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等静压的内腔体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38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等静压的内腔体排气装置,包括伸缩排气杆、上限位、弹簧、底座、下限位和排气软管,所述弹簧、底座均套于所述伸缩排气杆上,所述弹簧上端活动设有所述上限位,所述底座由所述下限位固定于所述弹簧的下端,所述排气软管与所述伸缩排气杆密封套连,且所述排气软管的末端高度超过所述内腔体的顶部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中空结构的排气杆与弹簧、上限位的活动配合,利用排气杆顶部球形结构和缝隙槽的设置,再根据连通器原理连接的排气软管,保证了对内腔里气体的充分排放,进而提高了产品压制的质量。

Internal cavity exhaust device for isostatic press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device for cavity exhaust isostatic pressing, comprising a telescopic rod, exhaust the upper limit, lower limit, spring base, and the vent hose, the spring and the base are set to the telescopic exhaust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spring is equipped with the upper limit, the base by the lower limit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spring, the exhaust hose and the telescopic rod sealing sleeve and even exhaust, the end of the vent hose height over the top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height.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the exhaust rod hollow structure and the upper limit of the spring, the use of the exhaust rod at the top of spherical structure and gap groove according to the exhaust hose connector principle connection, ensure the full discharge of gas in the cavity,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essed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等静压的内腔体排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静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等静压的内腔体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等静压成型的产品形状具有一致性好、密度均匀的优点,所以等静压成型技术在粉末冶金、特种陶瓷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具有内型腔的粉末,在等静压生产过程中,其腔体内部的气体往往难以排出,这通常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传统的等静压设备一般是由工作缸和机架等构件组成,工作缸内部是以一定温度和超高压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在压制阶段时,需排除工作缸内的气体,使之形成密闭的容器;随后再通过工作介质压力的不断升高,进一步实现对粉末的压制。而部分具有内腔型面的坯体结构复杂,往往会出现排气困难的情况,这些未及时排出的气体在高压条件下就容易渗透入坯体的内部,进而在坯体中形成残余应力,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坯体层裂,这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等静压的内腔体排气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具有内型腔的粉末的等静压生产过程中,腔体内部气体难以排出的问题,提高了产品压制的质量。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等静压的内腔体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杆、上限位、弹簧、底座、下限位和排气软管,所述弹簧、底座均套于所述排气杆上,所述弹簧上端活动设有所述上限位,所述底座由所述下限位固定于所述弹簧的下端,所述排气软管与所述排气杆密封套连,且所述排气软管的末端高度超过所述内腔体的顶部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排气杆的顶部为开设有缝隙槽的球头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缝隙槽可为十字型或者任意条槽型。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杆与所述弹簧、上限位的活动配合,使所述排气杆可根据所述内腔体的高度伸缩。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边缘为向上台阶状的飞边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中空结构的排气杆与弹簧、上限位的活动配合,利用排气杆顶部球形结构和缝隙槽的设置,再根据连通器原理连接的排气软管,保证了对内腔里气体的充分排放,进而提高了产品压制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等静压的内腔体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排气杆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气杆;11-排气杆顶部的球形结构;12-排气杆顶部的缝隙槽;2-上限位;3-弹簧;4-底座;5-下限位;6-排气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排气杆1、上限位2、弹簧3、底座4、下限位5和排气软管6,排气杆1上套有弹簧3和底座4,上限位2置于弹簧3上,二者活动配合,保证排气杆1始终与坯体内腔表面接触,可根据坯体内腔的高度灵活选择伸入的深度,这有利于充分排放坯体内腔里未及时排出的气体;排气杆1为中空结构,当向坯体内腔加入液压油后,可使其内的气体随液面上升而顺着排气杆1的中空通道导出;底座4由下限位5固定于排气杆1的尾端部分,在排气杆1的尾端再套连有排气软管6,且排气软管6末端的高度要保证高于内腔体的顶部高度,以便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排出坯体内腔里的气体。具体地,排气杆1的顶部为球形结构11,在顶部还进一步地开设有缝隙槽12,本实施例中,该缝隙槽12为十字型,如图2所示,实际形状的开设还可有所改进,比如可为任意条槽型,这种设置有利于排气杆1伸入坯体内腔表面时,气体能顺畅的导入并流通排放出去,有效避免了排气杆1中空结构内部的阻塞。具体地,所述底座的边缘为向上台阶状的飞边结构。尽管这里参照本专利技术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等静压的内腔体排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等静压的内腔体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杆、上限位、弹簧、底座、下限位和排气软管,所述弹簧、底座均套于所述排气杆上,所述弹簧上端活动设有所述上限位,所述底座由所述下限位固定于所述弹簧的下端,所述排气软管与所述排气杆密封套连,且所述排气软管的末端高度超过所述内腔体的顶部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等静压的内腔体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杆、上限位、弹簧、底座、下限位和排气软管,所述弹簧、底座均套于所述排气杆上,所述弹簧上端活动设有所述上限位,所述底座由所述下限位固定于所述弹簧的下端,所述排气软管与所述排气杆密封套连,且所述排气软管的末端高度超过所述内腔体的顶部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等静压的内腔体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杆为中空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樊星鲍延年赵维杨宝刚李承靖唐佳庆王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