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2007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包括进风管、混合管、燃气管、燃烧头,进风管的一端与混合管连接,燃气管的一端穿过混合管的壁体伸入混合管的内部且燃气喷头朝向燃烧头,在的混合管与燃烧头之间连接设置有阻回火装置,阻回火装置包含两侧端面设置有开口的外壳、开设有贯穿孔的隔火板和第一保温层,两个开口与混合管的出气口和燃烧头的进气口一一对应连通设置,隔火板安装于外壳内部并且将外壳内部分隔成两个隔火腔,隔火板的表面与开口的平面平行设置,第一保温层安装于各开口外侧的相应隔火腔中。通过增加阻回火装置,有利于空气与燃气的充分混合,解决了燃烧机回火爆炸的安全问题,且热量损失少,结构简单,易于清理维护。

A premixed metal mesh surface combustion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mixed combustion surface of the metal net machine, including an air inlet pipe, a mixing pipe, gas pipe and a combustion head end of the air inlet pipe and a mixing tube connected to the gas pipe through the end of the mixing pipe wall into the mixing pipe and a gas nozzle toward internal combustion head, between the the mixing tube and the combustion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ag resistance device comprises a tempering tempering device on both sides of fac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of the shell, opened fire in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two openings and mixed tube outlet and inlet of the combustion head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ed, fire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inside of the housing and the interior of the enclosure is divided into two fire chamber, fire board surface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plane is parallel to the insulation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corresponding fire outside the opening of the first cavity. By increasing the resistance tempering device,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full mixing of air and gas, and solves the safety problem of the temper explosion of the combustion machine, with less heat loss,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cleaning and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
本技术属于燃烧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
技术介绍
全预混表面燃烧是指将燃气和空气在预混腔内均匀混合,混合后的气体在燃烧器的燃烧面上进行燃烧,没有二次空气参与燃烧。全预混表面燃烧器的结构设计和燃烧面的材料选用对混合后气体的燃烧情况有较大影响。专利技术专利《全预混式金属网燃烧器》(申请公布号:CN104791791A)中介绍的金属网燃烧器,其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后,直接送进燃烧室进行燃烧,但正是因为燃气与空气在燃烧时提前预混,极易造成回火爆燃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已发生多次事故,给燃烧机调试和使用带来了极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包括进风管1、混合管2、燃气管3、燃烧头4,所述进风管1的一端与混合管2连接,所述燃气管3的一端穿过混合管2的壁体伸入混合管2的内部且燃气喷头朝向燃烧头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混合管2与燃烧头4之间连接设置有阻回火装置5,所述阻回火装置5包含两侧端面设置有开口的外壳51、开设有贯穿孔的隔火板52和第一保温层53,两个所述开口与所述混合管2的出气口和所述燃烧头4的进气口一一对应连通设置,所述隔火板52安装于所述外壳51内部并且将所述外壳51内部分隔成两个隔火腔54,所述隔火板52的表面与所述开口的平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保温层53安装于各所述开口外侧的相应所述隔火腔54中。优选的,所述隔火板52的表面面积是所述燃烧头4截面积的1.2-1.5倍。优选的,所述的隔火板52与所述燃烧头4之间的间隔距离至少为5mm。优选的,所述隔火板52为不锈钢钢板。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53靠近所述隔火板52一端面设置为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的一侧边缘与相应所述隔火板52的边缘连接。