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795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第一泵体和转轴;所述第一泵体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一泵体的内腔设置有双吸叶轮,所述第一泵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腔中设置第一单吸叶轮,所述第一泵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转轴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二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离心泵双进口的目的,能够根据需求调节设单吸叶轮数量,满足多种生产需求,提高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A double inlet self balancing multistage centrifugal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inlet self balance multi-stage centrifugal pump, comprising a first pump body and a rotating shaft; the top of the first pump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outlet pipe, an inner chamber of the first pum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ouble suction impeller, the first pump body are arranged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the first connecting cavity in the first set of single suction impeller, the first pump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pump body second, wherein the second pump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water inlet pipe,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pump body third, the third the bottom of the pump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second, the rotating shaft from left to right, the first bear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aling ring and the sealing ring second and second bearings.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double inlet of the centrifugal pump, and can adjust the number of the single suction impeller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production, and improve the applicable range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设备
,具体为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技术介绍
离心泵是流动介质从叶片转轴根部(进口)进入,介质依靠高速转动叶片获得离心力,产生一个高压,从泄压口流出的介质输送设备。多级离心泵是将具有同样功能的两个以上的泵集合在一起,流体通道结构上,表现在第一级的介质泄压口与第二级的进口相通,第二级的介质泄压口与第三级的进口相通,如此串联的机构形成了多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的意义在于提高设定压力。目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种类较少,且扬程基本固定,设备结构复杂,难以有效而拆卸和维护,面对不同生产需求,需要购买不同扬程的泵体,耗费了大量的生产成本,设备本身密封机构复杂,且占用大量设备内腔空间,直接影响设备单位时间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离心泵双进口需求,设备能够简易拆卸和组装,能够根据需求调节设备本身结构,适应不同生产需求,提高了设备使用范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第一泵体和转轴;所述第一泵体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一泵体的内腔设置有双吸叶轮,所述第一泵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一泵体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一泵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腔中设置第一单吸叶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一泵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单吸叶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泵体内腔中设置有第三单吸叶轮,所述第二泵体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三泵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第四单吸叶轮,所述第三泵体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四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泵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二泵体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五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三泵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六圆形凸起框,所述第三泵体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六圆形凸起框相对应的第六凹槽,所述转轴的右端从左到右依次穿过第二泵体、第三单吸叶轮、第一单吸叶轮、双吸叶轮、第二单吸叶轮、第四单吸叶轮、第三泵体和第二端盖设置在第二端盖的右侧,所述转轴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一密封圈均嵌置在第二泵体左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二轴承均嵌置在第三泵体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一泵体的前后两侧面、第一连接件的前后两侧面、第二连接件的前后两侧面、第二泵体的前后两侧面和第三泵体的前后两侧面均安装有有组装件,所述组装件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一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中嵌置由第二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第三凹槽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三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第四凹槽的内腔中嵌置有第四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第五凹槽的内腔中嵌置有第五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第六凹槽的内腔中嵌置有第六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泵体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端盖和第三泵体通过第三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实现了双进口的目的,通过第一泵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二泵体、第三泵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可有效地组装设备,通过组装件和第一螺栓可有效地将设备各部件紧密连接,使得设备能够简易拆卸和维护,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通过同步调整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数量,进而调整单吸叶轮的数量,从而可有效地调整设备自身的扬程,使得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提高了设备使用范围,且设备之间通过圆形凸起框和凹槽的相互配合,并结合密封垫可有效地对设备密封,简化了密封结构,提高了设备内腔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架的后视图。