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摩擦滑移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475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6:49
本申请提供一种摩擦滑移支座,包括一第一安装板和一第二安装板间隔设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的滑块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具有一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二安装板具有一第二摩擦面。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第二摩擦面面对设置。所述滑块结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滑动面和一第二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面均设置有多个润滑块。安装时所述第一滑动面的润滑块与所述第一摩擦面接触设置。所述第二滑动面的润滑块所述第二摩擦面接触设置。

Friction sliding bear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friction sliding bearing, comprising a first mounting plate and a second mounting plate spaced apart, and a slider structure between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mounting plate.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has a first friction surface. The second mounting plate has a second friction surface. The first friction surface and the second friction face are set. The slider structure has a relative first sliding surface and a second sliding surface. The first sliding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liding surface are all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ubricating blocks. When installed, the lubricating block of the first sliding surface is contacted with the first friction surface. The second sliding surface lubricating block is contacted with the second friction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擦滑移支座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摩擦滑移支座。
技术介绍
为使建筑结构具有较强的抵抗地震等外力破坏的能力,经常需要在结构中增设耗能构件。减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消能器作为减隔震方案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方案的效率及优劣。常见的减震耗能构件有粘滞型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磁流变阻尼器、耗能支撑等。常见的隔震耗能构件有摩擦滑移支座、摩擦摆、隔震垫等。摩擦阻尼器是利用两个接触物体相对发生位移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与滑移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将建筑物的震动能量转化成内能耗散的装置。摩擦滑移支座或摩擦摆通过延长结构自振周期,避开地震的特征周期,从而显著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目前常用的摩擦滑移支座,在土木工程领域特有的重载、慢速条件下,常用的润滑材料难以正常发挥润滑作用。在较大的竖向荷载条件下,滑动摩擦系数数值随着竖向荷载变化会产生较大变化。这使得摩擦滑移支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实际性能与设计时有较大差距,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发挥支座的隔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耗能性能稳定的摩擦滑移支座。一种摩擦滑移支座,包括:一第一安装板和一第二安装板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摩擦滑移支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擦滑移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安装板和一第二安装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具有一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二安装板具有一第二摩擦面,且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第二摩擦面面对设置;滑块结构,所述滑块结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滑动面和一第二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面均设置有多个润滑块,安装时所述第一滑动面的润滑块与所述第一摩擦面接触设置,所述第二滑动面的润滑块所述第二摩擦面接触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滑移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安装板和一第二安装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具有一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二安装板具有一第二摩擦面,且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第二摩擦面面对设置;滑块结构,所述滑块结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滑动面和一第二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面均设置有多个润滑块,安装时所述第一滑动面的润滑块与所述第一摩擦面接触设置,所述第二滑动面的润滑块所述第二摩擦面接触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滑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摩擦面边缘并环绕所述第一摩擦面的一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摩擦面边缘并环绕所述第二摩擦面的一第二限位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滑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面、所述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二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摩擦面为曲面;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第一摩擦面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二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摩擦面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滑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第一滑动面为半径相同的球面,所述第二摩擦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面为半径相同的球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滑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面上的多个润滑块从所述第一滑动面凸出,所述第二滑动面上的多个润滑块从所述第二滑动面凸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滑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面上的润滑块与所述第一摩擦面接触的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摩擦面相同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二滑动面上的润滑块与所述第二摩擦面接触的表面具有所述第二摩擦面相同的曲率半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滑移支座,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鹏孙江波李伟聂鑫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