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87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沿管体内壁的周长方向在该管体的内壁上形成有一环形凸起,导套放置在管体内且被环形凸起限位在该环形凸起的右侧;管体右端口形成有内螺纹,挡圈通过该内螺纹固装在管体内;导柱由柱体和固定套在该柱体上的圆环体组成,导柱的一端从导套的中心穿过且圆环体位于导套的左侧;在靠近环形凸起的导套一侧固装有一环形的密封圈,第二压力弹簧穿过柱体且压装在挡圈与所述导套之间;导柱的右端螺纹连接有一第一螺母,第一压力弹簧穿过柱体且压装在第一螺母与导套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结构小巧,可靠性强,适用性广,其能够进行双向泄压且双向气压的比例可调节,有利于密闭机箱的可靠关门。

Bidirectional pressure relief device for sealing cabin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directional sealing cabinet pressure relief devices,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pe body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pe body is formed on an annular ring, placed in the tube and annular bulge limit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annular convex guide sleeve; the tube body is formed in the right end of the retaining ring through threads the internal thread is fixedly arranged in the tube body; the guide column by column body and a fixed sleeve ring in the column on the composition, end of the guide post from the guide sleeve passes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ring body and a guide sleeve positioned on the left side; one side of the guide sleeve is fixed near the annular projection of an annular sealing ring, second pressure through the spring rod and pressed on the retaining ring and the guide sleeve; the right end of the thread guide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nut,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pressure through the pressure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nut and guide sleeve. The bidirectional pressure relief device of the sealing box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trong reliability and wide applicability, which can be used for bidirectional pressure relief and the ratio of the bidirectional air pressure can be adjusted,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reliable closing of the sealed 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箱制造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
技术介绍
密闭机箱具有良好的三防性能,其结构特点为可靠的密封性,但在关门时,由于气压的作用,门无法关严,造成机箱密闭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腔内气压比例的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包括:腔体、导柱、环形的导套、第一压力弹簧、第二压力弹簧和挡圈,所述腔体为两端开口的管体,沿所述管体内壁的圆周方向在该管体的内壁上形成有一环形凸起,所述导套放置在所述管体内且被所述环形凸起限位在该环形凸起的右侧,所述导套的周边与管体内壁之间能够通过气体;所述管体右端口形成有内螺纹,所述挡圈通过该内螺纹固装在所述管体内;所述导柱由柱体和固定套在该柱体上的圆环体组成,所述导柱的一端从所述导套的中心穿过且所述圆环体位于所述导套的左侧,所述圆环体与所述管体内壁或环形凸起之间能够通过气体;在靠近所述环形凸起的导套一侧固装有一环形的密封圈,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穿过所述柱体且压装在所述挡圈与所述导套之间,以使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密封圈之间密封;所述导柱的右端螺纹连接有一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穿过所述柱体且压装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导套之间,以使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圆环体之间密封;其中,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和密封圈之间分别能够通过气体,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直径;当向左泄压时,气体压力使所述导柱向左移动以使所述圆环体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能够通过气体;当向右泄压时,气体压力使所述导套向右移动以使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能够通过气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环体的外周面从左至右渐缩,以提高所述圆环体与所述密封圈的密封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套的外周边间隔形成有多个支撑块,用于限定所述导套在垂直于所述管体方向上的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管体的左端口固装有一泄压网,用于防止尘土进入所述管体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泄压网上形成有多个散气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体的外周面围成有阶梯形,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管体上,用于将门体紧固在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阶梯形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导套远离所述圆环体的一侧形成有凸起的限位圆环,所述第一压力弹簧和第二压力弹簧分别位于所述限位圆环的环内和环外。