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性粉末涂料、使用了该涂料的电炉及抗菌性涂膜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776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抗菌性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形成涂膜的树脂成分,以及包含载有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的无机粉末的抗菌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性粉末涂料、使用了该涂料的电炉及抗菌性涂膜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抗菌性的涂料及涂布了该涂料的加热烹饪炉。
技术介绍
以往用于电炉的涂料包括使用了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变性环氧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的液状涂料或粉末状的粉末涂料。液状涂料有包含溶剂的涂料、常温下为液状的涂料或树脂成分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乳化型涂料。另外,以往的电炉是使用了微波的加热烹饪炉(微波炉),该用于烹饪食品的炉子的构成材料可使用钢板、镀钢板、不锈钢板或喷漆钢板。为了防止钢板、镀钢板或不锈钢板的生锈,并提高其非粘着性等耐腐蚀性,一般要对钢板进行粉体喷涂、耐热喷涂或含氟化合物喷涂及珐琅处理。如果是利用加热器进行加热的烤炉,则需要涂布具备更高耐热性的涂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电炉的利用微波进行烹饪的功能。但是,以往涂布了液状涂料或粉末涂料的涂膜不具备抑制表面吸附的细菌繁殖的抗菌效果。而且,在形成涂布了在一般的液状涂料中混合入银等抗菌剂的液状涂料或在一般的粉末涂料中混合入银等抗菌剂的粉末涂料等的涂膜时,抗菌剂被埋在涂膜中,所以,抗菌剂不露在涂膜表面,其结果是,不能够获得抑制附着在涂膜表面的细菌繁殖的效果。另外,在电炉和烤炉的炉膛内或门壁面上有时还附着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等。当附着在食品上的细菌飞散时、或附着在人的手上的细菌通过手与电炉接触时、或当随人的汗水及唾液一起飞散的细菌附着时、或当空气中的尘埃等附着时,这些细菌都会附着在电炉或烤炉中。烤炉等带有加热器的电炉在加热达到高温时,细菌被杀灭,但进行随后的电波加热或开关炉门时会使细菌附着在炉内。-->这样,在食品粉末等营养源较多的电炉中,附着的细菌会在炉壁面或门壁面上繁殖,所以是很不卫生的。特别是通过电波进行烹饪的单功能电炉与使用了加热器的烤炉等相比,由于炉膛内的温度很难上升,所以很少用聚硅氧烷类或含氟类耐热涂料,而是使用粉末涂料等价格低廉,耐热性较差的涂料。而且,由于使用粉末涂料的单功能电炉等的炉内温度很难上升,所以,很难利用热量杀灭细菌。专利技术的揭示本专利技术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具备用于形成涂膜的树脂成分,以及包含载有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的无机粉末的抗菌剂。特别好的是前述无机粉末为二氧化硅。特别好的是前述抗菌性粉末涂料在常温下为粉末状,加热后熔融,然后硬化形成涂膜。特别好的是前述抗菌剂被混合入前述树脂成分中。本专利技术的抗菌性涂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5个步骤:(a)使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负载在无机粉末上,调制成粉末状抗菌剂;(b)调制含有前述抗菌剂和树脂成分的粉末状抗菌性粉末涂料;(c)将前述抗菌性粉末涂料涂布在基板上;(d)对附着在前述基板上的前述抗菌性粉末涂料进行加热,使前述树脂成分熔融;(e)使前述熔融的树脂硬化,使前述抗菌剂分散在其中,形成含有抗菌剂的涂膜。利用上述构成,在涂布上述抗菌性粉末涂料而形成涂膜时,涂膜内的抗菌剂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炉,具备用于形成涂膜的树脂成分,包含载有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的无机粉末的抗菌剂,以及涂布了该抗菌剂粉末涂料的电炉主体。利用上述构成,能够抑制附着在炉膛内壁面和门壁面上的细菌的繁殖,减少炉膛内壁面和门壁面上的活细菌数,其结果是,能够获得卫生状况良好的电炉。对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A)和图1(B)表示涂布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抗菌性粉末涂料而形成的涂膜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2(A)和图2(B)表示涂布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其他抗菌性粉末涂料而形成的涂膜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3表示涂布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抗菌性粉末涂料的电炉的简图。图4表示涂布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抗菌性粉末涂料的电炉的门的简图。图5表示涂布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抗菌性粉末涂料的电炉的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状态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抗菌性粉末涂料、使用了该涂料的电炉及其制造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实施例1以下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涂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抗菌性粉末涂料而形成的涂膜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如图1(A)、图1(B)、图2(A)和图2(B)所示。图1(A)或图2(A)中,在作为基材的镀锌钢板1表面设置了化成处理层2。含有抗菌剂3和树脂成分4的抗菌性粉末涂料20被涂布在化成处理层2的表面。然后,对涂布的抗菌性粉末涂料20进行加热,如图1(B)和图2(B)所示,树脂成分4熔融,形成了涂膜30。抗菌剂3包含无机粉末和负载于无机粉末的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所用的无机粉末为二氧化硅粉末。特别好的无机粉末为硅胶。所用的树脂成分4为聚酯变性环氧树脂。