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437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包括灯板组件及荧光膜层,所述灯板组件包括蓝光灯板及白光灯板,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同层,且所述白光灯板围绕所述蓝光灯板的四周,所述荧光膜层设于所述灯板组件的出光侧,且所述荧光膜层在所述灯板组件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蓝光灯板及所述白光灯板的正投影。通过设置所述灯板组件包括蓝光灯板及白光灯板,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同层,且所述白光灯板围绕所述蓝光灯板的四周,使得白光灯板能够发出白色的光线对背光模组的边缘进行补偿,从而解决由于光强不足导致的显示面板的边缘出现的发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1、直下式背光模组采用miniled作为光源,miniled通常采用蓝光芯片。现有的蓝光芯片的发光角度为145°~155°,背光模组的边缘的蓝色芯片在工作时对应的光路模拟图,如图1所示,蓝光芯片发出的蓝光透过荧光膜层激发正常亮度的白光,由于背光模组中的边缘的蓝光芯片产生的部分蓝光光线透过灯板的封胶层时会照射至胶框边缘,并不会透过荧光膜层,因此造成显示面板出现漏蓝光的现象,同时也会造成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蓝光的强度会由于各种折射和反射发生衰减,使得蓝光芯片的出光侧的蓝光的强度降低,从而蓝光透过荧光膜层后激发出的白光亮度减弱,导致显示面板出现边缘发暗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以改善显示面板的边缘出现发暗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3、灯板组件,所述灯板组件包括蓝光灯板及白光灯板,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同层,且所述白光灯板围绕所述蓝光灯板的四周;

4、荧光膜层,所述荧光膜层设于所述灯板组件的出光侧,且所述荧光膜层在所述灯板组件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蓝光灯板及所述白光灯板的正投影。

5、进一步的,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距,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之间设有反射涂层。

6、进一步的,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连接,且所述白光灯板靠近所述蓝光灯板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蓝光灯板靠近所述白光灯板的一侧的表面接触。

7、进一步的,所述白光灯板包括白光芯片及覆盖于所述白光芯片上的第一封胶层,所述第一封胶层靠近所述荧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荧光膜层靠近所述第一封胶层的一侧的表面接触。

8、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9、扩散膜层,所述扩散膜层位于所述蓝光灯板靠近所述荧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

10、蓝光透过膜层,所述蓝光透过膜层位于所述扩散膜层靠近所述荧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

11、分光膜层,所述分光膜层位于所述荧光膜层远离所述蓝光灯板的一侧的表面;

12、增光膜层,所述增光膜层位于所述分光膜层远离所述荧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

13、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14、灯板组件,所述灯板组件包括蓝光灯板及白光灯板,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同层,且所述白光灯板围绕所述蓝光灯板的四周;

15、荧光膜层,所述荧光膜层设于所述灯板组件的出光侧,且所述荧光膜层在所述蓝光灯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蓝光灯板的正投影;

16、透光膜层,所述透光膜层与所述荧光膜层同层,且所述透光膜层围绕所述荧光膜层的四周,所述透光膜层在所述白光灯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白光灯板。

17、进一步的,所述透光膜层与所述荧光膜层连接,且所述透光膜层靠近所述荧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荧光膜层靠近所述透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接触。

18、进一步的,所述荧光膜层与所述透光膜层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间距。

19、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20、扩散膜层,所述扩散膜层位于所述蓝光灯板靠近所述荧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

21、蓝光透过膜层,所述蓝光透过膜层位于所述扩散膜层靠近所述荧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

22、分光膜层,所述分光膜层位于所述荧光膜层远离所述蓝光灯板的一侧的表面;

23、增光膜层,所述增光膜层位于所述分光膜层远离所述荧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

24、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

2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2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板组件及荧光膜层,所述灯板组件包括蓝光灯板及白光灯板,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同层,且所述白光灯板围绕所述蓝光灯板的四周,所述荧光膜层设于所述灯板组件的出光侧,且所述荧光膜层在所述灯板组件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蓝光灯板及所述白光灯板的正投影;通过设置所述灯板组件包括蓝光灯板及白光灯板,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同层,且所述白光灯板围绕所述蓝光灯板的四周,使得白光灯板能够发出白色的光线对背光模组的边缘进行补偿,从而解决由于光强不足导致的显示面板的边缘出现的发暗的问题,同时由于所述荧光膜层在所述灯板组件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蓝光灯板及所述白光灯板的正投影,当白色灯板产生的光线投射至荧光膜层时会出现颜色变黄,以对蓝光芯片产生的蓝光进行补偿,从而解决显示板面的边缘发蓝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2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板组件、荧光膜层及透光膜层,所述灯板组件包括蓝光灯板及白光灯板,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同层,且所述白光灯板围绕所述蓝光灯板的四周,所述荧光膜层设于所述灯板组件的出光侧,且所述荧光膜层在所述蓝光灯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蓝光灯板的正投影,所述透光膜层与所述荧光膜层同层,且所述透光膜层围绕所述荧光膜层的四周,所述透光膜层在所述白光灯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白光灯板;通过设置所述灯板组件包括蓝光灯板及白光灯板,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同层,且所述白光灯板围绕所述蓝光灯板的四周,使得白光灯板发出白色的光线能够对背光模组的边缘的光线进行补偿,从而解决由于光强不足导致的显示面板的边缘出现的发暗的问题;同时由于所述透光膜层在所述白光灯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白光灯板,能够提高白光色坐标的均一性,从而改善显示面板出现的色偏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距,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之间设有反射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连接,且所述白光灯板靠近所述蓝光灯板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蓝光灯板靠近所述白光灯板的一侧的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灯板包括白光芯片及覆盖于所述白光芯片上的第一封胶层,所述第一封胶层靠近所述荧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荧光膜层靠近所述第一封胶层的一侧的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6.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层与所述荧光膜层连接,且所述透光膜层靠近所述荧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荧光膜层靠近所述透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膜层与所述透光膜层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距,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之间设有反射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灯板与所述蓝光灯板连接,且所述白光灯板靠近所述蓝光灯板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蓝光灯板靠近所述白光灯板的一侧的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灯板包括白光芯片及覆盖于所述白光芯片上的第一封胶层,所述第一封胶层靠近所述荧光膜层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荧光膜层靠近所述第一封胶层的一侧的表面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杰周革革邱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