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碳含量在0.40%以上的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670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碳含量在0.40%以上的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包括:将铁水与处理后,经过转炉冶炼、LF精炼获得板坯;将所述板坯进行加热后,再经过粗轧、精轧获得热轧板;将所述热轧板进行分阶段冷却冷却,冷却后卷取成热轧卷;将所述热轧卷进行冷轧后获得冷硬卷;将所述冷硬卷经平整、酸洗后获得成品,酸洗过程中采用抑制剂,所述抑制剂的浓度控制在0.08‑0.12%,所述酸洗的速度大于80m/min,所述酸液的温度控制在75℃‑80℃。本申请通过控制酸液温度、酸洗速度及在酸液中加入抑制剂,可有效改善酸液对锯片钢晶界的腐蚀,改善网状裂纹的产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成品质量。

Method for eliminating surface crack of cold rolled saw blade ste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eliminating the crack, surface cold saw steel includes molten iron and treated by converter smelting, LF refining to obtain the slab; slab heating, after rough rolling for hot rolled plate; the hot rolled plate stage cooling, cooling after rolling a hot rolling coil; the hot rolled coil, cold rolling after the chill chill roll; roll by smooth, finished after pickling, the inhibitor in the pickling proces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inhibitors in control of 0.08 0.12%, the acid pickling rate of more than 80m/min, the acid liquid temperature control in 75 C 80 C. This application by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acid pickling speed and in acid adding inhibito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rrosion of acid liquid steel blade grain, improve mesh cracks and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chnology of cold rolled steel surface blade crack,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
,特别涉及一种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碳锰钢广泛应用于冷轧锯片钢的生产,在客户使用锯片钢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感应淬火,喷粉等工艺,喷户在冷轧锯片表层喷粉后,表面易于生产起泡缺陷,影粉层与基体之间在喷粉后有气体形成,造成喷粉层的起泡,对起泡位置进行分析发现,冷轧锯片钢表层存在大量微小裂纹,影响客户的正常使用。研究表明,现有技术中冷轧锯片钢生产过程从板坯开始经历热轧、酸洗、冷轧等多工序。由于含碳量较高,冷轧锯片钢在生产过程中易于形成脱碳层。酸洗过程中,酸液易于优先对锯片钢晶界形成腐蚀,从而形成网状裂纹。在冷轧过程中,由于锯片钢硬度大,需要进行九道次冷轧。而热轧形成的脱碳层及酸洗过程中形成的网状裂纹易于在冷轧工序中遗传,多道次的冷轧本身也形成具有取向性的裂纹。因此需要研究出一个方法来有效改善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成品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包括:将铁水与处理后,经过转炉冶炼、LF精炼获得板坯;将所述板坯进行加热后,再经过粗轧、精轧获得热轧板;将所述热轧板进行分阶段冷却冷却,冷却后卷取成热轧卷;将所述热轧卷进行冷轧后获得冷硬卷;将所述冷硬卷经平整、酸洗后获得成品,酸洗过程中采用抑制剂,所述抑制剂的浓度控制在0.08-0.12%,所述酸洗的速度大于80m/min,所述酸液的温度控制在75℃-80℃。进一步地,将所述板坯进行加热时,均热段温度控制在小于等于1200℃,均热段在炉时间控制在小于等于200分钟。进一步地,将所述板坯进行加热时,均热段温度控制在1150℃-1200℃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冷轧共进行9道次轧制,先将所述热轧卷进行前四道次轧制,然后进行一道次罩式退火,最后进行五道次轧制获得所述冷硬卷。进一步地,所述罩式退火的温度控制在630℃-670℃,退火时间控制在20小时。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所述罩式退火的温度控制在65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所述抑制剂的浓度控制在0.