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2169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包括线圈、轭铁、衔铁、铁芯、动簧片、静簧部件和底座;铁芯插装在线圈中,轭铁与线圈相配合,衔铁为L型,衔铁的弯折处配合在轭铁的刀口处;动簧片在厚度方向配合在衔铁的尾部的外侧面;线圈、轭铁、动簧片和静簧部件分别装在底座上;底座设有第一挡墙,该第一挡墙隔挡在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内侧面与所述线圈之间,以实现将弱电部分的线圈与强电部分的轭铁、衔铁、动簧片相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改进,能够在取消推动卡的基础上,一方面保证了强弱电之间的有效隔离,另一方面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自动化装配。

Relays with strong and weak electrical isolation and automatic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al isolation and is easy to realize automatic assembly relay comprises a coil, yoke, armature, iron core, a movable spring, a static spring part and a base; the core is inserted in the coil, is matched with the yoke and coil, the armature is L type, bending position of armature with yoke on the edge the spring;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armature tail; coil, yoke, movable reed and static spring componen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taining wall, the first barrier between the inner side wall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urface of the yoke and the coi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eparation of the yoke keeper of spring coil and the weak part of the electrical part.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canceling the pushing card,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e effective isolation between the strong and the weak electric power,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assembly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其广泛应用于家电、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在控制电路中起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常规的继电器结构,该继电器包括线圈100、轭铁101、衔铁102、压簧103、推动卡104、铁芯105、动簧部件106和静簧部件,其中,静簧部件包含有常闭静簧107和常开静簧108,当然也可以是只有常开静簧。这种结构的继电器,衔铁102为L型形状,衔铁102的弯折处通过压簧103配合在轭铁101的刀口处,衔铁102的头部1021与铁芯105的头部(设有极靴)相配合,衔铁102的尾部1022与推动卡104的一端相配合,推动卡104的另一端与动簧部件106相配合。给线圈100施加激励电压时,衔铁102的头部1021与铁芯的头部(即极靴)端面闭合,衔铁102的尾部1022带动推动卡104将动簧部件106的动簧片往常开静簧108方向顶出,从而使动触点与常开静簧108的常开静触点闭合。当线圈100电压去除时,利用动簧片的复原机械反力,使得动簧部件106的动触点与常开静簧108的常开静触点分断,最终在动簧片复原机械反力的作用下动触点运动到常闭静簧107的常闭静触点端,与常闭静触点实现闭合。这种结构的继电器,在线圈磁路部分(即输入部分)与触点部分(即输出部分)之间设置有推动卡104(推动卡为塑料件),用于将继电器的强电部分(输出部分)与弱电部分(输入部分)完全隔离开来,增大继电器输入部分与输出部分的空气间隙和绝缘距离,以便继电器能够达到相关标准所要求的安全指标,同时将继电器衔铁零件的运动传递到动簧片零件上,使触点实现闭合;由于推动卡104要装在衔铁102的尾部1022与动簧片之间,因而无法实现自动装配,而且,整个磁路部分的装配也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通过结构的改进,能够在取消推动卡的基础上,一方面保证了强弱电之间的有效隔离,另一方面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自动化装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包括线圈、轭铁、衔铁、铁芯、动簧片、静簧部件和底座;所述铁芯插装在线圈中,轭铁与线圈相配合,衔铁为L型,衔铁的弯折处配合在轭铁的刀口处,以在衔铁的头部吸向铁芯时,衔铁的尾部能够将动簧片推向静簧部件的常开端;所述动簧片在厚度方向配合在衔铁的尾部的外侧面;所述线圈、轭铁、动簧片和静簧部件分别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挡墙,该第一挡墙隔挡在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内侧面与所述线圈之间,以实现将弱电部分的线圈与强电部分的轭铁、衔铁、动簧片相隔离。所述轭铁为L型,轭铁的一边与铁芯的尾端相连接,轭铁的另一边沿线圈的轴线配合在线圈的侧边;所述刀口设在轭铁的另一边的端沿处。所述第一挡墙的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方向朝向线圈的第一凹槽;所述线圈包括线圈架和缠绕在线圈架上的漆包线;所述线圈架的两端凸缘分别嵌在第一挡墙的两端的第一凹槽中,以利用第一挡墙和线圈架所形成的围墙将线圈架的窗口中缠绕的漆包线与强电部分的轭铁、衔铁、动簧片完全隔离。所述第一挡墙的中间设有开口方向朝向轭铁的第二凹槽,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磁钢和导磁件,所述导磁件的一端与轭铁的另一边的内侧面相连接,导磁件的另一端通过磁钢与轭铁的另一边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磁钢和导磁件容纳在所述第一挡墙的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挡墙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组成一弓型结构。