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新巍专利>正文

一种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1216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软管、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均连接在所述软管上,第二球囊处于第一球囊的下方;软管的上部连接有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第一气管与第一球囊相通,第二气管与第二球囊相通;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软管从人体的鼻腔内插入至食管、胃底内,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固定在鼻子口处,可以通过第一气管对第一球囊进行充气,卡在人体内食管内,使之固定不易滑动;通过第二气管对第二球囊进行充气,卡在胃底,易于软管对准胃底,通过软管对胃底进行灌输止血药物,进行止血作用,止血完成后,再抽取胃底混合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至少2/3的肝硬化患者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初次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高达20%-35%。对于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是临床治疗难点。目前当患者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首选止血药物治疗,传统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球囊压迫止血法虽与药物应用止血率不存来统计学差异,但是因传统食管胃底止血球囊在使用时可能出现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长时间牵引给予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传统食管胃底止血球囊的使用明显减少。对于出血量大、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患者,食管胃底止血球囊仍是急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传统型食管胃底止血球囊存在以下缺陷:1、在操作及压迫止血过程中给予患者造成肉体及心理巨大的痛苦;2、合并症较多,损伤食管及胃底,拔管困难及拔管后再出血等;3、操作较复杂,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装置,其可以通过第一气管对第一球囊进行充气,卡在人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所述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均连接在所述软管上,所述第二球囊处于所述第一球囊的下方,所述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均为顺应性球囊;所述软管的上部连接有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球囊相通,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二球囊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所述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均连接在所述软管上,所述第二球囊处于所述第一球囊的下方,所述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均为顺应性球囊;所述软管的上部连接有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球囊相通,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二球囊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上设置有用于X线可见定位的第一定位标记,所述第一定位标记处于所述第一球囊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上设置有用于X线可见定位的第二定位标记,所述第二定位标记处于所述第一球囊与所述第二球囊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顺应性食管胃底止血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永华韩新巍任建庄吴刚任克伟路慧彬周朋利马骥
申请(专利权)人:韩新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