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安装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69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1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所述继电器安装架上部设置与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配合的接线结构,接线结构包括接线槽以及设置在接线槽内的接触结构,接线槽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接线槽、第二接线槽和第三接线槽,第一接线槽和第二接线槽的轴线间距L1<第二接线槽和第三接线槽的轴线间距L2,第一接线槽和第二接线槽之间设置第一槽隔件,第一槽隔件包括第一槽隔板以及设置在第一槽隔板的靠近继电器的一端的隔线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接线方便、接线可靠且安全性高。

Relay mounting se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relay mounting base, comprising a mounting frame relay and relay relay installation rack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plate; the relay terminal wiring structure mounting bracket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and relay coordination, wir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wiring groove and the contact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wiring groove including, the wiring groove arranged side by side, the first wiring groove second wiring groove and third wiring groove, the first axis spacing L1< wiring groove and second wiring groove; second axis wire slot and third wiring groove spacing of L2, the first groo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wiring wiring groove groove spacer, the first spacer comprises a first groove slot baffle and set every line in the end close to the relay the first groove of the spacer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relay mounting convenient connection, reliable connection And the securit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安装座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安装座。
技术介绍
在继电器与继电器安装座装配时,继电器的接线端子插入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结构中,受继电器三个接线端子间距的限制,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槽的轴线间距相应较小,因此接线槽中的接触板、接线螺钉和压线瓦垫的规格也较小,为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操作带来不便,继电器安装座接线不可靠,再者,接线槽的间距小,使继电器的相邻接线端子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也较小,继电器安装座的安全性能较低,易引起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接线方便、接线可靠且安全性高的继电器安装座。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所述继电器安装架1上部设置与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配合的接线结构11,接线结构11包括接线槽以及设置在接线槽内的接触结构,接线槽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接线槽11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的轴线间距L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的轴线间距L2,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之间设置第一槽隔件114,第一槽隔件114包括第一槽隔板1140以及设置在第一槽隔板1140的靠近继电器的一端的隔线柱1141。优选的,所述隔线柱1141位于第二接线槽112内,隔线柱114上端低于第一槽隔板1140的上侧面,隔线柱1141与第一槽隔板1140为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之间平行设置第二槽隔件116,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第二槽隔板,两块第二槽隔板之间设置连接筋。优选的,所述接触结构包括接触板、设置在接触板中部的连接杆、设置在接触板两端上方的压线瓦垫以及设置在接触板两端与压线瓦垫配合使用的接线螺钉,接触板两侧中部设置接触板限位槽,第一接线槽11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中部均设置与接触板限位槽配合的接触板限位柱117。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包括与继电器安装架1配合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与接线结构11配合接线端子和挂钩90,接线端子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端子91、第二端子92和第三端子93,第三端子93下方设置第一继电器安装筋94,挂钩90一侧设置第二继电器安装筋95。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的第一侧面配合的第一面板,第一面板下部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90配合的钩槽120,钩槽120一侧设置第一限位板121,第一限位板121一侧位于钩槽120对侧设置第二限位板122,第二限位板122一侧位于第一限位板121对侧设置第三限位板123;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继电器安装筋94卡置在第二限位板122和第三限位板123之间限制继电器向继电器安装架1的两侧方向运动,所述第二继电器安装筋95与第一限位板121配合限制第一面板与第一侧面的间距。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包括与继电器安装架1配合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倒L型凸台和挂钩90,倒L型凸台上部设置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端子91、第二端子92和第三端子93。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的第一侧面配合的第一面板,第一面板下部设置与继电器的挂钩90配合的钩槽120,钩槽120一侧设置第四限位板124,钩槽120另一侧设置第三限位板123;所述继电器的倒L型凸台的下端卡置在第三限位板123和第四限位板124之间限制继电器向继电器安装架1的两侧方向运动,第四限位板124与第一侧面相连限制第一面板与第一侧面的间距。