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安装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699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1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继电器安装架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继电器支撑板包括与第一面板相连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下部设置继电器限位结构,继电器限位结构包括钩槽以及继电器限位板,钩槽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继电器限位板与继电器的凸起特征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适用多种继电器安装、装配稳定且接线可靠。

Relay mounting se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relay mounting base, comprising a mounting frame relay and relay relay installation rack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anel mounting frame relay and relay the relay support plate comprises second panels connected with the panel;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panel set limit relay a relay structure, limit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hook groove and relay limit plate, hook groove and relay coordination, with a raised feature limiting plate and the relay relay;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various relay relay mounting base installation, stable and reliable wir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安装座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安装座。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继电器安装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继电器安装座与继电器配合固定仅依靠挂钩与钩槽的配合,结构稳定性差,容易导致继电器接线松动和继电器损坏;2.现有继电器安装座普适性差,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只能用于一种继电器的安装,生产时,模具成本高;3.现有继电器安装座与继电器配合独立安装使用时,由于继电器安装座采用各相的进线端与出线端共用结构,此种接线结构的接线空间小并且继电器安装座进线端导线或出线端的继电器导线某一出现松动都会导致和加剧整体接线的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适用多种继电器安装、装配稳定且接线可靠的继电器安装座。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继电器支撑板2包括与第一面板相连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下部设置继电器限位结构,继电器限位结构包括钩槽11以及继电器限位板,钩槽11与继电器的挂钩91配合,继电器限位板与继电器的凸起特征配合。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包括与第一面板配合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继电器接线端子以及与钩槽11配合的挂钩91,所述凸起特征包括设置在继电器接线端子和挂钩91之间的第一继电器安装筋92以及设置在挂钩91一侧的第二继电器安装筋93。优选的,所述继电器限位板包括设置在钩槽11一侧的第一限位板12、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2一侧的第四限位板15以及设置在钩槽11和第一限位板12之间与继电器的第二继电器安装筋93配合的第二限位板13,第一继电器安装筋92卡置在第一限位板12和第四限位板15之间限制继电器向第一面板两侧的活动,第二限位板13和第二继电器安装筋93配合限制第一侧面和第一面板的间距。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包括与第一面板配合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下部设置与钩槽11配合的挂钩91,挂钩91上方设置凸起特征,凸起特征包括设置在第一侧面上部的倒L型凸台,倒L型凸台上部设置继电器接线端子。优选的,所述倒L型凸台的倒L字型拐角处与第一侧面形成凹槽94,凹槽94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内侧面941。优选的,所述继电器限位板包括设置在钩槽11一侧第三限位板14以及设置在钩槽11另一侧的第四限位板15,继电器的倒L型凸台下端卡置在第三限位板14和第四限位板15之间限制继电器向第一面板两侧的活动。优选的,所述继电器限位板包括设置在钩槽11一侧的第一限位板12、设置在钩槽11和第一限位板12之间的第二限位板13、设置在钩槽11一侧位于第二限位板13对侧的第三限位板14以及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2一侧位于第二限位板13对侧的第四限位板15。优选的,所述钩槽11包括设置在第一面板下部的第一开孔110以及与第一开孔110相对设置的凹型筋111;所述凹型筋111的凹字型开口侧与第一面板相连,凹型筋111下端与第二面板相连;所述第一开孔110的高度>凹型筋111的长度,第一开孔110的形状与继电器的挂钩91的形状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安装架1上部设置与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配合的接线结构,接线结构包括安装槽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接触结构2。优选的,所述接触结构2包括接触板20、设置在接触板20中部的连接杆21、设置在接触板20两端上方的压线瓦垫以及设置在接触板20两端与压线瓦垫配合使用的接线螺钉,接触板20两端分别设置进线端22和出线端23,进线端22与继电器的接线端子相连,出线端23与外电路相连。