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和耐电压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4985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夹具和耐电压试验装置,涉及试验设备领域。所述夹具应用于介质的耐电压试验,所述介质包括电源输入端和多个电极引出端,所述多个电极引出端均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进电板和出电板,所述进电板上设置有进电片,所述进电片与所述介质的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提供耐电压试验所需电压的外接电源的正极均耦合,所述出电板连接所述介质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接电源的负极耦合的出电片,所述出电片与全部所述电极引出端均耦合。既能将所述介质紧固的连接到测试设备,出电片保证所述介质的全部电极引出端能同时均匀施压,达到较好的耐电压试验效果。

Clamp and withstanding voltage tes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lamp and a voltage withstanding test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est equipment. The withstand voltage test of the fixture used in the medium, the medium comprises a power input end and a plurality of electrode terminals, the plurality of electrode terminal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input end of the coupl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lamp comprises a plate and a plate, th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in the power of the power supply, the positive input end of the electrical sheet and the medium and high voltage tests required voltage of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are coupled, th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edium is arranged on the end surface and the outer electrical sheet connected with the cathode coupling. The electric leads piece and all of the electrode end coupling. The device can connect the medium to the testing device, and the electric discharge sheet ensures that all the electrode extraction ends of the medium can be uniformly pressed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voltage withstanding tes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具和耐电压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试验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夹具和振动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耐压测试,根据其作用也可称为电气绝缘强度试验、介质强度测试等。其工作原理是:把一个高于正常工作的电压加在被测设备的绝缘体上,持续一段规定的时间,加在上面的电压就只会产生很小的漏电流,则绝缘性较好。程控电源模块、信号采集调理模块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三个模块组成测试系统。在进行介质的耐电压试验时,介质耐电压试验的电压施加点,引出端与接地面之间。介质在同一平面上有多个电极引出端,试验时每个电极引出端上要同时施加电压。现有设备没有能有效均为为多个电极引出端同时均匀施加测试电压,不能达到准确的测试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夹具和耐电压试验装置,旨在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夹具,应用于介质的耐电压试验,所述介质包括电源输入端和多个电极引出端,所述多个电极引出端均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进电板和出电板,所述进电板上设置有进电片,所述进电片与所述介质的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提供耐电压试验所需电压的外接电源的正极均耦合,所述出电板连接所述介质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接电源的负极耦合的出电片,所述出电片与全部所述电极引出端均耦合。优选地,所述介质还包括电极引出凸起,所述介质的多个电极引出端环绕设置于所述电极引出凸起边缘,所述出电板上设置有容纳所述介质的所述电极引出凸起的容纳孔,所述出电片为设置于所述容纳孔边缘的均匀封闭导电片。优选地,所述电极引出凸起为所述介质的环形器凸起,所述出电片为环绕设置于所述容纳孔边缘的环形铜片,所述环形铜片与全部所述电极引出端均耦合。优选地,所述进电板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外接电源的所述正极连接的正极端,所述正极端与所述进电片耦合,所述出电板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外接电源的所述负极连接的负极端,所述负极端与所述出电片耦合。优选地,所述进电板包括进电区和与所述出电板盖合的第一区,所述出电板包括出电区和与所述进电板盖合的第二区,所述进电板的正极端设置于所述进电区,所述出电板的负极端设置于所述出电区。优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进电板和所述出电板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螺钉,所述进电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钉匹配的第一螺孔,所述出电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钉匹配的第二螺孔,所述进电板和所述出电板通过所述连接螺钉连接。优选地,所述进电板和所述出电板均为耐500V以上电压的绝缘板材。优选地,所述进电板和所述出电板均为PVC板。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耐电压试验装置,包括需要进行耐电压试验的介质、提供耐电压试验所需电压的外接电源、和上所述的夹具,所述介质包括电源输入端和多个电极引出端,所述多个电极引出端均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耦合,所述夹具的进电板上设置有进电片,所述进电片与所述介质的所述电源输入端和外接电源的正极均耦合,所述出电板连接所述介质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接电源的负极耦合的出电片,所述出电片与全部所述电极引出端均耦合。上述本技术提供的夹具,应用于本技术提供的耐电压试验装置。设置的所述夹具包括进电板和出电板,进电板上设置有用于与介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的进电片,出电板设置有与介质的全部所述电极引出端均耦合的出电片。在需要进行介质的耐电压试验时,将所述介质夹紧在夹具的进电板和出电板之间,将所述介质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进电板的进电片耦合,将所述介质的全部电极引出端均与所述出电片的出电片耦合,将所述夹具的进电片和出电片连接到外接电源的输入输出端,即可进行介质的耐电压试验。既能将所述介质紧固的连接到测试设备,出电片保证所述介质的全部电极引出端能同时均匀施压,达到较好的耐电压试验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进电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出电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具所应用的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耐电压试验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耐电压试验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耐电压试验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汇总:夹具100;进电板120,第一连接面121,进电片122,正极端123,第一螺孔124;出电板140,第二连接面141,出电片142,负极端143,第二螺孔144;介质200,接地面220,电极引出端,环形器凸起260;外接电源300,正极320,负极340;耐电压试验装置4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具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夹具100应用于介质200的耐电压试验装置400(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夹具100包括进电板120和出电板140,所述进电板120设置有进电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夹具和耐电压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具,应用于介质的耐电压试验,所述介质包括电源输入端和多个电极引出端,所述多个电极引出端均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进电板和出电板,所述进电板上设置有进电片,所述进电片与所述介质的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提供耐电压试验所需电压的外接电源的正极均耦合,所述出电板连接所述介质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接电源的负极耦合的出电片,所述出电片与全部所述电极引出端均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应用于介质的耐电压试验,所述介质包括电源输入端和多个电极引出端,所述多个电极引出端均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进电板和出电板,所述进电板上设置有进电片,所述进电片与所述介质的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提供耐电压试验所需电压的外接电源的正极均耦合,所述出电板连接所述介质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接电源的负极耦合的出电片,所述出电片与全部所述电极引出端均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还包括电极引出凸起,所述介质的多个电极引出端环绕设置于所述电极引出凸起边缘,所述出电板上设置有容纳所述介质的所述电极引出凸起的容纳孔,所述出电片为设置于所述容纳孔边缘的均匀封闭导电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凸起为所述介质的环形器凸起,所述出电片为环绕设置于所述容纳孔边缘的环形铜片,所述环形铜片与全部所述电极引出端均耦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电板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外接电源的所述正极连接的正极端,所述正极端与所述进电片耦合,所述出电板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外接电源的所述负极连接的负极端,所述负极端与所述出电片耦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电板包括进电区和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欢韩玉成夏丹陈思纤阳华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