所述线圈架的两端凸缘分别设有开口方向朝向第一挡墙的第三凹槽,以用来与弓型结构的第一挡墙的两端实现对插。所述底座设有第二挡墙,该第二挡墙设在对应于轭铁的另一边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挡墙围成用来插装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厚度的插槽。所述第二挡墙设在对应于第一挡墙的一端部的位置处。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厚度与所述插槽之间为过盈相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底座设有第一挡墙,该第一挡墙隔挡在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内侧面与所述线圈之间,且第一挡墙的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方向朝向线圈的第一凹槽;线圈架的两端凸缘分别嵌在第一挡墙的两端的第一凹槽中。本技术通过第一挡墙与线圈架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围墙结构,从而能够将继电器的强电部分动簧片、衔铁、轭铁、导磁件等与弱电部分线圈完全隔离开来,增大了继电器的空气间隙和绝缘距离,使得该继电器不用像其他继电器那样为了隔离强电与弱电部分而在衔铁和动簧片之间专门设置推动卡零件(塑料)以增大空气间隙和绝缘距离,从而节省了零件成本,简化了装配工艺,同时,由于本技术的继电器直接用衔铁零件推动动簧部件运动,衔铁零件与动簧之间不设置推动卡零件,从而减小了产品所需空间。2、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底座设有第二挡墙,且该第二挡墙设在对应于轭铁的另一边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挡墙围成用来插装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厚度的插槽。产品装配时,仅需将继电器磁路部分装成一体后,从底座上方压入,底座零件上的第二挡墙与第一挡墙便可通过与轭铁的配合而将继电器磁路部分整体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底座上,完成产品的整体装配,简化了产品的装配工序,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自动化装配。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常规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本技术的底座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本技术的底座(转动一个角度)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本技术的线圈架的构造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本技术的磁路部分与底座之间的插装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本技术的磁路部分与底座之间的插装(转动一个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2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包括线圈1、轭铁2、衔铁3、铁芯4、动簧片5、静簧部件和底座6;所述铁芯4插装在线圈1中,轭铁2为L型,轭铁的一边21与铁芯4的尾端相连接,轭铁的另一边22沿线圈的轴线配合在线圈1的侧边;衔铁3为L型,衔铁的弯折处31配合在轭铁的另一边22的端沿处(即轭铁2的刀口处),以在衔铁3的头部32吸向铁芯4时,衔铁的尾部33能够将动簧片5推向静簧部件的常开端7;所述动簧片5在厚度方向配合在衔铁的尾部33的外侧面(即外弯的一面);所述线圈1、轭铁2、动簧片5和静簧部件分别装在底座6上;所述底座6设有第一挡墙61,该第一挡墙61隔挡在所述轭铁的另一边22的内侧面(即内弯的一面)与所述线圈1之间,以实现将弱电部分的线圈1与强电部分的轭铁2、衔铁3、动簧片5相隔离。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61的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方向朝向线圈的第一凹槽611;所述线圈1包括线圈架12和缠绕在线圈架上的漆包线11;第一挡墙61的中间设有开口方向朝向轭铁的第二凹槽612,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磁钢81和导磁件82,所述导磁件82的一端与轭铁的另一边22的内侧面相连接,导磁件82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包括线圈、轭铁、衔铁、铁芯、动簧片、静簧部件和底座;所述铁芯插装在线圈中,轭铁与线圈相配合,衔铁为L型,衔铁的弯折处配合在轭铁的刀口处,以在衔铁的头部吸向铁芯时,衔铁的尾部能够将动簧片推向静簧部件的常开端;所述动簧片在厚度方向配合在衔铁的尾部的外侧面;所述线圈、轭铁、动簧片和静簧部件分别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挡墙,该第一挡墙隔挡在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内侧面与所述线圈之间,以实现将弱电部分的线圈与强电部分的轭铁、衔铁、动簧片相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包括线圈、轭铁、衔铁、铁芯、动簧片、静簧部件和底座;所述铁芯插装在线圈中,轭铁与线圈相配合,衔铁为L型,衔铁的弯折处配合在轭铁的刀口处,以在衔铁的头部吸向铁芯时,衔铁的尾部能够将动簧片推向静簧部件的常开端;所述动簧片在厚度方向配合在衔铁的尾部的外侧面;所述线圈、轭铁、动簧片和静簧部件分别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挡墙,该第一挡墙隔挡在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内侧面与所述线圈之间,以实现将弱电部分的线圈与强电部分的轭铁、衔铁、动簧片相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为L型,轭铁的一边与铁芯的尾端相连接,轭铁的另一边沿线圈的轴线配合在线圈的侧边;所述刀口设在轭铁的另一边的端沿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弱电隔离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墙的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方向朝向线圈的第一凹槽;所述线圈包括线圈架和缠绕在线圈架上的漆包线;所述线圈架的两端凸缘分别嵌在第一挡墙的两端的第一凹槽中,以利用第一挡墙和线圈架所形成的围墙将线圈架的窗口中缠绕的漆包线与强电部分的轭铁、衔铁、动簧片完全隔离。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智谭忠华刘金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