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围总成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6638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围总成吊具,包括驱动机构、吊具机构及定位机构;驱动机构与吊具机构固定连接;定位机构与吊具机构活动式插接配合;吊具机构包括框架系统、上吊点系统、下吊点系统及接触系统。本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吊具机构及定位机构的配合,实现了对汽车前围总成的工位间输送,且吊具对汽车前围总成的固定方式较为稳定,不会破坏汽车外前围总成的外观及精度,而且吊具在输送过程中可自行识别预设位置,不用人工干预。

A spreader for front assembly of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front wall assembly spreader, including mechanism driving mechanism, lifting mechanism and position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fixedly connected;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a lif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spreader; mechanism includes a frame system, hanging system, lifting system and contact point system. The technical proposal by a matching mechanism driving mechanism, lifting mechanism and locating, realizes transportation of automobile front wall assembly position, and sling fixation on automobile front wall assembly is more stable, and the appearance of precision not damage the outer front wall assembly, and spreader in the conveying process of self recognition the default location,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围总成吊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装配或焊接工序的配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前围总成吊具。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由各种类型的小零件按层级逐步焊接而成,为保证焊接后形成的焊接总成精度稳定、可靠,在焊接过程中设计专用的辅助工装来进行保证。各个层级的辅助工装之间必然要涉及到物料流转,物料流转过程的效率和精度稳定性是本领域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汽车的前围,其结构复杂、精度不稳定且属于外观零部件,其搬运过程需要极其苛刻的保护措施。现有技术中,辅助工装之间的物料通过吊具进行输送,普通的吊具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轨道01、滚轮02、起吊设备03及吊爪04。通过在两个辅助工装的上端设计有轨道,吊具本体通过滚轮与轨道相连并可实现相对位置移动,吊爪可根据需要调整角度进而实现抓取被吊物料,再通过起吊设备带动吊爪及被吊物料上升后输送至下一工位。现有技术的吊具对物料保护不足,吊爪容易破坏被吊物料的外观,造成被吊物料变形进而影响其精度。另一方面,现有吊具的位置精度不足,前后工位均需要人工辅助吊具爪去抓取或放下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围总成吊具,以解决被吊物料易受到损坏及吊具的精度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前围总成吊具,包括驱动机构、吊具机构及定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吊具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吊具机构活动式插接配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从动轮、主动轮、轨道、电机、传动轴、主体框架、连接杆、交叉臂、侧辅助轮、信号杆、第一信号器、第二信号器、第三信号器、导向部、链动电机、第一链、第二链、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转轴与所述主体框架转动连接;所述侧辅助轮通过转轴与所述主体框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及所述侧辅助轮均滚动设置于所述轨道上;所述交叉臂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交叉臂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导向部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信号杆穿过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一信号器、所述第二信号器及所述第三信号器均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信号杆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器及所述第三信号器活动式接触;所述链动电机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第一链和第二链分别与所述链动电机及所述交叉臂链接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交叉臂连接。所述侧辅助轮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外侧,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轮均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内侧。所述吊具机构包括框架系统、上吊点系统、下吊点系统及接触系统;所述上吊点系统的上端、所述下吊点系统的上端及所述接触系统均固定于所述框架系统上;所述框架系统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上吊点系统包括底座、安装板、第一气缸、第一支撑块、夹板、夹紧块及L板;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框架系统上,所述底座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安装板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下端与所述L板的一端旋转连接,所述L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旋转连接,所述夹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夹紧块的一端与所述夹板放置连接,所述夹紧块的近与所述夹板连接的一侧与所述L板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夹紧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配合;所述下吊点系统包括导向柱、伸缩气缸、夹紧气缸、转接平台、主安装板、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及T型架;所述T型架分别与所述主安装板及所述夹紧气缸旋转连接;所述夹紧气缸与所述主安装板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块均固定于所述T型架上;所述转接平台固定于所述主安装板上,所述伸缩气缸的下端及所述导向柱的下端均固定于所述转接平台上,所述伸缩气缸的上端与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均与所述框架系统连接;所述接触系统包括支柱、信号器、限位面及调节板;所述支柱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框架系统上,在所述支柱的三个侧面各设置有一个所述限位面,在所述支柱下端设置有定位孔,在所述支柱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有调节板,所述信号器设置于所述调节板上。