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性醇酸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聚氨酯改性醇酸树脂作为主体醇酸树脂的乳化剂树脂从而获得贮存稳定性十分优异的水性醇酸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醇酸树脂或经过改性后的醇酸树脂,由于含有较多的不饱和键,可以空气氧化干燥或加速烘干,在各种用途的涂料中应用非常广泛。迫于环保要求,将醇酸树脂水性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目前使醇酸树脂水性化的原理主要有二种,第一种是通过在醇酸树脂分子的侧链上引入大量的亲水基团(羧基),并使部分亲水基团中和成盐来实现在水中的稳定分散。这种方法制得的水性醇酸树脂普遍存在贮存稳定性差的问题。这是因为中和后的水性醇酸树脂体系PH值一般在8.5以上,在这样的弱碱性环境中,醇酸树脂主链上和羧酸基团相邻的酯键特别容易降解,从而导致体系的粘度在贮存过程中不稳定;而且这种方法制得的水性醇酸树脂所需的酸值较高,一般都大于50mgKOH/g,即醇酸树脂主链上的剩余羧酸基团比较多,就导致更多的和羧酸基团相邻的酯键产生降解。结果表现为水性醇酸树脂在贮存6个月以后,粘度显著降低约一半以上。使醇酸树脂水性化的另一种原理是采用乳化剂来乳化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性醇酸树脂乳液,包括乳化剂树脂(A)和醇酸树脂(B),乳化剂树脂(A)和醇酸树脂(B)的重量比为3∶1~1∶3,乳化剂树脂(A)由聚氨酯树脂(A1)与醇酸树脂(A2)按重量比1∶1~1∶3聚合后经有机挥发性胺中和而成,有机挥发性胺用量应为中和乳化剂树脂(A)中羧酸基团的70%~105%;聚氨酯树脂(A1)的理论酸值为20~45mgKOH/g,由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含羧基二元醇与N-甲基吡咯烷酮在氨酯化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且合成聚氨酯树脂(A1)的物料中NCO/OH的摩尔比为2.5∶1~1.4∶1;醇酸树脂(A2)和醇酸树脂(B)的酸值均不大于5mgKOH/g,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醇酸树脂乳液,包括乳化剂树脂(A)和醇酸树脂(B),乳化剂树脂(A)和醇酸树脂(B)的重量比为3∶1~1∶3,乳化剂树脂(A)由聚氨酯树脂(A1)与醇酸树脂(A2)按重量比1∶1~1∶3聚合后经有机挥发性胺中和而成,有机挥发性胺用量应为中和乳化剂树脂(A)中羧酸基团的70%~105%;聚氨酯树脂(A1)的理论酸值为20~45mgKOH/g,由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含羧基二元醇与N-甲基吡咯烷酮在氨酯化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且合成聚氨酯树脂(A1)的物料中NCO/OH的摩尔比为2.5∶1~1.4∶1;醇酸树脂(A2)和醇酸树脂(B)的酸值均不大于5mgKOH/g,醇酸树脂(A2)的羟值不小于30mgKOH/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醇酸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乳化剂树脂(A)和醇酸树脂(B)的重量比为7∶3~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醇酸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醇酸树脂(A2)的羟值为30~60mgKOH/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醇酸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树脂(A1)是由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与N-甲基吡咯烷酮在氨酯化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醇酸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醇酸树脂(A2)和醇酸树脂(B)各自可通过干性或半干性油与醇解多元醇在高温及醇解催化剂作用下醇解后再与多元酸进行酯化反应,或由干性油酸或半干性油酸与多元酸和多元醇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性醇酸树脂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醚210或聚醚220。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醇酸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酸值不大于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中,董观秀,严俊,祝宝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