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503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监测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工作槽(2)、毛絮过滤器(4)、第一离心泵(5)、第一三通阀(6)、第二压力传感器(7)、比例调节阀(8)、第一角座阀(9)、第二角座阀(10)、检测装置(11)、第二球阀(13)、第三角座阀(14)、第二离心泵(15)、第三球阀(16)、第二三通阀(17)、第四球阀(18)、高效混合槽(19)、第五球阀(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通过细节设计和改进,真正实现了实时咱先检测和控制液体浓度,对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要求低,并且工作效率高,检测精度高,液体浪费少。

On line control device for liquid concent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monitoring device, a liquid concentration on-line control device is disclosed, comprising a first pressure sensor (1), (2), groove lint filter (4), the first centrifugal pump (5), second (6), the first valve pressure sensor (7), proportional valve (8), the first angle seat valve (9), second (10), angle seat valve detection device (11), second (13), a triangular valve seat valve (14), second (15), third centrifugal pump valve (16), the two or three valve (17) valve (18, fourth), efficient mixing tank (19), fifth (20) ball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quid concentration on-line control device, through the details of the design and improvement, we first realize the real-tim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liquid concentration,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low demand,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high detection precision, less waste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监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和行业内,大多数都是技术人员通过手工定时通过滴定法检测液体浓度,浓度过高时,再通过人工手动打开高浓度液体阀门,来调节工作槽内工作液的浓度;浓度过低时,通过人工手动打开低浓度液体或者水阀,在此过程工作槽中液体浓度非常不稳定,局部液体浓度变化非常大,而且工作槽内液体混合均匀时间也非常慢;在初始补液或者更换工艺时,工人劳动强度更大、时间也较长。市场上有此类设备存在三种方式,第一是折射法,通过传感器检测工作液的折射率检测浓度,因为在不同浓度下的折射率是不同的,此类方法对环境要求较高,工作液要非常干净、光照比较稳定,所以在行业没使用率很低,目前很多购买的客户已经不再使用了;另一种方式,采用直接接触的传感器放置在工作槽内检测浓度,因工作槽内的不会很干净,而且时间稍长工作液也会在传感器表面形成膜,影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所以此类方式也不稳定,目前市场已经没有客户在使用;比较稳定可靠的检测装置,是通过差压变送器检测工作液的比重,在通过公式换算浓度的,此种方式对环境要求不高,只要加装过滤装置,将工作液简单过滤就能稳定精确的检测,所以目前此类方式是市场主流产品。但是其工作效率、检测精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本技术的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通过细节设计和改进,真正实现了实时咱先检测和控制液体浓度,对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要求低,并且工作效率高,检测精度高,液体浪费少。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工作槽、毛絮过滤器、第一离心泵、第一三通阀、第二压力传感器、比例调节阀、第一角座阀、第二角座阀、检测装置、第二球阀、第三角座阀、第二离心泵、第三球阀、第二三通阀、第四球阀、高效混合槽、第五球阀。所述工作槽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工作槽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毛絮过滤器、所述第一离心泵、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高效混合槽连通;所述高效混合槽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高效混合槽的顶部设有回收碱管、水管和浓碱管;所述回收碱管设有第一角座阀、所述水管上设有第二角座阀,所述浓碱管设有比例调节阀;高效混合槽的底部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第五球阀、所述第二离心泵连通后分四路:一路依次与所述第三角座阀、所述第三球阀、所述检测装置、高效混合槽连通形成回路;一路依次与第三角座阀、所述第二球阀、高效混合槽的中低部连通形成回路;一路依次与所述第二三通阀、高效混合槽连通形成回路;一路依次与第二三通阀、第四球阀、工作槽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槽经过毛絮过滤器、第一离心泵、第一三通阀到高效混合槽,高效混合槽经第五球阀、第二离心泵分四路,一路经第三角座阀、第三球阀、检测装置返回到高效混合槽用于检测,一路依次与第三角座阀、所述第二球阀、高效混合槽的中低部连通形成回路,该回流液体能够与其他路径回流液体共同驱动缸体内部液体充分搅拌;一路依次与所述第二三通阀、高效混合槽连通形成回路;一路第二三通阀、第四球阀到工作槽,整个系统形成循环。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主要起到液位保护作用,避免工作槽液位过高,而产生浪费;第二压力传感器主要起到液位保护作用,避免高效混合槽液位过高,而产生浪费。本技术采用差压比重法,压力传感器,测得相应碱的密度,再根据碱密度与浓度的关系公式,计算出碱的实时浓度;利用PID控制技术,比例调节阀的开度进行调整,达到补给量的调整,以达到浓度响应快、波动小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毛絮过滤器安装时底部与所述工作槽的底部齐平。作为优选,所述的工作槽设有两个,分别为并联的前槽和后槽。作为优选,所述毛絮过滤器上设有高低液位计。作为优选,所述高效混合槽的底部设有用于排污的第六球阀。