优选的,预所述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还包括覆盖所述外壳51的外表面设置的第二保温层6,所述混合管2靠近所述阻回火装置5一端的外表面上连接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保温层6相连的防护板7。优选的,所述的燃烧头4的进气口由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外壳51内。优选的,所述进风管1的一端链接有鼓风机11,在所述燃气管3的燃气喷头与所述混合管2的末端之间安装有混合器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增加了包括外壳、隔火板、第一保温层和隔火腔的阻回火装置,当燃烧头中产生回火时,回火会进入比燃烧头腔体的体积更大的隔火腔,使得回火得以分散,然后被隔火板隔离,从而提高了阻回火装置的隔火效率,解决了燃烧机回火爆炸的安全问题,且热量损失少,结构简单,易于清理维护;而且第一保温层能够降低燃烧产生的热量流失,提高热量的使用效率。(2)所述第一保温层53靠近所述隔火板52一端面设置为倾斜面,使得回火更容易收集在隔火腔中,进一步提高了阻回火装置的隔火效率;第二保温层和防护板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燃烧产生的热量流失,提高热量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包括进风管1、混合管2、燃气管3、燃烧头4,所述进风管1的一端与混合管2连接,所述燃气管3的一端穿过混合管2的壁体伸入混合管2的内部且燃气喷头朝向燃烧头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混合管2与燃烧头4之间连接设置有阻回火装置5,所述阻回火装置5包含两侧端面设置有开口的外壳51、开设有贯穿孔的隔火板52和第一保温层53,两个所述开口与所述混合管2的出气口和所述燃烧头4的进气口一一对应连通设置,所述隔火板52安装于所述外壳51内部并且将所述外壳51内部分隔成两个隔火腔54,所述隔火板52的表面与所述开口的平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保温层53安装于各所述开口外侧的相应所述隔火腔54中;所述第一保温层53靠近所述隔火板52一端面设置为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的一侧边缘与相应所述隔火板52的边缘连接;预所述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还包括覆盖所述外壳51的外表面设置的第二保温层6,所述混合管2靠近所述阻回火装置5一端的外表面上连接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保温层6相连的防护板7;所述的燃烧头4的进气口由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外壳51内;所述进风管1的一端链接有鼓风机11,在所述燃气管3的燃气喷头与所述混合管2的末端之间安装有混合器21。工作原理:打开鼓风机11,向混合管2内通入空气,在混合器21的作用下,从进风管1通入的空气与从燃气管3通入的空气进行预混合,经过阻回火装置5送入燃烧头4内在金属网表面进行燃烧,同时阻回火装置5能够有效地减少回火爆燃问题,同时填充的保温棉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损失。实际使用中燃烧头4可能是圆形也可能是方形,为了与燃烧头4配套使用,阻回火装置5根据燃烧头4的实际要求做成圆形和方形。其中隔火板52采用不锈钢钢带进行制作。在实际安装使用过程中,所述的隔火板52与燃烧头4的距离至少为5mm,在炉门较厚时,隔火板52尽可能靠近混合管2一侧。可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阻回火装置的隔火效率,所述燃烧头4伸入所述外壳51的腔体内安装有钢格栅板,所述钢格栅板的四周侧壁与所述燃烧头4伸入所述外壳51的腔体的内壁连接设置。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包括进风管(1)、混合管(2)、燃气管(3)、燃烧头(4),所述进风管(1)的一端与混合管(2)连接,所述燃气管(3)的一端穿过混合管(2)的壁体伸入混合管(2)的内部且燃气喷头朝向燃烧头(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混合管(2)与燃烧头(4)之间连接设置有阻回火装置(5),所述阻回火装置(5)包含两侧端面设置有开口的外壳(51)、开设有贯穿孔的隔火板(52)和第一保温层(53),两个所述开口与所述混合管(2)的出气口和所述燃烧头(4)的进气口一一对应连通设置,所述隔火板(52)安装于所述外壳(51)内部并且将所述外壳(51)内部分隔成两个隔火腔(54),所述隔火板(52)的表面与所述开口的平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保温层(53)安装于各所述开口外侧的相应所述隔火腔(54)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包括进风管(1)、混合管(2)、燃气管(3)、燃烧头(4),所述进风管(1)的一端与混合管(2)连接,所述燃气管(3)的一端穿过混合管(2)的壁体伸入混合管(2)的内部且燃气喷头朝向燃烧头(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混合管(2)与燃烧头(4)之间连接设置有阻回火装置(5),所述阻回火装置(5)包含两侧端面设置有开口的外壳(51)、开设有贯穿孔的隔火板(52)和第一保温层(53),两个所述开口与所述混合管(2)的出气口和所述燃烧头(4)的进气口一一对应连通设置,所述隔火板(52)安装于所述外壳(51)内部并且将所述外壳(51)内部分隔成两个隔火腔(54),所述隔火板(52)的表面与所述开口的平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保温层(53)安装于各所述开口外侧的相应所述隔火腔(5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火板(52)的表面面积是所述燃烧头(4)截面积的1.2-1.5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混金属网表面燃烧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尼什能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