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10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壳体主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位于内腔中的安装凸部,每个安装凸部上都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壳体主体的下端开设有位于每个安装凸部的正下方侧、且前后延伸的散热通槽,壳体主体在相邻的散热通槽之间形成有支座部,所述支座部上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呈倒T形、包括上下延伸的第一通道和左右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与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与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左右两端都与散热通道相连通。本申请大大提高了蓄电池的散热效果,保证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Heat dissipation shell for new energy automobile battery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t radiating casing used in the new energy automotive battery, includes a shell body with an inner cavity, wherein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eat dissipation holes,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vex installed in the inner cavity, each mounting boss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ounting holes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it is located below each installation convex portion of the front and rear extension of the radiating groove, the shell body in the adjacent heat radiating groove is formed through a holder portion between the support part is provided with the cooling channel, the cooling channel in the inverted T shape, including channel second the first channel extension and right extension,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channel which is communicated with an inner cavity,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channel and the second channe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second passages and cooling channel Connectivity. The applica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storage battery, and guarante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accum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蓄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而新能源汽车中都配置有蓄电池,根据车辆的不同类型,每辆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的大小、尺寸、重量都会有所不同。一般的蓄电池都包括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外壳,蓄电池外壳为塑料外壳,而蓄电池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长时间运行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蓄电池外壳的散热性能不佳,则严重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各种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其散热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壳体主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位于内腔中的安装凸部,每个安装凸部上都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壳体主体的下端开设有位于每个安装凸部的正下方侧、且前后延伸的散热通槽,壳体主体在相邻的散热通槽之间形成有支座部,所述支座部上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呈倒T形、包括上下延伸的第一通道和左右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与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与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左右两端都与散热通道相连通。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大大提高了蓄电池的散热效果,保证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包括具有内腔1的壳体主体10,所述壳体主体10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所述壳体主体10的内壁上设有多个位于内腔1中的安装凸部3,每个安装凸部3上都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1,所述壳体主体10的下端开设有位于每个安装凸部3的正下方侧、且前后延伸的散热通槽4,壳体主体10在相邻的散热通槽4之间形成有支座部5,所述支座部5上开设有散热通道51,所述散热通道51呈倒T形、包括上下延伸的第一通道52和左右延伸的第二通道53,所述第一通道52的上端与内腔1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52的下端与第二通道53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53的左右两端都与散热通道51相连通。上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在使用时,蓄电池6使用螺栓、螺钉等紧固件安装在壳体主体10的安装凸部3,紧固件穿设在安装孔31中,相邻的安装凸部3之间的空间形成围绕在蓄电池6外周的散热空间11,该散热空间11也为内腔1的一部分;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冷空气经散热孔2与内腔1中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同时,冷空气还通过散热通槽4、第二通道53和第一通道52后与内腔1中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大大提高了蓄电池6的散热效果,保证蓄电池6的使用寿命。再者,由于将散热通道51开设在支座上,其能够在提高散热性能的同时还能保证散热外壳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蓄电池6的安装强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位于内腔中的安装凸部,每个安装凸部上都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壳体主体的下端开设有位于每个安装凸部的正下方侧、且前后延伸的散热通槽,壳体主体在相邻的散热通槽之间形成有支座部,所述支座部上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呈倒T形、包括上下延伸的第一通道和左右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与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与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左右两端都与散热通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外壳,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位于内腔中的安装凸部,每个安装凸部上都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壳体主体的下端开设有位于每个安装凸部的正下方侧、且前后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优力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