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4542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垫装置,包含一第一座单元、一第二座单元、一座垫单元、一支撑件及一辅助垫。该第一座单元包括一轨道,该第二座单元可沿该轨道产生调整,该座垫单元安装于该第二座单元,并具有一顶面,该支撑件连接于该第一座单元且位于该第二座单元后方,并具有一后安装部,该支撑件位于一支撑位置时,该后安装部高于该座垫单元的顶面,且该辅助垫可装设于该后安装部,该支撑件位于一转换位置时,该后安装部低于该座垫单元的顶面,且可将一收纳袋安装于该后装部。利用该支撑件的后安装部可转换安装位置,可达到一物多途的使用目的。

Seat cush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at cush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eat unit, a second seat unit, a seat cushion unit, a supporting component and an auxiliary cushion. The first unit includes a rail, the second seat unit along the track by adjustment of the seat cushion unit installed in the second seat unit, and has a top surface of the support member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unit and second unit located in the rear seat, and a rear mount, the support member is located in a whe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upport position, after the installation par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ushion unit, and the auxiliary pad can be arranged on the rear mount, the support member is located in a converted position,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lower tha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eat cushion unit, and a storage bag is arranged in the loading department. The rear mounting part of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can be used to change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ultiple ob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垫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零件,特别是指一种适宜安装于自行车架的座垫装置。【现有技术】现有一种可调整宽度的自行车座垫装置(US694875专利案),包含一底座、一轴设于该底座的轴杆及一对螺合于该轴杆的座垫,该底座具有一前鼻部及一相反于该前鼻部且供该轴杆轴设的后侧,该轴杆呈相反的两端各具有一正、反螺纹段,该等座垫的底部分别螺合该等正、反螺纹段。当转动该轴杆时,利用该等正、反螺纹段可掣动该等座垫产生相对趋近或相对远离,即可达到调整座垫使用宽度的目的。虽然这种座垫装置已可达到调整使用宽度的目的,但是就一般的自行车而言,座垫的安装位置大致呈固定,无法因应不同的骑乘者身裁的差异而对该座垫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再者,US694875专利案的座垫装置只有座垫的使用功能,没有背垫的辅助支撑功能,如果要增加背垫的辅助支撑功能,势必要增加零件数量,且会增加整体结构的复杂性。另外,骑乘者常需要准备一些修理的工具、零件,骑车时也需要携带钱包,由于车架的结构简单,要在车架上加挂可供收纳工具、零件、钱包的地方有限,上述US694875专利案也没有可供安装收纳包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变换构件的安装位置以达到改变使用功能目的之座垫装置。于是,本专利技术座垫装置,包含一第一座单元、一第二座单元、一座垫单元及一辅助垫。该第一座单元包括一沿一第一轴向延伸的轨道,一位于该轨道前方的前安装部,以及一沿该第一轴向相反于该前安装部且位于该轨道后方的后安装部。该第二座单元可沿该第一轴向调整地安装于该第一座单元的轨道。该座垫单元安装于该第二座单元并具有一前侧缘及一顶面。该辅助垫可选择地安装于该前安装部与该后安装部的其中一者,该辅助垫呈长形体,包括一对长侧边及一对连接该对长侧边的短侧边,当该辅助垫安装于该前安装部时作为一前鼻垫,该等短侧边与该第一轴向相交,且其中一短侧边位于该座垫单元的前侧缘的前方,当该辅助垫安装于该后安装部时作为一背靠垫,该等长侧边与该第一轴向相交,且其中一长侧边位于该座垫单元的顶面上方。