即,抗菌性粉末涂料20包含聚酯变性环氧树脂和分散在该聚酯变性环氧树脂中的抗菌剂。以下,对涂布了抗菌性涂料的供试品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首先,用弱碱性溶液洗净5cm×5cm的镀锌钢板,使其脱脂,然后进行形成处理。另外,将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负载于二氧化硅粉末(平均粒径约为2μm的硅胶),调制抗菌剂A。然后,制得含有聚酯变性环氧树脂和1重量%的抗菌剂A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如图1(A)所示,抗菌性粉末涂料由混合了抗菌剂A粉末的粉末聚酯变性环氧树脂形成。-->其中,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对应于二氧化硅的含量比,以银离子计,约为1%。接着,将上述抗菌性粉末涂料喷在镀锌钢板上,进行静电涂布。然后在210℃的烧制炉中加热15分钟,在钢板表面形成涂膜。这样就制得了抗菌品A的试验片。作为比较例,制作包含载有银或银离子的沸石的抗菌剂B,制得含有聚酯变性环氧树脂和1重量%抗菌剂B的抗菌性粉末涂料。使用混合了抗菌剂B的粉末涂料,与上述同样操作,制得抗菌品B的试验片。另外,再制作包含载有银或银离子的ヒドロキシァバタィト的抗菌剂C,制得含有聚酯变性环氧树脂和1重量%抗菌剂C的抗菌性粉末涂料。使用混合了抗菌剂C的粉末涂料,与上述同样操作,制得抗菌品C的试验片。再制作包含载有银或银离子的磷酸锆的抗菌剂D,制得含有聚酯变性环氧树脂和1重量%抗菌剂D的抗菌性粉末涂料。使用混合了抗菌剂D的粉末涂料,与上述同样操作,制得抗菌品D的试验片。此外,使用未混合抗菌剂的聚酯变性环氧树脂的粉末涂料,与上述同样操作,制得无添加物的试验片。上述抗菌剂B~D中,银或银离子对应于无机粉末的含量比约为1%。接着,在上述各试验片表面接种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然后用薄膜罩住,在37℃氛围气中放置24小时,测定各试验片上的活菌数。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初期菌数 大肠杆菌数(个/ml)金黄色葡萄球菌数(个/ml)    8.6×105    2.3×105 37℃、24小时后的菌数无添加品    >106    >106抗菌品A    0    0抗菌品B    >106    >106抗菌品C    >106    >106抗菌品D    >106    >106从表1可明显看出,抗菌品A的24小时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个数都为0。-->即,本专利技术的抗菌品A显现出良好的抗菌效果。对应于此,比较例的无添加品、抗菌品B、C、D的细菌个数都有所增加,未能发挥出抗菌作用。接着,为了探讨抗菌剂A具备良好抗菌性能的原因,进行了以下试验。分别将抗菌剂A~D加入纯水中,制成5%的悬浊液。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性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形成涂膜的树脂成分,以及包含载有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的无机粉末的抗菌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其特征还在于,前述抗菌剂选自(a)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物理吸附在无机粉末表面而构成的抗菌剂,(b)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化学结合于无机粉末表面而构成的抗菌剂,(c)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单单附着在无机粉末表面而构成的抗菌剂,(d)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吸附在无机粉末的微孔中而构成的抗菌剂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其特征还在于,前述无机粉末为二氧化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其特征还在于,前述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为Nax[Agm(S2O3)y]z(x、m、y、z都为1以上的整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其特征还在于,前述抗菌性粉末涂料在常温下为粉末状,加热后熔融,硬化后形成涂膜。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其特征还在于,前述树脂成分为粉末状,前述抗菌剂为粉末状,前述粉末状的前述树脂成分和前述粉末状抗菌剂互相混合分散。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其特征还在于,前述抗菌剂被混入前述树脂成分中,混合了前述抗菌剂的前述树脂成分为粉末状。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其特征还在于,前述树脂成分为选自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聚酯变性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其特征还在于,前述抗菌剂在载有前述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的前述无机粉末表面具有护膜层。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其特征还在于,前述无机粉末为二氧化硅粉末,前述抗菌剂在载有前述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的前述二氧化粉末表面具有二氧化硅层。11.一种电炉,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粉末涂料和炉体,前述抗菌性粉末涂料被涂布在前述炉体内部,硬化后形成涂膜。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炉,其特征还在于,前述抗菌剂包含二氧化硅粉末和荷载于该二氧化硅粉末的前述硫代硫酸根合银配合物,前述树脂成分在常温下为粉末状,加热后熔融,硬化后形成前述涂膜。13.一种电炉,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性粉末涂料、炉体和设置在前述炉体前部的门,前述抗菌性粉末涂料被涂布在前述门的内部,硬化后形成涂膜。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炉,其特征还在于,前述抗菌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矶谷守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