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第一接线槽和第二接线槽的轴线间距L1<第二接线槽和第三接线槽的轴线间距L2,使本技术的三个接线槽成不对称结构,使接线槽内可以设置规格较大接触板、接线螺钉和压线瓦垫,为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操作提供便利,提高了继电器安装座接线的可靠性;所述隔线柱使位于第一接线槽和第二接线槽的接线端子保持必要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进一步提高继电器安装座接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可以通过减少槽隔板的厚度进一步拓宽接线槽的空间。此外,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继电器安装筋卡置在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第二继电器安装筋与第一限位板配合,使继电器处于多重限位关系中,继电器的安装更稳定,继电器接线更可靠,使用更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继电器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继电器安装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继电器安装座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继电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所述继电器安装架1上部设置与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配合的接线结构11,接线结构11包括接线槽以及设置在接线槽内的接触结构,接线槽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接线槽11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的轴线间距L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的轴线间距L2,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之间设置第一槽隔件114,第一槽隔件114包括第一槽隔板1140以及设置在第一槽隔板1140的靠近继电器的一端设置隔线柱1141。在继电器与继电器安装座装配时,继电器的接线端子插入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结构中,受继电器三个接线端子间距的限制,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槽间距相应较小,因此接线槽中接触结构的接触板、接线螺钉和压线瓦垫的规格也较小,为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操作带来不便,使继电器安装座接线不可靠,再者,相邻接线槽的轴线间距小,使继电器的相邻接线端子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也较小,继电器安装座的安全性能较低,易引起安全事故。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的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的轴线间距L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的轴线间距L2,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之间设置第一槽隔件114,第一槽隔件114包括第一槽隔板1140以及设置在第一槽隔板1140一端的隔线柱1141,使本技术继电器安装座的三个接线槽成不对称结构(即相邻接线槽的轴线间距不同),使接线槽内可以设置规格较大接触板、接线螺钉和压线瓦垫,为继电器安装座的接线操作提供便利,提高了继电器安装座接线的可靠性,再者,隔线柱1141使位于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的接线端子保持必要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进一步提高继电器安装座接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可以通过减少槽隔板的厚度进一步拓宽接线槽的空间。如图1和2所示,为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直角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继电器安装架1上部设置与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配合的接线结构11,接线结构11包括接线槽以及设置在接线槽内的接触结构。如图2所示方向,所述接线结构11包括从上至下并排设置的第一接线槽11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的轴线间距L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的轴线间距L2,第一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继电器安装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所述继电器安装架(1)上部设置与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配合的接线结构(11),接线结构(11)包括接线槽以及设置在接线槽内的接触结构,接线槽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接线槽(11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的轴线间距L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的轴线间距L2,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之间设置第一槽隔件(114),第一槽隔件(114)包括第一槽隔板(1140)以及设置在第一槽隔板(1140)的靠近继电器的一端的隔线柱(11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所述继电器安装架(1)上部设置与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配合的接线结构(11),接线结构(11)包括接线槽以及设置在接线槽内的接触结构,接线槽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接线槽(11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的轴线间距L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的轴线间距L2,第一接线槽(111)和第二接线槽(112)之间设置第一槽隔件(114),第一槽隔件(114)包括第一槽隔板(1140)以及设置在第一槽隔板(1140)的靠近继电器的一端的隔线柱(1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线柱(1141)位于第二接线槽(112)内,隔线柱(1141)上端低于第一槽隔板(1140)的上侧面,隔线柱(1141)与第一槽隔板(1140)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之间平行设置第二槽隔件(116),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第二槽隔板,两块第二槽隔板之间设置连接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结构包括接触板、设置在接触板中部的连接杆、设置在接触板两端上方的压线瓦垫以及设置在接触板两端与压线瓦垫配合使用的接线螺钉,接触板两侧中部设置接触板限位槽,第一接线槽(111)、第二接线槽(112)和第三接线槽(113)中部均设置与接触板限位槽配合的接触板限位柱(1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包括与继电器安装架(1)配合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与接线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椿龄胡建国徐胜国毛承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