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677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14:48
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包括行走车体,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组拔管穿束机、管‑管连接器、管‑束连接器、反力撑杆、支撑腿;拔管穿束机行走车体的底架上,拔管穿束机包括升降装置、工作台面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升降装置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地安装在行走车体的底架上,升降装置上安装工作台面,一个工作台面上安装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管‑管连接器用于将两根半跨长胶管联结为整根,管‑束连接器用于将欲拔胶管与待穿钢绞线束之间的联结。解决了“单根穿索工艺”困扰已久的“无序缠绕”难题,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预制梁的承载能力,为我国百年大计的高铁线路增加了安全系数。减少了繁琐的“辅助时间”,实现拔管穿束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高铁或桥梁工程中钢绞线的穿引装置、胶管拔出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
技术介绍
混凝土预制桥梁的承载能力是由穿在预留孔中的通过精确控制的张拉工艺钢绞线来控制的,所以每片预制梁所配置的钢绞线数量是根据所承受的总负荷精确计算得来。预制梁施工中,是先在钢筋构件中穿入“橡胶抽拔棒”,简称胶管;在混凝土浇灌初凝之后,及时拔出胶管形成预留孔;然后穿入一定数量的钢绞线;然后再进行张拉、锚固等作业,张拉和锚固作业中就需要“拔管机”、“穿索机”、“张拉机”等诸多专用设备来配合施工,其中拔管机用于拔出胶管形成预留孔,穿梭机用于穿引向预留孔中穿引钢绞线。现有技术中,拔管机与穿梭机为不同的设备,并不能同时实现拔管与穿索功能,造成该上述情况的原因是,一方面是由于穿索工艺,另一方面拔管机,都是采用“弧形轮”或“条形轮”夹紧胶管、旋转抽拔,实际这种结构容易打滑,无法可靠抱紧胶管和钢绞线。对于钢绞线的穿索工艺,我国高铁制梁场在前期都是采用的“集束穿索工艺”,每根钢绞线都是预先定尺、排列整齐、捆扎成束;然后用卷扬机牵引穿入预留孔,由于不存在无序缠绕,所以张拉时每根钢绞线受力基本均匀,整架梁体就能达到最佳的承载能力。但是“制束”、“穿束”作业当初都是用手工完成的,是一个相当耗费人力的工序。后来应运而生的“单根穿索工艺”,由于其效率几倍于“集束穿索工艺”,而且单根穿索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迅速普及到全国所有的高铁预制梁场。单根穿索工艺最大的弊端是会产生钢绞线的“无序缠绕”,钢绞线是由七根钢丝绞合在一起的钢缆,所以钢绞线的外径实际就是螺距较长的螺旋线,单根穿索工艺在实际操作中,随着穿入预留孔的钢绞线逐步增加而发生拥挤的时候,这些螺旋线就像枪膛里的来福线一样,挤压后穿入的钢绞线旋转、缠绕,这样无疑就会增加整束钢绞线的包络外径,但是梁体预留孔径是固定不变的,当预留孔出现S弯或者各种不利因素偶遇叠加的时候,就会极大地增加钢绞线的输送阻力,为了能强行穿入最后几根钢绞线,只有再加大输送力,这种强大的输送力加上旋转,钢绞线会顺着螺旋线斜向钻透梁体的水泥层,造成钢绞线从梁体中间向外钻出、或从相邻预留孔中向内钻出的现象。当发生上述情况时,无法穿入最后一根钢绞线的时候,操作者就会选择缩回钻出的部分,然后在另一端再强行穿入一根钢绞线,由于受到预留孔内已穿钢绞线的挤压,往往造成最后一根钢绞线不能完全穿入,往往操作者选择能穿多深就穿多深,然后切断做假凑数,这是从外部很难发现的舞弊行为,会对整条高铁路线带来潜在的隐患。另外除了上述情况外,钢绞线的无序缠绕,造成穿入的钢绞线长短不一,根据手册65Mn合金钢材质的钢绞线,其弹性模量E高达200以上,在将多股弹性模量较高的65Mn钢绞线绞合的两端固定在一起的情况下,施加弹性变形的临界拉力,出现较短钢绞线受力大、较长钢绞线受力小、甚至完全不受力的情况。另单根穿索工艺的速度很快,民工用手动截断的长度很难控制,为了稳妥宁长勿短,梁体两端钢绞线都会设置1米左右的余量,按钢绞线每端浪费0.5米计算,每片梁有几百根钢绞线、整条高铁线路有几千片桥梁的钢绞线,这个浪费真的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基于单根穿索工艺存在的问题,为精确控制桥梁的工程质量,减少穿索过程中钢绞线的浪费,现高铁行业提倡从钢绞线上游生产企业以及下游的施工企业推行成品的钢绞线束,也即上游生产企业制造生产已经梳编理顺并捆扎固定好的多股钢绞线形成的集束,然后下游施工企业直接采购成品钢绞线集束进行穿索。