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制动式液力偶合软管或电缆卷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2312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制动式液力偶合驱动软管或电缆卷筒,液力偶合器通过刚性联轴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由电气控制箱控制其正反转动,并带动液力偶合器旋转;过渡板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减速箱连接,连接轴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及减速箱主轴连接;气压制动器的制动架用固定销安装在连接安装座上,减速箱的主轴与卷盘刚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气压制动式液力偶合驱动软管或电缆,其卷盘收、放软管或电缆的速度可调,在软管或电缆收放过程中可简单、方便地调整收放速度及软管或电缆张力,能更有效保护软管或电缆。

Air brake hose or cable drum type hydraulic coupl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neumatic brake hose or cable reel type hydraulic coupling drive, hydraulic coupler connected by rigid coupling drive motor, motor driven by electric control box to control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tation, and drives the hydraulic coupler rotation; the transition plat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motor and gear box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and reducer spindle box connection; pneumatic brakes brake frame by the fixed pin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seat, spindle gearbox and reel rigid connection. The invention adopts pneumatic brake type hydraulic coupling drive hose or cable, the reel unwinding and hose or cable speed adjustable, the hose or cable in the process can be simple and easy to adjust the speed and retractable hose or cable tension,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hose or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压制动式液力偶合软管或电缆卷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供能装置,特别指一种由气压制动液力偶合驱动的软管或电缆卷筒。技术背景目前软管或电缆卷筒主要是由液力偶合器、变频驱动或磁滞偶合驱动的几种形式。以上各种驱动形式各有优点和不足,现分别说明如下:由液力偶合器驱动的软管或电缆卷筒,通过由高滑差液力偶合器及电气控制器组成的柔性驱动系统,较好地解决了高频度、高速度及高可靠性收放软管或电缆的问题。但由于液力偶合器是通过高速液体使偶合器涡轮受到液压油冲击力而旋转,因此液力偶合软管或电缆卷筒需要保持较快的收放速度,以便偶合器可以及时提供足够的力矩来加速软管或电缆卷盘,以便快速收紧软管或电缆,避免软管或电缆因松驰后产生的破坏性冲击。另外液力偶合器只能将输入力矩无改变地传递给输出器。由于以上特性,液力偶合器驱动的软管或电缆卷筒在收放软管或电缆过程中的速度及卷绕力不易控制及调整,软管或电缆在收放过程中有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性张力破坏。由变频驱动的软管或电缆卷筒,须定制变频器,控制复杂,特别对转动惯量大、加速度大、速度快的工况,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并且由于加速要求,在响应速度上,变频调速卷筒通常要降低能效,用大马拉小车的方式才可勉强解决,不能够有效的保护软管或电缆。由磁滞偶合驱动的软管或电缆卷筒,由于在放管或电缆时反拉力大,软管或电缆容易受伤。另外磁滞偶合器提供的力矩须通过调整磁滞偶合器感应盘与磁盘的气隙来控制,调整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在软管或电缆收放过程中可简单、方便地调整收放速度及软管或电缆张力,能更有效保护软管或电缆的气压制动式液力偶合驱动软管或电缆卷筒。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压制动式液力偶合驱动软管或电缆卷筒,包括驱动电机、液力偶合器、气压制动器、过渡板、连接轴、连接安装座、减速箱、软管或电缆卷盘、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偶合器通过刚性联轴器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由电气控制箱控制其正反转动,并带动液力偶合器旋转;所述过渡板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减速箱连接,连接轴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及减速箱主轴连接;所述气压制动器的制动架用固定销安装在连接安装座上,连接轴上的摩擦盘夹于气压制动器的两个制动臂之间,减速箱的主轴与卷盘刚性连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可在减速箱底座下增加安装支座,设计成驱动单卷盘或双卷盘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气压制动器所用气路可与已有的空压站并网使用,气路电磁阀与驱动电机相通,在供气线路中加装调节阀。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卷盘收、放软管或电缆的速度可调。针对收管或电缆、放管或电缆过程的不同工况要求,通过气路中的调节阀调整气路气压,调节制动力矩,从而改变液力偶合器的负载力矩。通过力矩变化控制转速,使卷盘在收、放过程中以不同的速度运行,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2)卷盘收、放软管或电缆的张力可调。