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国胜专利>正文

新型低毒脱漆剂的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60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低毒脱漆剂及其制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涂料脱漆剂及其制法。其要点是将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钠)、浓硫酸、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于常压、温度为0~40℃进行搅拌混合,制得脱漆剂。按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新型低毒脱漆剂,脱漆速度快、原料易得、所需设备少、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因它溶于水,使成本大大降低,且毒性较低。(*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涂料脱漆剂及其制法。经查阅“世界精细化工手册”第一及第二册、“全国化工产品手册”、香港曾金堂编著的“实用化工制品”第一集至第六集及国内各省地方化工产品手册等资料,均未出现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脱漆剂。目前常用的脱漆剂分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类脱漆剂一般是由醇类、芳烃、酮类、氯代烃等溶剂配制而成,它们大多数不溶于水,且易燃、易爆、毒性较大,对操作人员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另外成本高。无机类脱漆剂多以烧碱为主,这种无机脱漆剂一般只对酚醛调和漆类涂料起作用,而对像电冰箱、冰柜、洗衣机、电风扇等外壳树脂类涂层无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毒性较低、脱漆速度快,完全能将因喷涂不佳或损伤痕迹的器件彻底脱漆,以便重新喷涂为合品的脱漆剂,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对操作人员的毒害。本专利技术的要点在于在常压、温度为0~40℃,先将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钠)、浓硫酸混合后缓缓加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与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的混合液中搅拌,经混合均匀制得本专利技术的新型低毒脱漆剂。其制备过程为:1、在常压、温度为0~40℃,先将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钠)溶于少量水中,按重量比,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钠)∶浓硫酸=1∶60~65的比例加进98%硫酸进行混合。2、在常压、温度为0~40℃,将上述混合液按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钠-->+浓硫酸)=20~45∶20~45∶10~40的比例缓缓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与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的混合液中,进行搅拌混合制得脱漆剂原液。使用时加水稀释1~3倍,可将被处理的器件浸泡在脱漆剂中,在10~30分钟内,可完全将旧漆脱掉。按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脱漆剂,脱漆速度快,完全能将因喷涂不佳或有损伤痕迹的器件在10~30分钟内彻底脱漆。制备本专利技术的脱漆剂的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所需设备少,因它溶于水,故价格便宜,可降低成本,而且毒性较低。实施例:在常压、常温下,先将15克重铬酸钾溶于少量水中,按重量比,重铬酸钾∶浓硫酸=1∶61的比例加进98%硫酸500毫升,搅拌混合。然后按体积比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重铬酸钾+浓硫酸)=34∶33∶33的比例将上述混合液缓缓地加到515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与500毫升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边加料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亦制得脱漆剂原液,以备使用。曾将青岛电冰箱总厂的“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喷涂零件及喷涂挂具浸泡在用水稀释一倍的该专利技术脱漆剂中,进行脱漆试验,结果在10~15分钟内全部脱漆,不留任何痕迹,作用面全部露出崭新的电镀层或金属层,效果很好,能使因某点机械损伤或喷涂不全的零件完全彻底脱漆,重新喷涂为合格品,减少了废品;使挂具可重新使用,提高了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脱漆剂与其它有机脱漆剂比较,对人的毒性较低,成本也较低,厂方很满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低毒脱漆剂,其特征在于是由重铬酸盐、浓硫酸、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在常压、温度为0~40℃混合而成。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重铬酸盐+浓硫酸)=20~45∶20~45∶10~40(体积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低毒脱漆剂,其特征在于是由重铬酸盐、浓硫酸、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在常压、温度为0~40℃混合而成。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重铬酸盐+浓硫酸)=20~45∶20~45∶10~40(体积比)。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新型低毒脱漆剂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混合是指在常压、温度为0~40℃,首先将重铬酸盐用少量水溶解,按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胜马延泉
申请(专利权)人:于国胜马延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