上的器件相互干扰较小,安全可靠,这样在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合理有效利用电磁炉内部的空置空间,减小了电磁炉的外观尺寸,符合现有轻便、小巧的趋势,提高了电磁炉的整机性能。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和所述低功率区域的安装方式为上下层叠设置,包括:所述低功率区域位于所述控制板的下方,所述低功率区域与所述控制板的垂直间距大于预设距离。通过将低功率区域设置在控制板的下方,该低功率区域与控制板的垂直间距需要大于预设距离,这样能够避免低功率区域和控制板上的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电磁炉工作状态的安全可靠性。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为2毫米。在本申请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功率区域内设置有由工作功率大于预设功率和/或发热量大于预设发热量的元器件组成的电路,所述低功率区域内设置有由工作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和/或发热量小于预设发热量的元器件组成的电路。通过将由工作功率大于预设功率和/或发热量大于预设发热量的元器件组成的电路设置在高功率区域,将由工作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和/或发热量小于预设发热量的元器件组成的电路设置在低功率区域内,能够有效划分高功率区域和低功率区域,为后续对控制板和主板的低功率区域进行层叠设置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炉还包括: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高功率区域的一侧,用于对安装在所述高功率区域内的发热元件散热。该散热组件可在电磁炉工作时对主板上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保证电磁炉的正常工作。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炉还包括:辅助散热部件;所述辅助散热部件位于所述线圈盘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该辅助散热部件能够加快降低主板上各元器件、线圈盘组件以及散热组件的温度,保证电磁炉的正常工作。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多个按键,所述面板的人机交互区域处设置有多个按键图标;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面板的底面接触,包括:每个按键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的底面接触,且所述多个按键与所述多个按键图标相对应。这样通过面板人机交互区域处设置的多个按键图标才能实现对控制板上设置的多个按键进行有效操作,进而控制电磁炉的工作状态。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电磁炉的工作状态。在电磁炉工作时,方便用户通过该指示灯的状态(不亮、常亮或闪烁)来判断电磁炉是否正常工作。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磁炉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主板的区域分布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磁炉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线圈盘组件;3:主板;4:控制板;31:高功率区域;32:低功率区域;5:散热组件;6:辅助散热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磁炉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主板的区域分布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壳体1和位于该壳体1顶部的面板(未示出),该壳体1和面板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线圈盘组件2、主板3和控制板4,控制板4与面板的底面接触,主板3包括高功率区域31和低功率区域32,其中,控制板4和低功率区域32的安装方式为上下层叠设置。作为一种示例,为了设计出尺寸较小的电磁炉,本实施例通过对电磁炉内主板3上安装的元器件按照功率高低或发热量大小进行分类,重新对主板3上的元器件和布线进行规划和布局,将其分成高功率区域31和低功率区域32,即强电区域和弱电区域,具体如图2所示。其中,高功率区域31内安装的元器件其功率比较高,发热量比较大,为了保证高功率区域31内的器件不影响其他区域器件的正常工作,可按照如下方式对电磁炉内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布置和安装。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以电磁炉中安装有线圈盘组件2、主板3和控制板4为例进行说明,下面对线圈盘组件2、主板3和控制板4的设置位置进行说明。由于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物进行加热,故线圈盘组件2是电磁炉正常发热所需的主要器件,因而将其设置在壳体1所围成腔体空间的中上部,也是面板水平中心位置所示的加热圈中;主板3是电磁炉的核心部分,其上部安装有电磁炉正常工作需要的各种元器件,其主要用于控制电磁炉内其他部件的工作状态,因此该主板3设置在线圈盘组件2的左侧或者右侧;控制板4上设置有多种按键,用户可通过面板对控制板4上设置的按键进行操作,进而控制电磁炉的工作状态。因而该控制板4固定在壳体1形成空腔的前侧,即靠近用户操作的区域,该控制板4位于面板上人机交互区域的下方,且与面板的底面接触。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主板3上低功率区域32内安装的元器件其功率较小、发热量小,属于微电流器件,而控制板4上安装的器件也属于微电流器件,因此低功率区域32和控制板4上的器件自然散热便可,此外由于低功率区域32和控制板4上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因而可以将控制板4和低功率区域32进行层叠设置。作为一种示例,低功率区域32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可与控制板4进行层叠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壳体和位于该壳体顶部的面板,该壳体和面板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线圈盘组件、主板和控制板,控制板与面板的底面接触,主板包括高功率区域和低功率区域,其中,控制板和低功率区域的安装方式为上下层叠设置,由于控制板和低功率区域上的器件相互干扰较小,安全可靠,这样在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合理有效利用电磁炉内部的空置空间,减小了电磁炉的外观尺寸,符合现有轻便、小巧的趋势,提高了电磁炉的整机性能。作为一种示例,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中,上述控制板4和低功率区域32的安装方式为上下层叠设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该低功率区域32位于控制板4的下方,低功率区域32与控制板4的垂直间距大于预设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需要通过控制板4控制电磁炉的工作状态或工作模式,因此需要将控制板4固定在壳体1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磁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1)和位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面板,所述壳体(1)和所述面板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线圈盘组件(2)、主板(3)和控制板(4),所述控制板(4)与所述面板的底面接触,所述主板(3)包括高功率区域(31)和低功率区域(3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4)和所述低功率区域(32)的安装方式为上下层叠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1)和位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面板,所述壳体(1)和所述面板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线圈盘组件(2)、主板(3)和控制板(4),所述控制板(4)与所述面板的底面接触,所述主板(3)包括高功率区域(31)和低功率区域(3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4)和所述低功率区域(32)的安装方式为上下层叠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4)和所述低功率区域(32)的安装方式为上下层叠设置,包括:所述低功率区域(32)位于所述控制板(4)的下方,所述低功率区域(32)与所述控制板(4)的垂直间距大于预设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为2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功率区域(31)内设置有由工作功率大于预设功率和/或发热量大于预设发热量的元器件组成的电路,所述低功率区域(32)内设置有由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兰孙鹏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