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3510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包括“Y”形管、穿刺针头、滴斗、滴速调节器和注射针头,所述“Y”形管包括两根进液管和一根出液管,“Y”形管上游侧的两根进液管顶部均连接滴斗,且滴斗内部设置安全浮阀,所述安全浮阀呈倒锥形且浮阀上部分为中空设置,下部分为实心结构,滴斗上游通过导管连接穿刺针头,所述两根进液管上分别设置一个滴速调节器;所述“Y”形管下游侧的出液管连接注射针头,且出液管上设置塑料夹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输液管可将两瓶输液同时进行且不受压力限制、两种药物可随意调节流速,并且可有效阻止空气进入输液管,保障输液安全,速度调节器可互相扣和在一起,保证输液管不会发生交叉混乱。

A double head transfusion tube for easy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infusion to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of the tube, including the \Y\ tube, a puncture needle, a dripping bucket, a drop speed regulator and an injection needle, the \Y\ tube comprises two liquid inlet pipe and a liquid outlet pipe, the shape of \Y\ tube into the upstream side of the the top of the pip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drip bucket, and set the safety valve inside the drip bucket, the safety valve and the valve on the inverted conical part is hollow, the lower part is a solid structure, a dripping bucket connecting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puncture needle through the catheter, the two liquid inlet pip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dripping speed regulating for the \Y\ shape; the liquid outlet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injection needle tube on the downstream side, and a plastic clip set pi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nsfusion tube can be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and two bottles of infusion is not restricted by the pressure, the two drugs can be adjusted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flow of air into the infusion tub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ransfusion, the speed regulator can be buckled together, ensure the infusion tube does not occur cross con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具,常用来为病人输液、输血。在临床上为了治疗的需要,有时需要同时输入两路液体,为了节省护士更换液体的时间,也为了减轻病人被穿刺的痛苦,双头或者多头输液管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双头输液管仅仅是简单的在单头输液器上增加一个分支增加一个用来引流的支管,两个支管共用一个滴斗。这样的双头输液器只有压力大的一组液体先滴、另一组不滴,而且无法确定两组液体是哪一组在滴,没有起到同时输送两路液体的作用,若需两路液体同时输入必须使用三通连接从而增加了输液器成本。目前,针对以上情况很多医院采用多头式输液管,可一次性进行多瓶输液,但是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多瓶输液时由于输液管较多,很容易弄混或者纠缠在一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在输液的时候为了防止药液输完后空气进入血管,通常在快要结束的时候需要专门的护士看护,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人为控制,未免会出现差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可将两瓶输液同时进行且不受压力限制、两种药物可随意调节流速,并且可有效阻止空气进入输液管,保障输液安全,同时保证输液管不会纠缠在一起。