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的钩槽与继电器的挂钩配合,继电器限位板与继电器的突起特征配合,使继电器处于多重限位关系中,保证继电器安装的稳定性,使继电器接线更加可靠,而且有利于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此外,所述继电器安装座包括钩槽和继电器限位板,继电器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使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可适用两种继电器的安装需求,节约模具成本;所述接线结构包括接触结构,接触结构包括接触板,接触板包括进线端和出线端,使进线接线与出线接线分离,有利于提高继电器接线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继电器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继电器与继电器安装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继电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继电器与继电器安装座的另一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继电器支撑板2包括与第一面板相连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下部设置继电器限位结构,继电器限位结构包括钩槽11以及继电器限位板,钩槽11与继电器的挂钩91配合,继电器限位板与继电器的凸起特征配合。目前,现有的继电器安装座在固定和限位继电器时,仅靠继电器安装座的钩槽与继电器的挂钩的配合完成,使用时继电器易发生晃动,影响继电器接线的可靠性,也易发生挂钩损坏。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的钩槽11与继电器的挂钩91配合,继电器限位板与继电器的凸起特征配合,使继电器处于多重限位关系中,保证继电器安装的稳定性,使继电器接线更加可靠,而且有利于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的一个实施例。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座,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直角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继电器安装架1上部设置接线结构,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继电器支撑板2包括与第一面板直角相连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下部设置继电器限位结构,继电器限位结构包括钩槽11以及设置在钩槽11外侧继电器限位板,钩槽11与继电器的挂钩91配合,继电器限位板与继电器的凸起特征配合。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钩槽11包括设置在第一面板下部中间位置的第一开孔110以及与第一开孔110相对设置的凹型筋111,凹型筋111下端与第二面板相连,凹型筋111的凹字型开口侧与第一面板相连,第一开孔110的高度>凹型筋111的长度,第一开孔110的形状与继电器的挂钩91的形状相匹配。如图2和4所示,所述继电器包括与继电器安装座1的第一面板配合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继电器接线端子和挂钩91。所述钩槽11到进线端22的进线口的距离>挂钩91到继电器接线端子的距离,安装时,将继电器的继电器接线端子插入进线端,然后再重力作用下实现挂钩91和钩槽11的配合。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继电器包括与继电器的第一面板配合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继电器接线端子以及与钩槽11配合的挂钩91,继电器接线端子包括从右到左并排设置的第一接线端子97、第二接线端子98和第三接线端子99,凸起特征包括设置在第一接线端子97下方的第一继电器安装筋92以及设置在挂钩91右侧的第二继电器安装筋93,第一继电器安装筋92竖直设置在第一侧面上且上端与第一接线端子97相连,第二继电器安装筋93水平设置在第一侧面上且左端与挂钩91相连。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继电器安装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继电器支撑板(2)包括与第一面板相连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下部设置继电器限位结构,继电器限位结构包括钩槽(11)以及继电器限位板,钩槽(11)与继电器的挂钩(91)配合,继电器限位板与继电器的凸起特征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继电器安装架(1)以及与继电器安装架(1)相连的继电器支撑板(2),继电器安装架(1)包括与继电器配合的第一面板,继电器支撑板(2)包括与第一面板相连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下部设置继电器限位结构,继电器限位结构包括钩槽(11)以及继电器限位板,钩槽(11)与继电器的挂钩(91)配合,继电器限位板与继电器的凸起特征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包括与第一面板配合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继电器接线端子以及与钩槽(11)配合的挂钩(91),所述凸起特征包括设置在继电器接线端子和挂钩(91)之间的第一继电器安装筋(92)以及设置在挂钩(91)一侧的第二继电器安装筋(9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限位板包括设置在钩槽(11)一侧的第一限位板(12)、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2)一侧的第四限位板(15)以及设置在钩槽(11)和第一限位板(12)之间与继电器的第二继电器安装筋(93)配合的第二限位板(13),第一继电器安装筋(92)卡置在第一限位板12和第四限位板(15)之间限制继电器向第一面板两侧的活动,第二限位板(13)和第二继电器安装筋(93)配合限制第一侧面和第一面板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包括与第一面板配合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下部设置与钩槽(11)配合的挂钩(91),挂钩(91)上方设置凸起特征,凸起特征包括设置在第一侧面上部的倒L型凸台,倒L型凸台上部设置继电器接线端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倒L型凸台的倒L字型拐角处与第一侧面形成凹槽(94),凹槽(94)包括竖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椿龄胡建国徐胜国毛承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