穿梭机方面,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申请日2015年07月03日,专利名称“一种输送成品钢绞线线束的双动力推送机”,专利申请号201510387497.1,申请公布日为2015年11月04日,公开了一种用于推送成品钢绞线束的设备,包括可两个可相对动作的移动框架,框架上设置履带传动机构,履带传动机构包括链条和相隔安装在链条上的履带卡瓦13,相对应的多个履带卡瓦13305从两侧包裹挤压成品钢绞线束的两侧外缘,在履带传动机构驱动下,成品钢绞线束被多个履带卡瓦13夹持移动输送,由于各节链条铰接的关系,在上述履带卡瓦13对成品钢绞线束进行夹持时各个履带卡瓦13的抱紧力并不相同,呈现出履带传动机构出口端和进口端抱紧力较大中部抱紧力逐渐减小的结构,造成成品钢绞线束所承受的正压力分布不均匀进而引起其提供的摩擦力分布也不均衡,所造成的结果是成品钢绞线束推送时容易出现相对滑动,另由于履带传动机构在推送成品钢绞线束时其所受来自左右两侧正压力及重力影响,造成链条在中部产生向两侧和重力方向的变形,在推送成品钢绞线束时这一变形导致推送力不能保持很好的直线性,造成成品钢绞线束推送定位不准确、机构受力不均以及动力输出损耗较大的问题。目前“拔管”作业现状。都是用总长二分之一的两根胶管,在钢筋骨架中心位置临时对接,在混凝土浇灌初凝后,分别从梁体两端抽拔,以27孔箱梁为例,就要分别抽拔两端的54根胶管。由于目前拔管机的结构限制,实际抽拔速度只能控制在每分钟15米左右,而且真正耗费工时的是繁琐的“辅助时间”,在拔管机设备完好的前提下,完成一片箱梁拔管作业的全部时间为小时左右;另外制梁场目前使用的拔管机,大多是“压轮旋转”抽拔机构,实践证明这种机构不但故障率特高,延误施工进度;而且极限抽拔力偏低,经常发生“打滑损伤胶管”的现象,明显地减少胶管使用寿命。目前“穿索”作业普遍采用的是“单根穿索工艺”。该工艺严重的隐患是:由于钢绞线外表的“螺旋线”和预留孔“双曲线”下垂弧度的叠加影响,迫使单根钢绞线在穿入过程中生发不可预知的“无序缠绕”,造成同组钢绞线实际长度不同,在张拉工序中导致钢绞线严重受力不均,降低了梁体的承载能力;更有甚者的是“无序缠绕”挤占了孔洞的有限空间,迫使钢绞线强行从梁体、或相邻预留孔中钻出,造成最后一根钢绞线根本无法通过,民工只好按正常截断、在另一端穿入半截钢绞线凑数作假,这种情况虽属极其罕见,但是确实会给整条高铁线路埋下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目的在于解决高铁制梁场的梁体加工过程中一次性完成“拔管”和“穿束”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包括行走车体,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组拔管穿束机、管-管连接器、管-束连接器、反力撑杆、支撑腿;所述拔管穿束机行走车体的底架上,所述拔管穿束机包括升降装置、至少一个工作台面、至少一路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升降装置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地安装在行走车体的底架上,升降装置上至少安装一个工作台面,一个工作台面上至少安装一路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可沿车身方向自由移动地安装在工作台面上,反力撑杆安装在拔管穿束机框架上,其背离拔管穿束机的端部抵触到梁端面上,支撑腿安装在行走车体四角且可支撑在地面上,保持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工作时的稳定性,管-管连接器用于将两根半跨长胶管联结为整根,管-束连接器用于将欲拔胶管与待穿钢绞线束之间的联结,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起到将胶管从梁体的预埋管中抽拔出和在抽拔出胶管的同时将钢绞线束穿拉进梁体预留孔中。优选地,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包括行走车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组拔管穿束机(4)、管‑管连接器、管‑束连接器、反力撑杆(3)、支撑腿(2);所述拔管穿束机(4)行走车体(1)的底架上,所述拔管穿束机(4)包括升降装置(5)、至少一个工作台面(6)、至少一路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7),升降装置(5)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地安装在行走车体(1)的底架上,升降装置(5)至少安装一个工作台面(6),一个工作台面(6)上至少安装一路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7),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7)可沿车身方向自由移动地安装在工作台面(6)上,反力撑杆(3)安装在拔管穿束机(4)框架上,其背离拔管穿束机(4)的端部抵触到梁端面上,支撑腿(2)安装在行走车体四角且可支撑在地面上,保持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工作时的稳定性,管‑管连接器用于将两根半跨长胶管联结为整根,管‑束连接器用于将欲拔胶管与待穿钢绞线束之间的联结,