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及含此组合物的背胶超薄铜箔介电层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18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含(a)0.5至25重量份的粘着高分子化合物;(b)10至45重量份的含溴树脂;(c)10~6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及(d)5~35重量份的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树脂组合物可加入有机溶剂调制成清漆,涂布于超薄铜箔上而形成一介电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组合物及含此组合物的背胶超薄铜箔介电层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含有该树脂组合物的背胶超薄铜箔介电层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产品朝向轻薄短小、高性能及可携带化方向发转,使得封装、印刷电路板(PCB)等下游产业,对工艺及材料方面,均要求必须满足高密度、高可靠度的特性。传统PCB是由玻纤布、树脂及铜箔所构成。因为基板含有玻纤布,故在使用雷射钻孔机钻孔时,将造成微孔成型性不佳,且工艺繁复、成本较高,所以现今技术先进国家已逐步使用RCC工艺技术(″ResinCoated Copper″,背胶铜箔),可省却玻纤布含浸树脂手续,不仅简化工艺且可降低成本、减少重量,目前已大量使用在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PDA等可携式产品中。另外,作为电力及信号导线的铜箔材料,为求高密度细线化,将铜箔厚度薄化,已为不得不然的趋势,所以厚度从以前18μm或35μm降至目前3至6μm,称之为超薄铜箔(ultra thin copper foil)。一般超薄的背胶铜箔,是利用铝箔作为载体,然后在铝箔上做适当的表面前处理与分离层(或称为粘合层)处理,之后再电镀3至6μm厚的铜箔层,经过粗化、抗热及抗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含:(a)0.5至25重量份的粘着高分子化合物;(b)10至45重量份的含溴树脂;(c)10至6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及(d)5至35重量份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含:(a)0.5至25重量份的粘着高分子化合物;(b)10至45重量份的含溴树脂;(c)10至6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及(d)5至35重量份硬化剂。2.如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粘着高分子的含量介于5至15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粘着高分子的平均分子量介于5,000至100,000。4.如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粘着高分子选自混合聚丁二烯橡胶、聚酯树脂、丙烯酸是树脂及聚胺基甲酸树脂及其混合物。5.如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含溴树脂的含溴比例,以该树脂组合物总重量计,为5至20重量%。6.如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含溴树脂是选自含溴环氧树脂、含溴聚酯树脂及海龙(″Halons″)及其混合物。7.如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环氧树脂的含量介于15至30重量份。8.如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环氧树脂包含至少一种具有高玻璃转化温度(Tg)。9.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丰益杨明雄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