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压球型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21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压球型支座,包括:下支座板;中间钢衬板;下压板;第二阻尼块;第二滑板;上支座板;上压板,围绕球冠衬板布设并固定在中间钢衬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立部和从第一立部上端向心延伸的第一压部;第一阻尼块,装配在第一压部的下表面;以及第一滑板,为环形件,而装设在截平面与第一阻尼块装配位置对位的位置。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拉压球型支座相对稳定,并且其抗拉约束结构对球型支座的转动和滑动影响较小。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ball bea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ll bearing type,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includes a lower support plate; the middle steel lining plate; plate; second damping block; second slide plate;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the upper platen, around the spherical lining board layout and fixed on the middle steel lining board, has extended the first vertical portion and extending from the first stan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first radial pressure; damping block, assembl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rst pressing part; and the first slide, ring, and is arranged on the cutting plane with the first damping block assembly position alignment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ball bearing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tensile restraint structure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rotation and sliding of the spherical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压球型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压球型支座。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主要承受压力,同时还需要承受一定的拉力,常规的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球型支座都可以做成拉压支座,常规拉压支座往往是在支座内部加一根拉力螺栓,由拉力螺栓承受拉力。然而,拉力螺栓主要通过在桥梁支座高度方向上连接上下支座板实现拉力的承载,由此会会限制例如球型支座的转角和位移,严重影响了支座的整体性能。中国专利文献CN103104031A公开了一种抗拉压隔震支座,其在球型支座单个球面配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球面,即提供一个中间座板,中间座板的上下表面各形成一个球窝。中间座板具有正交的两个方向的导槽,上支座板具有可以滑行在一个方向导槽的上拉钩,从而能够在竖直方向受到约束;而下支座板具有可以滑行在另一个方向导槽的下拉钩,从而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约束中间座板。藉此结构,既可以使球型支座具有拉压功能,并且基于拉钩在导槽内的移动又具有正交的两个方向的滑移功能。然而,双球面结构会使得支座高度偏高,并且摩擦副过多,整体稳定性较差。而且拉钩在导槽内只有滑移的自由度,从而会限制球型支座转动的能力。中国专利文献CN102261037A公开了一种竖向弹性拉压支座,其结构上类似于盆式支座,其通过耐磨板与滑板之间的相对滑动实现支座的水平位移,并依赖于承压阻尼器的变形实现转角。其相对滑动仅有一个,即下支座板(该文献中的滑板)与钢盆下表面装配的耐磨板之间的滑动结构,滑动结构偏下,从而稳定性比较好。但压板的存在会造成耐磨板与滑板间产生偏压,压板对称的部位会产生比较强的阻滞。此外,利用承压阻尼器实现转角,容易使承压阻尼器偏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承压阻尼器会因各处承载载荷不同,而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影响支座的整体承载能力。中国专利文献CN105908622A公开了一种抗拉拔球型支座,该球型支座也有两个球面摩擦结构,整体偏高,稳定性不容易保证。同时,该球型支座用以实现抗拉的结构也是通过压板结构来实现,只不过其压板与被压的部件间是无介质的压制,摩擦性能不容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压球型支座,该拉压球型支座相对稳定,并且其抗拉约束结构对球型支座的转动和滑动影响较小。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拉压球型支座,包括:下支座板,为板件,且上表面提供第一面;中间钢衬板,该中间钢衬板的下表面提供第二面,该第二面与第一面间形成第一摩擦结构;该中间钢衬板底部具有凸缘,上端面开有球窝;下压板,围绕中间钢衬板布设并固定在下支座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立部和从第二立部上端向心延伸的第二压部;第二阻尼块,装配在第二压板的下表面;第二滑板,为环形件,而装设在凸缘的上表面与第二阻尼块装配位置对位的位置;上支座板,下表面连接一球冠衬板,该球冠衬板的球面在下并与所述球窝配合形成第二摩擦结构;球冠衬板的截平面在上;上压板,围绕球冠衬板布设并固定在中间钢衬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立部和从第一立部上端向心延伸的第一压部;第一阻尼块,装配在第一压部的下表面;以及第一滑板,为环形件,而装设在截平面与第一阻尼块装配位置对位的位置。上述拉压球型支座,可选地,第一滑板的横断面面积大于第二滑板的横断面面积。可选地,第一滑板横断面面积为第二滑板横断面面积的1.5~3倍。可选地,第二立部用于约束中间衬板的滑移范围;相应地,第一摩擦结构构造为:在下支座板上为第二立部约束的范围内设置第三滑板;在中间钢衬板的下表面设置与第三滑板对磨的不锈钢板。可选地,第二立部和第二压部均为圈体;在第二立部上开有轴线竖直的螺栓孔,以用于第二立部在下支座板上的装配。