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硼化合物复合抑藻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964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机硼化合物复合抑藻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由海藻酸钠、五硼酸钠、十水合四硼酸钠以及硼酸组成。在所述复合抑藻颗粒中,海藻酸钠、五硼酸钠、十水合四硼酸钠及硼酸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7%、20%‑45%、35%‑60%、8%‑2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抑藻颗粒对人畜毒性很低、正常使用下的浓度对环境影响小、制备成本低、使用方便,可用于藻类爆发的水质恶化的湖泊,也可用于工业用水中,比如循环水系统。

Inorganic boron compound algae inhibiting partic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organic boron compound algae inhibiting particl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is composed of sodium alginate, five sodium borate, ten hydrated four sodium borate and boric acid. In the composite algal particles, the mass percentage of sodium alginate, five sodium borate, ten hydrated sodium borate and four boric acid were 1.7%, 20%, 60%, 35% and 45% 8% 20%.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s of the invention of antialgal toxicity is very low, under normal use of small, low preparation cost, convenient use, can be used for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lake algae outbreak, can also be used for industrial water, such as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硼化合物复合抑藻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抑制藻类生长的颗粒,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机硼化合物复合抑藻颗粒。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藻类除了为人类带来了经济效益外,也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阻碍和危害。比如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藻华现象,不仅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且藻类死亡分解产生的羟胺和硫化物等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威胁。而在工业用水,特别是在循环水系统中,藻类的聚集生长会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率,增加能源消耗,不利于长远发展。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安全的抑制藻类生长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主要包括:一是物理方法,主要有机械打捞除藻、遮光除藻、超声波法、气浮法等;二是化学方法,如加入硫酸铜和氯化物抑藻,或铁盐配合铜盐使用增强抑藻能力;三是生物方法,主要有动物捕食法、微生物抑藻、植物抑藻等。就以上的方法而言,物理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只能作为对付突发性水体污染事件的应急措施,且难以大面积使用;传统的化学方法中,藻细胞易在化学药品的影响下破裂,导致藻毒素被释放到水中,危害人和水中生物的健康,且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机硼化合物复合抑藻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机硼化合物复合抑藻颗粒,含有多硼酸盐和硼酸,其特征在于:多硼酸盐选自五硼酸钠、十水合四硼酸钠中的至少一种,首先将多硼酸盐和硼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1.7% 的海藻酸钠,磁力搅拌直至海藻酸钠完全溶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硼化合物复合抑藻颗粒,含有多硼酸盐和硼酸,其特征在于:多硼酸盐选自五硼酸钠、十水合四硼酸钠中的至少一种,首先将多硼酸盐和硼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1.7%的海藻酸钠,磁力搅拌直至海藻酸钠完全溶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抑藻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硼酸钠、十水合四硼酸钠和硼酸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0%-45%、35%-60%、8%-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抑藻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硼酸钠、十水合四硼酸钠和硼酸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5%-43%、40%-52%、8.5%-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抑藻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硼酸钠、十水合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元生陈雪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