图中:1-第一泵体;2-转轴;3-出水管;4-双吸叶轮;5-第一圆形凸起框;6-第二圆形凸起框;7-第一连接件;8-第一凹槽;9-第一单吸叶轮;10-第三圆形凸起框;11-第二连接件;12-第二凹槽;13-第二单吸叶轮;14-第四圆形凸起框;15-第二泵体;16-第一进水管;17-第三单吸叶轮;18-第三凹槽;19-第三泵体;20-第二进水管;21-第四单吸叶轮;22-第四凹槽;23-第一端盖;24-第五圆形凸起框;25-第五凹槽;26-第二端盖;27-第六圆形凸起框;28-第六凹槽;29-第一轴承;30-第一密封圈;31-第二密封圈;32-第二轴承;33-组装件;34-第一螺栓;35-第一密封垫;36-第二密封垫;37-第三密封垫;38-第四密封垫;39-第五密封垫;40-第六密封垫;41-第二螺栓;42-第三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第一泵体1和转轴2;第一泵体1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3,第一泵体1的内腔设置有双吸叶轮4,第一泵体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圆形凸起框5,第一泵体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圆形凸起框6,第一泵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7,第一连接件7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圆形凸起框5相对应的第一凹槽8,第一连接件7的内腔中设置第一单吸叶轮9,第一连接件7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圆形凸起框10,第一泵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1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圆形凸起框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2,第二连接件11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单吸叶轮13,第二连接件1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圆形凸起框14,第一连接件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泵体15,第二泵体15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6,第二泵体15内腔中设置有第三单吸叶轮17,第二泵体15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圆形凸起框10相对应的第三凹槽18,第二连接件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泵体19,第三泵体1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20,第三泵体19的内腔中设置有第四单吸叶轮21,第三泵体19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四圆形凸起框14相对应的第四凹槽22,第二泵体15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端盖23,第一端盖23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圆形凸起框24,第二泵体15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五圆形凸起框24相对应的第五凹槽25,第三泵体1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端盖26,第二端盖26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六圆形凸起框27,第三泵体19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六圆形凸起框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第一泵体(1)和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体(1)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第一泵体(1)的内腔设置有双吸叶轮(4),所述第一泵体(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圆形凸起框(5),所述第一泵体(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圆形凸起框(6),所述第一泵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7),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圆形凸起框(5)相对应的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内腔中设置第一单吸叶轮(9),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圆形凸起框(10),所述第一泵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1),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圆形凸起框(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单吸叶轮(13),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圆形凸起框(14),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泵体(15),所述第二泵体(15)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6),所述第二泵体(15)内腔中设置有第三单吸叶轮(17),所述第二泵体(15)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圆形凸起框(10)相对应的第三凹槽(18),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泵体(19),所述第三泵体(1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20),所述第三泵体(19)的内腔中设置有第四单吸叶轮(21),所述第三泵体(19)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四圆形凸起框(14)相对应的第四凹槽(22),所述第二泵体(15)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端盖(23),所述第一端盖(23)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圆形凸起框(24),所述第二泵体(15)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五圆形凸起框(24)相对应的第五凹槽(25),所述第三泵体(1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端盖(26),所述第二端盖(26)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六圆形凸起框(27),所述第三泵体(19)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六圆形凸起框(27)相对应的第六凹槽(28),所述转轴(2)的右端从左到右依次穿过第二泵体(15)、第三单吸叶轮(17)、第一单吸叶轮(9)、双吸叶轮(4)、第二单吸叶轮(13)、第四单吸叶轮(21)、第三泵体(19)和第二端盖(26)设置在第二端盖(26)的右侧,所述转轴(2)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轴承(29)、第一密封圈(30)、第二密封圈(31)和第二轴承(32),所述第一轴承(29)和第一密封圈(30)均嵌置在第二泵体(15)左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圈(31)和第二轴承(32)均嵌置在第三泵体(19)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一泵体(1)的前后两侧面、第一连接件(7)的前后两侧面、第二连接件(11)的前后两侧面、第二泵体(15)的前后两侧面和第三泵体(19)的前后两侧面均安装有组装件(33),所述组装件(33)之间通过第一螺栓(3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进口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包括第一泵体(1)和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体(1)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第一泵体(1)的内腔设置有双吸叶轮(4),所述第一泵体(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圆形凸起框(5),所述第一泵体(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圆形凸起框(6),所述第一泵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7),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圆形凸起框(5)相对应的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内腔中设置第一单吸叶轮(9),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圆形凸起框(10),所述第一泵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1),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圆形凸起框(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单吸叶轮(13),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圆形凸起框(14),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泵体(15),所述第二泵体(15)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6),所述第二泵体(15)内腔中设置有第三单吸叶轮(17),所述第二泵体(15)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圆形凸起框(10)相对应的第三凹槽(18),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泵体(19),所述第三泵体(1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20),所述第三泵体(19)的内腔中设置有第四单吸叶轮(21),所述第三泵体(19)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四圆形凸起框(14)相对应的第四凹槽(22),所述第二泵体(15)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端盖(23),所述第一端盖(23)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五圆形凸起框(24),所述第二泵体(15)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五圆形凸起框(24)相对应的第五凹槽(25),所述第三泵体(1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端盖(26),所述第二端盖(26)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六圆形凸起框(27),所述第三泵体(19)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六圆形凸起框(27)相对应的第六凹槽(2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开湘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德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