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7)起到将胶管从梁体的预埋管中抽拔出和在抽拔出胶管的同时将钢绞线束穿拉进梁体预留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包括行走车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组拔管穿束机(4)、管-管连接器、管-束连接器、反力撑杆(3)、支撑腿(2);所述拔管穿束机(4)行走车体(1)的底架上,所述拔管穿束机(4)包括升降装置(5)、至少一个工作台面(6)、至少一路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7),升降装置(5)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地安装在行走车体(1)的底架上,升降装置(5)至少安装一个工作台面(6),一个工作台面(6)上至少安装一路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7),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7)可沿车身方向自由移动地安装在工作台面(6)上,反力撑杆(3)安装在拔管穿束机(4)框架上,其背离拔管穿束机(4)的端部抵触到梁端面上,支撑腿(2)安装在行走车体四角且可支撑在地面上,保持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工作时的稳定性,管-管连接器用于将两根半跨长胶管联结为整根,管-束连接器用于将欲拔胶管与待穿钢绞线束之间的联结,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7)起到将胶管从梁体的预埋管中抽拔出和在抽拔出胶管的同时将钢绞线束穿拉进梁体预留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4)由底座(8)、夹持机构组成,底座(8)与工作台面(6)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活动座体(9)和固定座体(10),固定座体(10)与底座(8)固定连接,活动座体(9)可在底座(8)上做远离或者靠近固定座体(10)的移动,固定座体(10)和活动座体(9)的水平上表面上均分别通过枢轴连接两个沿固定座体(10)或者活动座体(9)长度方向布置的转动件(11),固定座体(10)的两转动件(11)或者活动座体(10)上的两转动件(11)均套接有传动链(12),形成转动件(11)带动传动链(12)的结构,传送链相对平行设置,所述传动链(12)上分别间隔固定安装卡瓦(13),同一夹持机构上不同传动链(12)上卡瓦(13)合拢形成对束状部件的夹持和输送,固定座体(10)上的任一转动件(11)通过枢轴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活动座体(9)连接有驱动活动座体(9)远离或者靠近固定座体(10)移动的座体油缸(14),所述传动链(12)内侧面处设有一支承件,支承件的长度与传动链(12)夹紧束状部件时所承受力的长度相匹配,支承件作用于传动链(12),支承件与传动链(12)滑动配合,支承件对传动链(12)输送方向的水平垂直方向形成限位,支承件对传动链(12)输送方向的竖直垂直方向形成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有两组拔管穿束机(4),两组拔管穿束机(4)对称设置,升降装置(5)上下位置可调地安装两个工作台面(6),各工作台面(6)上均安装两组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有两组拔管穿束机(4),升降装置(5)上下位置可调地安装两个工作台面(6),各工作台面(6)上均安装两组卡瓦链式拔管穿束机(4)。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5)由龙门架(15)、升降小车(16)组成,升降小车(16)与龙门架(15)上下移动配合,龙门架(15)的两侧架体上均固定有齿条(17),升降小车(16)上安装有分别与两所述的齿条(17)配合的两驱动齿轮(18),两驱动齿轮(18)连接有齿轮驱动机构(19),两驱动齿轮(18)还连接有电磁制动器,所述工作台面(6)安装在升降小车(16)上。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拔管穿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龙门架(15)、升降小车(16),升降小车(16)可采用升降机顶推上下运动,所述工作台面(6)安装在升降小车(1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更邓文一陈茹吴建良王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铁桥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开封市金剑路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