第六球阀用于排污。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三球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器。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排污和检修的第一球阀。第一球阀用于排污和检修。作为优选,所述高效混合槽的侧壁上设有溢流管。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三通阀上还连接有排污管。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通过细节设计和改进,真正实现了实时咱先检测和控制液体浓度,对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要求低,并且工作效率高,检测精度高,液体浓度波动小,液体浪费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第一压力传感器1、工作槽2、高低液位计3、毛絮过滤器4、第一离心泵5、第一三通阀6、第二压力传感器7、比例调节阀8、第一角座阀9、第二角座阀10、检测装置11、第一球阀12、第二球阀13、第三角座阀14、第二离心泵15、第三球阀16、第二三通阀17、第四球阀18、高效混合槽19、第五球阀20、第六球阀21、回收碱管22、水管23、浓碱管24、溢流管25、排污管26、过滤器27、前槽2-1、后槽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工作槽2(包括前槽2-1、后槽2-2)、毛絮过滤器4、第一离心泵5、第一三通阀6、第二压力传感器7、比例调节阀8、第一角座阀9、第二角座阀10、检测装置11、第二球阀13、第三角座阀14、第二离心泵15、第三球阀16、第二三通阀17、第四球阀18、高效混合槽19、第五球阀20。所述工作槽2包括前槽2-1和后槽2-2,前、后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前槽2-1和后槽2-2分别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毛絮过滤器4、所述第一离心泵5、所述第一三通阀6所述高效混合槽19连通。其中,所述毛絮过滤器4上设有高低液位计3。毛絮过滤器4安装时底部与所述工作槽2的底部齐平。所述第一三通阀6上还连接有排污管26。所述高效混合槽19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7,高效混合槽19的底部设有用于排污的第六球阀21。高效混合槽19的侧壁上设有溢流管25。高效混合槽19的顶部设有回收碱管22、水管23和浓碱管24;所述回收碱管22设有第一角座阀9、所述水管23上设有第二角座阀10,所述浓碱管24设有比例调节阀8;高效混合槽19的底部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第五球阀20、所述第二离心泵15连通后分四路:一路依次与所述第三角座阀14、所述第三球阀16、所述检测装置11、高效混合槽19连通形成回路;一路依次与第三角座阀14、所述第二球阀13、高效混合槽19的中低部连通形成回路;一路依次与所述第二三通阀17、高效混合槽19连通形成回路;一路依次与第二三通阀17、第四球阀18、前槽2-1和后槽2-2连通。此外,所述检测装置11与所述第三球阀16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器27。检测装置11与所述过滤器27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排污和检修的第一球阀1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槽经过毛絮过滤器、第一离心泵、第一三通阀到高效混合槽,高效混合槽经第五球阀、第二离心泵分四路,一路经第三角座阀、第三球阀、检测装置返回到高效混合槽用于检测,一路依次与第三角座阀、所述第二球阀、高效混合槽的中低部连通形成回路;一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工作槽(2)、毛絮过滤器(4)、第一离心泵(5)、第一三通阀(6)、第二压力传感器(7)、比例调节阀(8)、第一角座阀(9)、第二角座阀(10)、检测装置(11)、第二球阀(13)、第三角座阀(14)、第二离心泵(15)、第三球阀(16)、第二三通阀(17)、第四球阀(18)、高效混合槽(19)、第五球阀(20);所述工作槽(2)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工作槽(2)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毛絮过滤器(4)、所述第一离心泵(5)、所述第一三通阀(6)所述高效混合槽(19)连通;所述高效混合槽(19)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7),高效混合槽(19)的顶部设有回收碱管(22)、水管(23)和浓碱管(24);所述回收碱管(22)设有第一角座阀(9)、所述水管(23)上设有第二角座阀(10),所述浓碱管(24)设有比例调节阀(8);高效混合槽(19)的底部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第五球阀(20)、所述第二离心泵(15)连通后分四路:一路依次与所述第三角座阀(14)、所述第三球阀(16)、所述检测装置(11)、高效混合槽(19)连通形成回路;一路依次与第三角座阀(14)、所述第二球阀(13)、高效混合槽(19)的中低部连通形成回路;一路依次与所述第二三通阀(17)、高效混合槽(19)连通形成回路;一路依次与第二三通阀(17)、第四球阀(18)、工作槽(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浓度在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工作槽(2)、毛絮过滤器(4)、第一离心泵(5)、第一三通阀(6)、第二压力传感器(7)、比例调节阀(8)、第一角座阀(9)、第二角座阀(10)、检测装置(11)、第二球阀(13)、第三角座阀(14)、第二离心泵(15)、第三球阀(16)、第二三通阀(17)、第四球阀(18)、高效混合槽(19)、第五球阀(20);所述工作槽(2)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工作槽(2)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毛絮过滤器(4)、所述第一离心泵(5)、所述第一三通阀(6)所述高效混合槽(19)连通;所述高效混合槽(19)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7),高效混合槽(19)的顶部设有回收碱管(22)、水管(23)和浓碱管(24);所述回收碱管(22)设有第一角座阀(9)、所述水管(23)上设有第二角座阀(10),所述浓碱管(24)设有比例调节阀(8);高效混合槽(19)的底部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第五球阀(20)、所述第二离心泵(15)连通后分四路:一路依次与所述第三角座阀(14)、所述第三球阀(16)、所述检测装置(11)、高效混合槽(19)连通形成回路;一路依次与第三角座阀(14)、所述第二球阀(13)、高效混合槽(19)的中低部连通形成回路;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汪洋郑恩利谢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创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