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台及烘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43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台,包括一具有电磁吸附的载台、设于载台表面的可移动的多个顶针,所述载台通过电磁吸附的方式将顶针吸附固定于载台的表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烘烤机,包括所述的承载台。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具有电磁吸附的载台,并在载台上设置可被磁性吸附的顶针,从而满足不同产品规格的要求,使得顶针与基板的接触位置不会出现在AA区域,从而避免在AA区中形成波纹,影响产品品质。

Loading platform and baking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bearing platfor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ovable thimble with a carrier, the carrier is arrang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adsorp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stage through the 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 way the thimble is fixed to the surface adsorption on the stag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bak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loading platform.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carrier has 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 and can be arranged on the thimble of magnetic carrier, so as to meet the different product specifications, the thimble and the substrate contact position is not appear in the AA area, so as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wave pattern in AA District,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载台及烘烤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技术,特别是一种承载台及烘烤机。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烘烤炉采用顶针(pin)支撑方式,顶针的位置固定或可调整位置固定,而由于越来越多的产品上会使用不同尺寸的显示面板,导致产品尺寸变化很快,由于顶针的位置固定或可调整位置,但是还是无法能够满足不同产品尺寸,导致顶针所在位置会出现在产品AA区(可视区域)内,由于顶针材质的热传导系数与空气存在差异,在顶针所在位置会造成与其接触的膜面固化不均匀,形成波纹(mura),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载台及烘烤机,使得顶针能够在载台的任意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满足不同产品规格。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台,包括一具有电磁吸附的载台、设于载台表面的可移动的多个顶针,所述载台通过电磁吸附的方式将顶针吸附固定于载台的表面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校正装置,所述校正装置包括设于载台其中一侧上方外的第一激光投射器以及设于载台与第一激光投射器相邻一侧上方外的第二激光投射器,所述第一激光投射器和第二激光投射器的光束出射方向与载台的表面平行,且第一激光投射器的光束出射方向与第二激光投射器的光束出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激光投射器和第二激光投射器分别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其行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激光投射器和第二激光投射器设于不同水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顶针上分别设有沿顶针的径向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第二通孔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通孔到载台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激光投射器的光束到载台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使第一激光投射器的光束可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到载台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激光投射器的光束到载台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使第二激光投射器的光束可穿过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电机。进一步地,所述顶针设有基座,所述基座由可被磁性吸附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的坐标向驱动机构发送指令,从而使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激光投射器、第二激光投射器移动至载台与该坐标所对应的位置上。进一步地,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用于输入坐标的输入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烘烤机,包括所述的承载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具有电磁吸附的载台,并在载台上设置可被磁性吸附的顶针,从而满足不同产品规格的要求,使得顶针与基板的接触位置不会出现在AA区域(可视区域),从而避免在AA区(可视区域)中形成波纹,影响产品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顶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对其中一个顶针进行定位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将顶针全部放置在载台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承载台,包括一具有电磁吸附的载台1,设于载台1表面的可移动的多个顶针2,所述载台1通过电磁吸附的方式将顶针2吸附固定于载台1的表面上;具体地,载台1为具有磁性的电磁载台,在通电的情况下具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通过上述方式,使得顶针2可在任意位置上进行固定,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顶针位置的局限性。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对顶针2在载台1表面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所述承载台还包括校正装置3,所述校正装置3包括设于载台1其中一侧上方外的第一激光投射器31以及设于载台1与第一激光投射器31相邻一侧上方外的第二激光投射器32,第一激光投射器31和第二激光投射器32的光束37出射方向与载台1的表面平行,且第一激光投射器31的光束37出射方向与第二激光投射器32的光束37出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激光投射器31和第二激光投射器32设于不同水平面上,从而形成十字交叉,而两者交叉的位置则为顶针2的位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十字交叉仅为从图2方向看为十字交叉,但是其两者并未有交点;第一激光投射器31和第二激光投射器32分别通过驱动机构35驱动其行走,驱动机构分别与载台1上设有第一激光投射器31、第二激光投射器32所在一侧平行,具体地,驱动机构为直线电机,第一激光投射器31、第二激光投射器32分别固定于直线电机的动子座上;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传动机构的方式带动第一激光投射器31、第二激光投射器32移动;校正装置3还包括一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器33,所述控制器33用于根据输入的坐标向驱动机构发送指令,从而使驱动机构35分别驱动第一激光投射器31、第二激光投射器32移动至载台1与该坐标所对应的位置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控制器33可为伺服驱动器;驱动机构35的固定可通过支架36进行固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的校正装置3还包括一与控制器33连接的输入设备34,输入设备34用于输入坐标,所述输入设备34为计算机。在本专利技术中,将载台1的表面的相邻两侧定义为X轴、Y轴,具体地,将载台1的表面相邻两侧的交点作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从而实现根据坐标进行顶针的定位,仅需保证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激光投射器31、第二激光投射器32在X轴、Y轴方向上移动即可。如图3所示,在顶针2上分别设有沿顶针2的径向设置的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的轴线均与顶针2的轴线垂直,同时第一通孔21的轴线与第二通孔22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通孔21到载台1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激光投射器31的光束37到载台1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使第一激光投射器31的光束37可穿过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通孔21到载台1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激光投射器32的光束37到载台1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使第二激光投射器32的光束37可穿过第二通孔22,实现了精确的定位;具体地,顶针2设有基座23,所述基座23由可被磁性吸附材料制成,如铁、钴、镍等;顶针2与基座23可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固定。如图4所示,以图中第一激光投射器31和第二激光投射器32的光束37交叉处的顶针2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进行说明。步骤一、关闭载台1的电源,使载台1失去磁性;步骤二、通过输入设备34输入坐标,控制器33接收到坐标后分别对两个驱动机构35进行控制,分别沿X轴方向、Y轴方向位移,当到达指定位置后,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一激光投射器31和第二激光投射器32所发出的光束37十字交叉;步骤三、将顶针2放置在交叉的位置处,通过调整顶针2上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的朝向,使第一激光投射器31、第二激光投射器32的光束37分别可从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中穿过,则该位置的顶针2定位完成;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直到载台1上所有的顶针2均定位完成后(如图5所示);步骤五、对载台1进行通电,载台1产生电磁性,将顶针2吸附固定。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烘烤机,包括上述的承载台,在此不再赘述,烘烤机的电源为校正装置以及载台供电。本专利技术通过电磁吸附以及校正装置相互配合,实现了顶针2在定位时能够避开产品的AA区,从而防止顶针2对产品AA区的膜面造成影响而产生的波纹(mura),提高产品品质。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承载台及烘烤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电磁吸附的载台(1)、设于载台(1)表面的可移动的多个顶针(2),所述载台(1)通过电磁吸附的方式将顶针(2)吸附固定于载台(1)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电磁吸附的载台(1)、设于载台(1)表面的可移动的多个顶针(2),所述载台(1)通过电磁吸附的方式将顶针(2)吸附固定于载台(1)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校正装置(3),所述校正装置(3)包括设于载台(1)其中一侧上方外的第一激光投射器(31)以及设于载台(1)与第一激光投射器(31)相邻一侧上方外的第二激光投射器(32),所述第一激光投射器(31)和第二激光投射器(32)的光束出射方向与载台(1)的表面平行,且第一激光投射器(31)的光束出射方向与第二激光投射器(32)的光束出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激光投射器(31)和第二激光投射器(32)分别通过驱动机构(35)驱动其行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投射器(31)和第二激光投射器(32)设于不同水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2)上分别设有沿顶针(2)的径向设置的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1)的轴线与第二通孔(22)的轴线垂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任鹏米田公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