因可通过气压控制调节液力偶合器及卷盘的运行速度,速度不同,减速箱的输出扭矩也不同,扭矩不同,则软管或电缆在收、放过程中所受到的张力也不同;3)由于在供气管路中装有调节阀,在制动时间可实现无级调速,气压制动平稳准确且响应快,因此可在卷盘收、放软管或电缆过程中通过调整气压来实现不同的运行速度及转矩,且收、放过程转换平稳简捷,力学性能柔软,刚性冲击少,从而更好地保护软管或电缆免受冲击性张力的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为单盘驱动时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为双盘驱动时的结构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侧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卷筒驱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驱动电机,2是液力偶合器,3是气压制动器,4是连接安装座,5是减速箱、6是软管或电缆,7是软管或电缆卷盘、8是安装支座,9是计数限位开关、10是连接轴,11是过渡板,12是过渡板,13是电气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3可知,本专利技术为气压制动式液力偶合驱动软管或电缆卷筒,包括驱动电机1、液力偶合器2、气压制动器3、连接安装座4、减速箱5、软管或电缆卷盘7、连接轴10、过渡板11、过渡板12、电气控制箱13。液力偶合器2通过刚性联轴器连接驱动电机1,电气控制箱13控制驱动电机1正反转动,从而带动液力偶合器2旋转。过渡板11、12分别与驱动电机1及减速箱5连接,连接轴10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1输出轴及减速箱2主轴连接。本专利技术可在减速箱5底座下增加安装支座8,设计成驱动单卷盘的结构。图4~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包括驱动电机1、液力偶合器2、气压制动器3、连接安装座4、减速箱5、软管或电缆卷盘7、连接轴10、过渡板11、过渡板12、电气控制箱13。液力偶合器2通过刚性联轴器连接驱动电机1,电气控制箱13控制驱动电机1正反转动,从而带动液力偶合器2旋转。过渡板11、12分别与驱动电机1及减速箱5连接,连接轴10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1输出轴及减速箱2主轴连接。本专利技术可在减速箱5底座下增加安装支座8,设计成驱动双卷盘的结构。从图7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气压制动器3的制动架用固定销安装在连接安装座4上。连接轴10上的摩擦盘夹于气压制动器3的两个制动臂之间。减速箱5的主轴与卷盘7刚性连接。气压制动器3所用气路可与已有的空压站并网使用,气路电磁阀与驱动电机1相通,在供气线路中加装调节阀。本专利技术的气压制动器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气压制动器的制动架用固定销安装在连接安装座4上,连接轴10上的摩擦盘夹于气压制动器3的两个制动臂之间,气路电磁阀与驱动电机1相通。工作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液力偶合器2通过刚性联轴器连接驱动电机1,电气控制箱13控制驱动电机1正反转动,从而带动液力偶合器2旋转。过渡板11、12分别与驱动电机1及减速箱5连接,连接轴10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1输出轴及减速箱5主轴连接。液力偶合器2的输出扭矩通过连接轴10传递给减速箱5的主轴,减速箱5的主轴与卷盘7通过螺栓刚性连接,从而带动卷盘7转动收放软管或电缆6。气压制动器3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气路电磁阀与驱动电机1相通。当驱动电机1通电时,气路电磁阀同时打开,制动器3的气缸通入压缩力气,推动制动器迅速打开(即松闸),卷盘7卷动进行收放管或电缆6的动作。当驱动电机1断电时,气路电磁阀同时关闭,气缸停止供气并通过控制阀迅速放气,制动器合拢(即抱闸),卷盘7停止工作。气压制动器3通过气缸传递产生制动力矩,制动平稳,制动器抱闸时间快,可以准确制动,在不通气情况下状态为常闭。气压制动器3所用气路可与已有的空压站并网使用,在供气线路中加装调速阀,制动时可实现无级调整。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液力偶合器2是柔性的传动元件,在一定量的充液条件下,其传递的功力与输入的速度相关联,速度越大,传递的功力越大,且能迅速响应。在卷筒7收缆时制动器3松闸,液力偶合器2旋转,以较大的频率及大转矩高效、柔性地迅速驱动卷盘7。在卷筒7放缆时通过调整气路系统的调节阀,调整空气压力,使气压制动器3产生一定的制动力矩,控制液力偶合器2以较低的频率及适当大小力矩驱动卷盘7将软管或电缆6放出。在移动设备不动作或调整作业时,液力偶合器2以一个较高的频率(与收缆相同)转动并处于堵转状态,输出一定的力矩确保卷筒7处于收缆响应状态。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压制动式液力偶合软管或电缆卷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制动式液力偶合驱动软管或电缆卷筒,包括驱动电机、液力偶合器、气压制动器、过渡板、连接轴、连接安装座、减速箱、软管或电缆卷盘、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偶合器通过刚性联轴器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由电气控制箱控制其正反转动,并带动液力偶合器旋转;所述过渡板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减速箱连接,连接轴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及减速箱主轴连接;所述气压制动器的制动架用固定销安装在连接安装座上,连接轴上的摩擦盘夹于气压制动器的两个制动臂之间,减速箱的主轴与卷盘刚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制动式液力偶合驱动软管或电缆卷筒,包括驱动电机、液力偶合器、气压制动器、过渡板、连接轴、连接安装座、减速箱、软管或电缆卷盘、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偶合器通过刚性联轴器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由电气控制箱控制其正反转动,并带动液力偶合器旋转;所述过渡板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减速箱连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杨大林刘彬陈世华符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海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