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通过控制酸液温度、酸洗速度及在酸液中加入抑制剂,可有效改善酸液对锯片钢晶界的腐蚀,改善网状裂纹的产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成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效果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通过控制热轧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在酸液中添加抑制剂、保证酸洗速度并采用恰当的酸洗温度区间;在冷轧道次中增加退火工序,可有效改善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缺陷,使得最终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包括:步骤S1:将铁水与处理后,经过转炉冶炼、LF精炼获得板坯;步骤S2:将板坯进行加热后,再经过粗轧、精轧获得热轧板;将板坯进行加热时,均热段温度控制在小于等于1200℃,均热段在炉时间控制在小于等于200分钟。均热段温度优选值控制在1150℃-1200℃之间。步骤S3:将热轧板进行分阶段冷却冷却,冷却后卷取成热轧卷;步骤S4:将热轧卷进行冷轧后获得冷硬卷;冷轧共进行9道次轧制,先将热轧卷进行前四道次轧制,然后进行一道次罩式退火,最后进行五道次轧制获得冷硬卷。罩式退火的温度控制在630℃-670℃,退火时间控制在16-20小时。作为优选的,罩式退火的温度控制在650℃,退火时间控制在20小时。步骤S5:将冷硬卷经平整、酸洗后获得成品,酸洗过程中采用抑制剂,抑制剂的浓度控制在0.08-0.12%,酸洗的速度大于80m/min,酸液的温度控制在75℃-80℃。作为优选的,抑制剂的浓度控制在0.1%。本申请实施例中,先将通过控制板坯在加热炉中停留的时间及加热温度,将板坯进行加热时,均热段温度控制在小于等于1200℃,均热段在炉时间控制在小于等于200分钟。均热段温度优选值控制在1150℃-1200℃之间。可有效改善带钢表层脱碳现象。该温度范围可通过优化排产获得。若高于该温度区间,会造成锯片钢脱碳现象发生,低于该温度区间,则造成精轧区轧制力过大。现有技术若不特别要求,出钢温度一般按1200℃以上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罩式退火往往只用来软化带钢,且加入罩式退火工艺会一定程度增加产品成本,因此并没有人将此工艺用于控制带钢表面裂纹。经申请人多次试验验证,利用在九道次冷轧过程中加入罩式退火工艺的方法,可有效改善由于轧制道次多引起的轧制裂纹。申请人再通过将罩式退火的温度控制在650℃,退火时间控制在20小时,利用该温度及时间,可以有效释改善带钢表面加工硬化效应的积累,从而控制表层裂纹。现有技术单纯采用9道次连轧,不能获得该效果。最后通过控制酸液温度、酸洗速度及在酸液中加入抑制剂,将抑制剂的浓度控制在0.08-0.12%,酸洗的速度大于80m/min,酸液的温度控制在75℃-80℃。作为优选的,抑制剂的浓度控制在0.1%。可有效改善酸液对锯片钢晶界的腐蚀,改善网状裂纹的产生。该温度及速度通过申请人多次试验反复验证,若温度过高或带速过慢,则晶界容易过度侵蚀,若温度过低或带速过快,则容易造成氧化铁皮清洗不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利用控制板坯在加热炉中停留的时间及加热温度,可有效改善带钢表层脱碳现象。通过控制酸液温度、酸洗速度及在酸液中加入抑制剂,可有效改善酸液对锯片钢晶界的腐蚀,改善网状裂纹的产生。利用在九道次冷轧过程中加入罩式退火工艺的方法,可有效改善由于轧制道次多引起的轧制裂纹,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效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效果图。以上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提高了成品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尤其适用碳含量在0.40%以上的冷轧锯片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65Mn牌号冷轧锯片钢的生产实例:其中,板坯进入步进梁式加热炉进行加热,板坯均热段温度为1180℃;均热段保温时间为180分钟。通过降低出钢温度并减少保温时间,避免钢板表面脱碳行为的形成。在进行冷轧锯片钢酸洗工序前,在酸槽中加入抑制剂,保证酸槽中抑制剂的浓度为0.1%,提前降低酸槽中酸液温度至78℃,酸洗过程除带头及带尾升降速外,稳定区域采用带速为130m/min。酸洗后带钢进入冷轧工序,冷轧采用单机架可逆轧机进行。冷轧过程分9道次进行,进行4道次轧制后,带钢进行罩式退火20小时,退火温度控制在650℃。退火完成后继续进行五道次冷轧生产,达到产品目标厚度。生产完成后进行电镜观察,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生产的冷轧锯片钢表面裂纹大幅度减少。客户在后续喷粉使用中反应良好。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4/201710601201.html" title="消除碳含量在0.40%以上的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消除碳含量在0.40%以上的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铁水与处理后,经过转炉冶炼、LF精炼获得板坯;将所述板坯进行加热后,再经过粗轧、精轧获得热轧板;将所述热轧板进行分阶段冷却冷却,冷却后卷取成热轧卷;将所述热轧卷进行冷轧后获得冷硬卷;将所述冷硬卷经平整、酸洗后获得成品,酸洗过程中采用抑制剂,所述抑制剂的浓度控制在0.08‑0.12%,所述酸洗的速度大于80m/min,所述酸液的温度控制在75℃‑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铁水与处理后,经过转炉冶炼、LF精炼获得板坯;将所述板坯进行加热后,再经过粗轧、精轧获得热轧板;将所述热轧板进行分阶段冷却冷却,冷却后卷取成热轧卷;将所述热轧卷进行冷轧后获得冷硬卷;将所述冷硬卷经平整、酸洗后获得成品,酸洗过程中采用抑制剂,所述抑制剂的浓度控制在0.08-0.12%,所述酸洗的速度大于80m/min,所述酸液的温度控制在75℃-8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板坯进行加热时,均热段温度控制在小于等于1200℃,均热段在炉时间控制在小于等于200分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冷轧锯片钢表层裂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研梁轩杨立斌高小丽文杰于孟鲍成人郑艳坤齐达周欢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