在所述上吊点系统上还包括有限位板及限位组合,所述限位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限位组合分别固定于所述L板及所述限位板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侧导向、定位销、信号杆及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地面上,在所述底座上部的三个侧面设置有侧导向,用于同所述限位面配合,所述定位销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所述信号杆固定于所述侧导向上,与所述信号器接触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吊具机构及定位机构的配合,实现了对汽车前围总成的工位间输送,且吊具对汽车前围总成的固定方式较为稳定,不会破坏汽车外前围总成的外观及精度,而且吊具在输送过程中可自行识别预设位置,不用人工干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汽车前围吊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轴视图;图3为定位机构的轴视图;图4为吊具机构的轴视图;图5为上吊点系统的正视图;图6为下吊点系统的轴视图;图7为下吊点系统的正视图;图8为接触系统的轴视图;图9为驱动机构的轴视图;图10为驱动机构的正视图;图11为驱动机构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01轨道,02滚轮,03起吊设备,04吊爪,100驱动机构,200前围总成,300吊具机构,400定位机构,101从动轮,102轨道,103电机,104传动轴,105主动轮,106主体框架,107连接杆,108交叉臂,109侧辅助轮,110第一信号器,111信号杆,112第二信号器,113第三信号器,114导向部,116链动电机,117第一链,118第二链,119第二连接点,120第一连接点,310上吊点系统,320框架系统,330下吊点系统,340接触系统,311底座,312第一气缸,313第一支撑块,314夹板,315夹紧块,316限位板,317限位组合,318L板,331导向柱,332伸缩气缸,333夹紧气缸,334转接平台,335主安装板,336第一支撑块,337第二支撑块,338T型架,341支柱,342信号器,343限位面,344调节板,401侧导向,402定位销,403信号杆,404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前围总成吊具,如图2至图11所示,包括驱动机构、吊具机构及定位机构。驱动机构与吊具机构固定连接;定位机构与吊具机构活动式插接配合。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上端为驱动机构100,其可带动整个系统沿着固定轨道运动;本申请的吊具机构300安装在驱动机构100下方,其带动前围总成200与驱动机构100一起运动;本申请中的吊具机构300运动至指定位置时,下降过程中与固定在地面上的定位机构400接触实现位置的精定位。如图9所示,电机103固定安装在主题框架106上,其带动传动轴104以及固定在传动轴两端的两个主动轮105旋转,进而实现相对轨道102的位置移动,轨道102为固定结构,其根据物料的起吊点和下落点在空中搭设。如图9所示,本吊具的升降主体为交叉臂108,两侧对称的交叉臂108通过两侧对称的连接杆107连接,交叉臂108的上端与主体框架106固定连接,下端与吊具机构300的框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前围总成吊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围总成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吊具机构及定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吊具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吊具机构活动式插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围总成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吊具机构及定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吊具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吊具机构活动式插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总成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从动轮、主动轮、轨道、电机、传动轴、主体框架、连接杆、交叉臂、侧辅助轮、信号杆、第一信号器、第二信号器、第三信号器、导向部、链动电机、第一链、第二链、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转轴与所述主体框架转动连接;所述侧辅助轮通过转轴与所述主体框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及所述侧辅助轮均滚动设置于所述轨道上;所述交叉臂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交叉臂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导向部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信号杆穿过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一信号器、所述第二信号器及所述第三信号器均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信号杆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器及所述第三信号器活动式接触;所述链动电机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第一链和第二链分别与所述链动电机及所述交叉臂链接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交叉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围总成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辅助轮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外侧,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轮均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总成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机构包括框架系统、上吊点系统、下吊点系统及接触系统;所述上吊点系统的上端、所述下吊点系统的上端及所述接触系统均固定于所述框架系统上;所述框架系统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上吊点系统包括底座、安装板、第一气缸、第一支撑块、夹板、夹紧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袁浩王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