可选地,于第二立部的底部外围设有外缘圈。可选地,于外缘圈和第二立部的外壁面间设有加强筋。可选地,于下压板上安装有用于遮蔽第一摩擦结构和第二摩擦结构的防尘围板。可选地,第一立部的高度为第二立部高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可选地,第二摩擦结构的界面部件为曲面聚四氟乙烯板。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两个摩擦结构,并且作为球型支座的基础构件,即构成第二摩擦结构的球冠衬板与上支座板静连接,两者之间不存在活动结构,球冠衬板下延,使两个摩擦结构都偏低,整体的稳定性比较好。抗拉主要体现在活动部件间的抗拉,表示在对摩擦结构的竖向约束,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压板来实现,并且压板在竖向约束相关活动件的结构不是简单的抵压,而是配置阻尼块和滑板,一方面可以通过阻尼避免刚性冲击,提高减震,并提供耗能。而滑板则用于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支座的对梁体变形的响应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拉压球型支座半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尘围板,2.上支座板,3.下压板,4.上支座板锚栓,5.上压板,6.第一阻尼块,7.第一环状聚四氟乙烯板,8.连接体,9.球冠衬板,10.曲面聚四氟乙烯板,11.下支座板锚栓,12.下支座板,13.平面聚四氟乙烯板,14.不锈钢板,15.中间钢衬板,16.第二环状聚四氟乙烯板,17.第二阻尼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与传统的桥梁支座一样,图示的拉压球型支座的基本结构仍然是上下结构,其中上支座板2通过上支座板锚栓4与例如桥梁梁体的底部固定连接,而下支座板12通过下支座板锚栓11与例如桥墩固定连接,上支座板2与下支座板12之间配置一定的摩擦结构,用以响应例如梁体的变形和移动。一般而言,对于球型支座,受其球冠衬板9的约束,以安装状态时球冠衬板9的截平面的法向轴线为基准,确定轴向、径向,从而确定向心和离心。关于球冠衬板9目前主要有两种装配方式,其一是正装,另一是倒装,其中,正装是指球冠衬板9的截平面在上,冠部在下,倒装则相反,图1中所示的结构属于正装结构。一般而言,对于正装结构,其截平面与上支座板之间通过一个摩擦结构承载上支座板,这势必造成活动部件高度偏上,影响桥梁支座的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增加了一个中间钢衬板15,把移动摩擦结构偏置在下,整体上可以降低摩擦结构的高度,用以提高球型支座的稳定性。此外,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通过一定的摩擦结构配装压制部件,减小压制部件对球型支座滑移和转动能力的影响。具体地,参见说明书附图1,其中的下支座板12不同于常规的球型支座中的下支座板,常规球型支座的下支座板需要构建用于提供球窝的凸台,即便是倒装结构,下支座板也具有相对比较高的高度。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下支座板12是一板型件,周边开有锚栓孔,用于安装下支座锚栓11,通过下支座锚栓11与例如桥墩锚固。构成板型件的下支座板12,重心比较低,并且直接落座在例如桥梁墩柱上,在其上表面(记为第一面)所构建的滑动(又叫移动)摩擦结构位置比较低,稳定性比较好。提供一中间钢衬板15,该中间钢衬板15主要是把移动摩擦结构转移到下面,从而降低其高度。该中间钢衬板15的主体是一个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下端具有凸缘,凸缘用作该中间钢衬板15被压制的部位。中间钢衬板15的主体部分的上端开球窝,用于构建球面摩擦结构,记该球面摩擦结构为第二摩擦结构。而中间钢衬板15的下表面(记为第二面)与前述的第一面间形成的摩擦结构为滑动摩擦结构,记为第一摩擦结构。其中,关于凸缘,在机械领域中,凸缘主要用作法兰,也叫凸缘法兰,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凸缘用于构建前述的被压制结构,应具有突出于中间钢衬板15一定距离,即径向延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拉压球型支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压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座板,为板件,且上表面提供第一面;中间钢衬板,该中间钢衬板的下表面提供第二面,该第二面与第一面间形成第一摩擦结构;该中间钢衬板底部具有凸缘,上端面开有球窝;下压板,围绕中间钢衬板布设并固定在下支座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立部和从第二立部上端向心延伸的第二压部;第二阻尼块,装配在第二压板的下表面;第二滑板,为环形件,而装设在凸缘的上表面与第二阻尼块装配位置对位的位置;上支座板,下表面静连接一球冠衬板,该球冠衬板的球面在下并与所述球窝配合形成第二摩擦结构;球冠衬板的截平面在上;上压板,围绕球冠衬板布设并固定在中间钢衬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立部和从第一立部上端向心延伸的第一压部;第一阻尼块,装配在第一压部的下表面;以及第一滑板,为环形件,而装设在截平面与第一阻尼块装配位置对位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压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座板,为板件,且上表面提供第一面;中间钢衬板,该中间钢衬板的下表面提供第二面,该第二面与第一面间形成第一摩擦结构;该中间钢衬板底部具有凸缘,上端面开有球窝;下压板,围绕中间钢衬板布设并固定在下支座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立部和从第二立部上端向心延伸的第二压部;第二阻尼块,装配在第二压板的下表面;第二滑板,为环形件,而装设在凸缘的上表面与第二阻尼块装配位置对位的位置;上支座板,下表面静连接一球冠衬板,该球冠衬板的球面在下并与所述球窝配合形成第二摩擦结构;球冠衬板的截平面在上;上压板,围绕球冠衬板布设并固定在中间钢衬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立部和从第一立部上端向心延伸的第一压部;第一阻尼块,装配在第一压部的下表面;以及第一滑板,为环形件,而装设在截平面与第一阻尼块装配位置对位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第一滑板的横断面面积大于第二滑板的横断面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压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第一滑板横断面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庆国冯国玉杜希震王守仁王高琦王立虎张晓东颜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龙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