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包括“Y”形管、穿刺针头、滴斗、滴速调节器和注射针头,所述“Y”形管包括两根进液管和一根出液管,“Y”形管的两根进液管顶部均连接滴斗,所述滴斗内部设置有安全浮阀,所述安全浮阀呈倒锥形结构,且安全浮阀上部为中空结构,下部为实心结构,滴斗上游通过导管连接穿刺针头,所述两根进液管上分别设置一个滴速调节器,且“Y”形管其中一根进液管上滴速调节器的背面对称设置四个凸起,另一根进液管上的滴速调节器背面设置四个凹槽,且凸起与凹槽相互匹配,所述“Y”形管下游侧的出液管连接注射针头。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液管上设置塑料夹子。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全浮阀下端面尺寸略小于滴斗出液口直径,安全浮阀上端面尺寸大于滴斗出液口直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滴速调节器背面的凹槽与凸起设置,可将输液器的两个支管固定在一起,方便取用,同时可避免多个输液管之间的交叉混乱。位于出液管上的塑料夹子可在紧急情况下紧急停止输液,提供了更有效地安全保障;第二,滴斗内部设置有安全浮阀,安全浮阀呈倒锥形且安全浮阀上部分为中空设置,下部分为实心结构,此设计可使安全浮阀漂浮在液面上;由于安全浮阀的下端面较滴斗出液口小,上端面较滴斗出液口大,因此当滴斗内药液不足时,安全浮阀可随液面自然落下,且可将出液口堵死,防止空气进入。第三,输液管两个分支各有一套较完整的输液设备,解决了两个分支中压力大的一组液体先滴,另一组不滴的问题,而且均可在滴斗中清楚地确定两组液体是否都在滴。第四、解决了患者在同一穿刺点同时输入两路液体的问题,避免了再次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带有精密过滤的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输液器两根进液管相互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输液器“Y”形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Y”形管,101、进液管,102、出液管,2、穿刺针头,3、滴斗,4、滴速调节器,5、注射针头,6、安全浮阀,7、塑料夹子,8、精密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包括“Y”形管1、穿刺针头2、滴斗3、滴速调节器4、注射针头5和安全浮阀6,所述“Y”形管1包括两根进液管101和一根出液管102,“Y”形管1上游侧的两根进液管101顶部均连接滴斗3,且滴斗3内部设置有作为安全装置的安全浮阀6,所述安全浮阀6呈倒锥形且安全浮阀6上部分为中空设置,下部分为实心结构,当滴斗3内药液不足时安全浮阀6可将滴斗下端管口完全覆盖,防止空气进入。滴斗3上游通过导管连接穿刺针头2,所述两根进液管101上分别设置一个滴速调节器4,其中一个滴速调节器4的背面对称设置四个凸起,另一个滴速调节器4的背面设置四个凹槽,且凸起与凹槽相互匹配,可将输液管固定在一起,避免了交叉混乱;所述“Y”形管1下游侧的出液管102连接注射针头5,且出液管102上设置塑料夹子7。以上为本技术的一个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或限定。如图所示,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包括“Y”形管1、穿刺针头2、滴斗3、滴速调节器4、注射针头5和安全浮阀6,所述“Y”形管1包括两根进液管101和一根出液管102,“Y”形管1上游侧的两根进液管101顶部均连接滴斗3,且滴斗3内部设置有作为安全装置的安全浮阀6,所述安全浮阀6呈倒锥形且安全浮阀6上部分为中空设置,下部分为实心结构,当滴斗3内药液不足时安全浮阀6可将滴斗下端管口完全覆盖,防止空气进入。滴斗3上游通过导管连接穿刺针头2,所述两根进液管101上分别设置一个滴速调节器4,其中一个滴速调节器4的背面对称设置四个凸起,另一个滴速调节器4的背面设置四个凹槽,且凸起与凹槽相互匹配;所述“Y”形管1下游侧的出液管102连接注射针头5,且出液管102上设置塑料夹子7和精密过滤器8,所述精密过滤器8位于塑料夹子7上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包括“Y”形管(1)、穿刺针头(2)、滴斗(3)、滴速调节器(4)和注射针头(5),所述“Y”形管(1)包括两根进液管(101)和一根出液管(102),“Y”形管(1)的两根进液管(101)顶部均连接滴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3)内部设置有安全浮阀(6),所述安全浮阀(6)呈倒锥形结构,且安全浮阀(6)上部为中空结构,下部为实心结构,滴斗(3)上游通过导管连接穿刺针头(2),所述两根进液管(101)上分别设置一个滴速调节器(4),且“Y”形管(1)其中一根进液管(101)上滴速调节器(4)的背面对称设置四个凸起,另一根进液管(101)上的滴速调节器(4)背面设置四个凹槽,且凸起与凹槽相互匹配,所述“Y”形管(1)下游侧的出液管(102)连接注射针头(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管,包括“Y”形管(1)、穿刺针头(2)、滴斗(3)、滴速调节器(4)和注射针头(5),所述“Y”形管(1)包括两根进液管(101)和一根出液管(102),“Y”形管(1)的两根进液管(101)顶部均连接滴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3)内部设置有安全浮阀(6),所述安全浮阀(6)呈倒锥形结构,且安全浮阀(6)上部为中空结构,下部为实心结构,滴斗(3)上游通过导管连接穿刺针头(2),所述两根进液管(101)上分别设置一个滴速调节器(4),且“Y”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静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