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单元、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0278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移位寄存单元包括根据施加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电压将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输出端的输出模块,根据第一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一节点的电压的第一驱动器,根据第一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二节点的电压的第二驱动器,根据输出端和第二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一节点的电压的第一反馈调节模块,根据输出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二节点的电压的第二反馈调节模块。由于第一反馈调节模块利用输出端对第一节点进行反馈控制,第二反馈调节模块可以根据利用输出端对第二节点进行反馈控制,从而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实时置位,保证电路输出不受外部干扰,增加电路的可靠性。

The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its driving metho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its driving metho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hift register unit according to the signal voltage applied to a first node and a second node of the first signal terminal or the second signal en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output module, the first driver to control the voltage of the first node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put signal the voltage, to control the second node according to the signal of the first input and a third input of the second driver, the first feedback voltage regulation module to control the first node according to the signal output terminal and a second input terminal of the voltage to control the second node according to the signal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feedback control module. Since the first feedback module uses the output to the first node of feedback control, the feedback control module can perform feedback control to the next node according to the output to the first node and the first node real-time position, to ensure that the circuit output is not affected by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单元、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指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屏的不断发展,消费群众对显示屏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显示屏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体现在栅极驱动电路以及组成栅极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单元上。目前,一种采用扫描信号作为控制信号的移位寄存单元如图1a所示,图1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包括6个晶体管(M1~M6)和两个电容(C1和C2),其中第一晶体管M1至第六晶体管M6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如图1b所示的电路时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移位寄存单元对应的电路时序图;T1阶段,第一扫描信号S1使第四晶体管M4导通,向第一节点N1提供低电位信号;第五晶体管M5导通,向第二节点N2提供高电位信号。T2阶段,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都靠电容维持电位。T3阶段,第二扫描信号S2使第六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导通,向第二节点N1提供低电位信号,向第一节点N1提供高电位信号。T4阶段直至一帧结束都没有向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提供任何信号,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处于悬浮状态,电位靠电容维持,电路稳定性差,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很容易受外界信号的干扰,例如静电信号、其它级电路的扫描信号或输出信号的干扰,一旦受到干扰,电路输出容易发生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路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包括:具有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被设置为根据施加到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将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输出端;第一驱动器,被设置为根据第一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第二驱动器,被设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第一反馈调节模块,被设置为根据所述输出端和第二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第二反馈调节模块,被设置为根据所述输出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驱动上述移位寄存单元的驱动方法,包括:第一阶段,向所述第一输入端提供第一电位信号,向所述第三输入端提供第二电位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信号端的信号;第二阶段,向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输入端提供所述第二电位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一信号端的信号;第三阶段,向所述第三输入端提供所述第一电位信号,向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提供所述第二电位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二信号端的信号;第四阶段,向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输入端提供所述第二电位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信号端的信号。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括N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单元,N为正整数,所述移位寄存单元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单元。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移位寄存单元包括根据施加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电压将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输出端的输出模块,根据第一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一节点的电压的第一驱动器,根据第一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二节点的电压的第二驱动器,根据输出端和第二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一节点的电压的第一反馈调节模块,根据输出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二节点的电压的第二反馈调节模块。由于第一反馈调节模块利用输出端对第一节点进行反馈控制,第二反馈调节模块可以根据利用输出端对第二节点进行反馈控制,从而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实时置位,保证电路输出不受外部干扰,增加电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移位寄存单元对应的电路时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位寄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位寄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对应的输入信号的一种时序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对应的输入信号的另一种时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对应的一种输入输出时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在T1阶段各晶体管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在T2阶段各晶体管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在T3阶段各晶体管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在T4阶段各晶体管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对应的另一种输入输出时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移位寄存单元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11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对应的一种时序图;图11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对应的另一种时序图;图11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对应的又一种时序图;图1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2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输入输出时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如图2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具有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输出模块05,输出模块05被设置为根据施加到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电压将第一信号端V1或第二信号端V2的信号提供给输出端OUT;第一驱动器01,被设置为根据第一输入端in1的信号来控制第一节点N1的电压;第二驱动器02,被设置为根据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三输入端in3的信号来控制第二节点N2的电压;第一反馈调节模块03,被设置为根据输出端OUT和第二输入端in2的信号来控制第一节点N1的电压;第二反馈调节模块04,被设置为根据输出端OUT的信号来控制第二节点N2的电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单元,包括根据施加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电压将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输出端的输出模块,根据第一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一节点的电压的第一驱动器,根据第一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二节点的电压的第二驱动器,根据输出端和第二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一节点的电压的第一反馈调节模块,根据输出端的信号来控制第二节点的电压的第二反馈调节模块。由于第一反馈调节模块利用输出端对第一节点进行反馈控制,第二反馈调节模块可以根据利用输出端对第二节点进行反馈控制,从而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实时置位,保证电路输出不受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移位寄存单元、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被设置为根据施加到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将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输出端;第一驱动器,被设置为根据第一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第二驱动器,被设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第一反馈调节模块,被设置为根据所述输出端和第二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第二反馈调节模块,被设置为根据所述输出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被设置为根据施加到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将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输出端;第一驱动器,被设置为根据第一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第二驱动器,被设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第一反馈调节模块,被设置为根据所述输出端和第二输入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第二反馈调节模块,被设置为根据所述输出端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一扫描信号或所述第一信号端的信号;所述第三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三扫描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和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有效脉冲信号的维持时长相等,且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有效脉冲信号输出结束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有效脉冲信号开始输出,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有效脉冲信号输出结束后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有效脉冲信号开始输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端的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端的信号为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有效脉冲信号均为低电位信号。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端的信号为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端的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有效脉冲信号均为高电位信号。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调节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馈调节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玥朱仁远向东旭高娅娜陈泽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