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009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料机,包括纵向移动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置料机构、吸取装置、与所述纵向移动装置相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相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支撑所述纵向移动装饰的第一支撑部、零件;所述置料机构设于地面上,所述纵向移动装置设于所述置料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于所述纵向移动装置上,所述吸取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第二导轨、第二移动块以及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沿地面垂直的横截面为F形;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三导轨、第三移动块、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三承载板垂直于地面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三承载板顶端连接。

A material suction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ction machine, including a vertical mobile device, a first lifting device,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suction devic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mobile device second driving device, connecting device and the first third elevation driving device, supporting the longitudinal movement of the first support part, decorative parts the fee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ground, the longitudinal mov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eeding mechanism; the first lif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longitudinal moving device, the suction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lifting device; the longitudinal moving device comprises second guide, second blocks and second mobile bearing plate; the second bearing plate along the cross s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ground is in F shape; the third driving device further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lifting device comprises third guide rails,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third bearing plate perpendicular to the ground is L shap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third bearing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shape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third bear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料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材的上料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料机。
技术介绍
现如今的吸料机构,需工作人员单独将产品逐个放置在定位装置上,随后才能启动吸料机,将所述产品分配到下一工序。严重浪费工时跟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吸料机,包括纵向移动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置料机构、吸取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一支撑部以及零件;所述零件置于所述置料机构内;所述置料机构设于地面上,所述纵向移动装置设于所述置料机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纵向移动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于所述纵向移动装置上,所述吸取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纵向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第二导轨、第二移动块以及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移动块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移动块设于所述第二承载板上;所述第二承载板沿地面垂直的横截面为F形;所述F形连杆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于所述第三连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进一步包括一向横向移动装置方向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突出部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于所述突出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三导轨、第三移动块、以及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三移动块设于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第三移动块设于所述第三承载板上;所述第三承载板垂直于地面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三承载板顶端连接。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置料机构包括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配合使用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组成一用于放置所述零件的容置空间。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取装置包括吸盘、所述吸盘设于所述第三承载板底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置料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挡板上方开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传感器配合使用的长圆孔,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零件位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配合,使所述零件始终保持在所述置料机构顶端。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零件横截面为矩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料机,结构紧凑、成本低。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料机,可以自动吸取所述零件,至下一加工工序。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料机,将所述第二承载板设计成F形,使得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紧密搭配。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料机,将所述第三承载板设置成L型,满足所述吸盘与所述零件接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料机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料机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料机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料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料机上半部分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料机的第二升降装置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料机的定位装置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料机的第一升降装置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横向移动装置1第一导轨110第一移动块120第一承载板130第一通孔1310第一驱动装置140第一传动装置150第一传动带1510第二传动带1520第三传动带1530第一连动杆1540纵向移动装置2第二导轨210第二移动块220第二承载板230第一突出部2340第二驱动装置240第一升降装置3第三导轨310第三移动块320第三承载板330第三驱动装置340连接杆3410第二升降装置4第四导轨410第四移动块420升降杆430第四驱动装置440第二传动机构450第四传动带4510置料机构5第一挡板510第一传感器5110第二挡板520吸取装置6吸盘610定位机构7第一限位块710第二限位块720第一推板730第二推板740零件8第一支撑部9第二支撑部10第三支撑部11Z形连接板1120底板12第二通孔12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9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料机,包括底板12、横向移动装置1、纵向移动装置2、第一升降装置3、第二升降装置4、三个置料机构5、吸取装置6、定位机构7、第一驱动装置104、第二驱动装置204、第三驱动装置304、第四驱动装置404、第一支撑部9、第二支撑部10、第三支撑部11以及零件8;所述零件8置于所述置料机构5内;所述横向移动装置1、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置料机构5设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1上,所述纵向移动装置2设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1上方,所述第一支撑部9设于所述底板12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撑部9用于支撑所述纵向移动装置1;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设于所述纵向移动装置2上,所述吸取装置6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3;所述定位机构7设于所述吸取装置下方6,所述第二支撑10部用于支撑所述定位机构7;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设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1下方;所述第二支撑部10设于所述底板12上;所述第三支撑部11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0与横向移动装置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04与所述纵向驱动装置1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04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04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404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连接。所述底板12为平行地面横截面为长方形的钢板,优选采用铁锈体不锈钢,防止生锈;所述底板包括第二通孔1210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1210设于所述底板12“宽”端一侧,所述第三通孔设于所述底板12靠中间部位。所述横向移动装置1采用丝杆滑台结构,包括,第一导轨110、第一移动块120、第一承载板130以及第一传动机构150,所述第一导轨110优选采用滚珠丝杆;所述第一移动块120设于所述第一导轨110上,所述第一承载板130设于所述第一移动块120上,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50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板130下方,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0相连接,配合所述第一导轨110,使所述横向移动装置1完成移动动作;所述第一承载板130中心部位有三个半径相等,间距相同的第一通孔1310;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50包括第一传动带1510、第二传动带1520、第三传动带1530以及第一连动杆1540;所述第二传动带1520与所述第三传动带1530平行设于所述底板12上;所述第一传动带1510设于所述第二通孔1210上并垂直设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0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510连接,所述第一传送1510带通过第一连动杆1540与所述第二传送带1520、所述第三传送带1530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0设于所述底板12下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0包括第一减速机,第一两相步进电机,所述第一减速机与所述第一两相步进电机依次连接所述每个置料机构5包括第一挡板510、与所述第一挡板配合使用的第二挡板520、所述第一挡板510与所述第二挡板520之间组成一用于放置零件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通孔1310正对设置;为保证所述置料机构结构稳固,所述第一挡板510与所述第二挡板520优选为沿地面横截面为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吸料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移动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置料机构、吸取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一支撑部以及零件;所述零件置于所述置料机构内;所述置料机构设于地面上,所述纵向移动装置设于所述置料机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纵向移动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于所述纵向移动装置上,所述吸取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纵向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第二导轨、第二移动块以及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移动块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移动块设于所述第二承载板上;所述第二承载板沿地面垂直的横截面为F形;所述F形连杆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于所述第三连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进一步包括一向横向移动装置方向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突出部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于所述突出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三导轨、第三移动块、以及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三移动块设于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第三移动块设于所述第三承载板上;所述第三承载板垂直于地面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三承载板顶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移动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置料机构、吸取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一支撑部以及零件;所述零件置于所述置料机构内;所述置料机构设于地面上,所述纵向移动装置设于所述置料机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纵向移动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于所述纵向移动装置上,所述吸取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纵向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第二导轨、第二移动块以及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移动块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移动块设于所述第二承载板上;所述第二承载板沿地面垂直的横截面为F形;所述F形连杆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于所述第三连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进一步包括一向横向移动装置方向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突出部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师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精鸿鑫精密五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