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结构小巧,可靠性强,适用性广,其能够进行双向泄压且双向气压的比例可调节,有利于密闭机箱的可靠关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的装配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的剖视图(封闭状态);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的剖视图(向右泄压);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的剖视图(向左泄压);图5为本技术的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的爆炸效果图;图6为本技术中导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导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管体,2为导柱,2-1为柱体,2-2为圆环体,3为密封圈,4为导套,4-1为限位圆环,4-2为支撑块,5为第一压力弹簧,6为第一螺母,7为第二压力弹簧,8为挡圈,9为第二螺母,10为泄压网,11为环形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如附图1~7所示,包括:腔体、导柱2、环形的导套4、第一压力弹簧5、第二压力弹簧7和挡圈8,腔体为两端开口的管体1,沿管体1内壁的圆周方向在该管体1的内壁上形成有一环形凸起11,导套4放置在管体1内且被环形凸起11限位在该环形凸起11的右侧,导套4的周边与管体1内壁之间能够通过气体;导套4的外周边间隔形成有多个支撑块4-2(图中所示为长方体形),在满足其周边与管体1内壁之间能够通过气体的前提下,用于限定导套4在垂直于管体1方向上的位置。管体1右端口形成有内螺纹,挡圈8通过该内螺纹固装在管体1内;导柱2由柱体2-1和固定套在该柱体2-1上的圆环体2-2组成,导柱2的一端从导套4的中心穿过且圆环体2-2位于导套4的左侧,圆环体2-2与管体1内壁或环形凸起11之间能够通过气体;在靠近环形凸起11的导套4一侧固装有一环形的密封圈3,导柱的柱体穿过该密封圈3,第二压力弹簧7穿过柱体2-1且压装在挡圈8与导套4之间,以使环形凸起11与密封圈3之间密封;导柱2的右端螺纹连接有一第一螺母6,第一压力弹簧5穿过柱体2-1且压装在第一螺母6与导套4之间,以使密封圈3与圆环体2-2之间密封,第一螺母对第一压力弹簧起到预紧作用;其中,导柱2与导套4和密封圈之间分别能够通过气体,第二压力弹簧7的直径大于第一压力弹簧5的直径;当向左泄压时,气体压力使导柱2向左移动以使圆环体2-2与密封圈3之间能够通过气体,此时,气体依次通过导套与导柱之间、密封圈与导柱之间以及圆环体与密封圈之间来完成向左泄压过程(如图4所示);当向右泄压时,气体压力使导套4向右移动以使环形凸起11与密封圈3之间能够通过气体,圆环体与密封圈之间、环形凸起与密封圈之间、导套与导柱之间以及密封圈与导柱之间均能通过气体,以完成向右泄压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为了提高圆环体2-2与密封圈3的密封性,圆环体2-2的外周面从左至右渐缩,以提高圆环体与密封圈之间的接触面。为了防止尘土进入管体1内,在管体1的左端口可固装有一泄压网10,泄压网10上形成有多个散气孔(图中并未标出)。管体1的外周面围成有阶梯形,第二螺母9螺纹连接在管体1上,将门体紧固在第二螺母9与阶梯形之间,即完成本技术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的安装。为了对第一压力弹簧5和第二压力弹簧7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其之间的相互扰乱,可在导套4远离所述圆环体2-2的一侧形成有凸起11的限位圆环4-1,使第一压力弹簧5和第二压力弹簧7分别位于限位圆环4-1的环内和环外。本技术的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双向气压的比例可调节,通过调节第一螺母在柱体上的旋入深度,调节第一压力弹簧变形程度,进而控制圆环体与密封圈分离压力。通过调节挡圈旋入深度,调节第二压力弹簧的变形程度,进而控制导套向右运动的压力。以上对本技术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导柱(2)、环形的导套(4)、第一压力弹簧(5)、第二压力弹簧(7)和挡圈(8),所述腔体为两端开口的管体(1),沿所述管体(1)内壁的圆周方向在该管体(1)的内壁上形成有一环形凸起(11),所述导套(4)放置在所述管体(1)内且被所述环形凸起(11)限位在该环形凸起(11)的右侧,所述导套(4)的周边与管体(1)内壁之间能够通过气体;所述管体(1)右端口形成有内螺纹,所述挡圈(8)通过该内螺纹固装在所述管体(1)内;所述导柱(2)由柱体(2‑1)和固定套在该柱体(2‑1)上的圆环体(2‑2)组成,所述导柱(2)的一端从所述导套(4)的中心穿过且所述圆环体(2‑2)位于所述导套(4)的左侧,所述圆环体(2‑2)与所述管体(1)内壁或环形凸起(11)之间能够通过气体;在靠近所述环形凸起(11)的导套(4)一侧固装有一环形的密封圈(3),所述第二压力弹簧(7)穿过所述柱体(2‑1)且压装在所述挡圈(8)与所述导套(4)之间,以使所述环形凸起(11)与所述密封圈(3)之间密封;所述导柱(2)的右端螺纹连接有一第一螺母(6),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穿过所述柱体(2‑1)且压装在所述第一螺母(6)与所述导套(4)之间,以使所述密封圈(3)与所述圆环体(2‑2)之间密封;其中,所述导柱(2)与所述导套(4)和密封圈(3)之间分别能够通过气体,所述第二压力弹簧(7)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机箱双向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导柱(2)、环形的导套(4)、第一压力弹簧(5)、第二压力弹簧(7)和挡圈(8),所述腔体为两端开口的管体(1),沿所述管体(1)内壁的圆周方向在该管体(1)的内壁上形成有一环形凸起(11),所述导套(4)放置在所述管体(1)内且被所述环形凸起(11)限位在该环形凸起(11)的右侧,所述导套(4)的周边与管体(1)内壁之间能够通过气体;所述管体(1)右端口形成有内螺纹,所述挡圈(8)通过该内螺纹固装在所述管体(1)内;所述导柱(2)由柱体(2-1)和固定套在该柱体(2-1)上的圆环体(2-2)组成,所述导柱(2)的一端从所述导套(4)的中心穿过且所述圆环体(2-2)位于所述导套(4)的左侧,所述圆环体(2-2)与所述管体(1)内壁或环形凸起(11)之间能够通过气体;在靠近所述环形凸起(11)的导套(4)一侧固装有一环形的密封圈(3),所述第二压力弹簧(7)穿过所述柱体(2-1)且压装在所述挡圈(8)与所述导套(4)之间,以使所述环形凸起(11)与所述密封圈(3)之间密封;所述导柱(2)的右端螺纹连接有一第一螺母(6),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穿过所述柱体(2-1)且压装在所述第一螺母(6)与所述导套(4)之间,以使所述密封圈(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宇翔韩玉娟杜占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安宇华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