本专利技术之功效在于:利用该座垫单元安装于该第二座单元,且该第二座单元可该轨道调整的作用,可依使用者需求调整,另外,利用该辅助垫安装于该前安装部以作为前鼻垫,或者将该辅助垫安装于该后安装部以作为背靠垫,则可达到一物多途的使用目的。【图式简单说明】本专利技术之其它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座垫装置一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组合图;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之一不完整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之线Ⅳ-Ⅳ的一剖面图;图5是沿图4中之线Ⅴ-Ⅴ的一剖面图;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之一变换使用方式示意图,说明一辅助垫安装于一前安装部且作为一前鼻垫;图7是该第一实施例之一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的调整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座垫装置一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10是该第二实施例之一不完整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11是沿图10中之线ⅩⅠ-ⅩⅠ的一剖面图;及图12是该第二实施例之一座垫单元的调整示意图;其中,100、座管;200、收纳袋;10、第一座单元;11、轨道;111、后端面;112、锁孔;12、前安装部;121、嵌槽;40、支撑件;41、连接端;411、沉孔;412、贯孔;413、螺丝;42、后安装部;421、安装孔;422、固定孔;20、第二座单元;21、本体;211、顶侧面;212、导槽;213、卡制齿排;22、锁紧螺栓;221、头部;222、螺纹部;23、卡制件;231、下冠齿;232、咬合齿排;30、座垫单元;31、座垫;311、顶部;312、底部;313、后侧缘;314、前侧缘;315、上冠齿;316、柱杆;317、螺孔;32、顶面;50、辅助垫;51、长侧边;52、长侧边;53、短侧边;54、短侧边;55、锁接块;551、螺孔;60、调整单元;61、齿排;62、蜗杆;621、六角孔;70、补强框件;71、环绕部;72、连接杆部;X、第一轴向;Y、第二轴向;Z、第三轴向;L、轴线;20’、第二座单元;21’、本体;22’、导引件;23’、掣动件;231’、中段;232’、左螺纹段;233’、右螺纹段;234’、定位槽;24’、弹性定位件;241’、卡定部;30’、座垫单元;31’、座垫;33’、导螺座;331’、导螺纹。【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与图2,本专利技术座垫装置之一第一实施例,连接于一座管100,并包含一第一座单元10、一第二座单元20、一座垫单元30、一辅助垫50、一调整单元60及一补强框件70。该第一座单元10沿一第一轴向X延伸,并包括一轨道11、一连接于该轨道11前方的前安装部12,以及一相反于该前安装部12且可拆卸地连接于该轨道11的支撑件40,该轨道11垂直于该第一轴向X的截面呈非圆形,本实施例呈8字形,并具有一后端面111及一对由该后端面111凹设且沿该第一轴向X延伸的锁孔112,该前安装部12具有一由顶面凹设的嵌槽121。该支撑件40连接于该第一座单元10且位于该第二座单元20后方,该支撑件40具有一连接端41及一相反于该连接端41且远离该第一座单元10的后安装部42,该连接端41具有一对应该轨道11的截面形状且可供该轨道11末端穿入的沉孔411及一连通于该沉孔411且可供一螺丝413穿过并锁接于的锁孔112中的贯孔412。该后安装部42具有二呈上下设置的矩形安装孔421及二可分别连通于该等安装孔421的固定孔422。配合参图3及图4,该第二座单元20安装于该第一座单元10,并可沿该第一轴向X且在该轨道11上产生调整。该第二座单元20包括一本体21、一对安装于该等本体21的锁紧螺栓22、二可产生线性移动地安装于该本体21的卡制件23。该本体21具有一顶侧面211、一由该顶侧面211凹设且沿一垂直于该第一轴向X的第二轴向Y延伸的导槽212,以及两对分别设置该等导槽212两侧且沿第二轴向Y延伸的卡制齿排213,该等导槽212各沿一垂直于该第一轴向X与该第二轴向Y的第三轴向Z延伸且由该顶侧面211贯穿至该本体21底部。该等锁紧螺栓22穿设于该等导槽212中,并各具有一抵止于该本体21底部的头部221及一相反于该头部221的螺纹部222。该等该卡制件23各沿一对应于该第三轴向Z的轴线L延伸,并各具有多数设于顶部且围绕该轴线L设置的下冠齿231,以及一对设置于设于底部且可分别啮合于所对应之卡制齿排213的咬合齿排232。该座垫单元30具有二可相对于该等卡制件23的座垫31,该等座垫31各具有一顶部311、一相反于该顶部311的底部312、一对应于该后端面111的后侧缘313、一相反于该后侧缘313的前侧缘314、多数设置于该底部312且围绕成环圈状并相对于该等下冠齿231的上冠齿315,以及一沿该等轴线L设置且可转动地穿设于该等卡制件23中的柱杆316,该等座垫31的顶部311共同形成一顶面32,该等柱杆316各具有一沿该轴线L设置且可供该等锁紧螺栓22的螺纹部222螺锁的螺孔317,该等上冠齿315分别环设于该等柱杆316及该等螺孔317外部,该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座垫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垫装置,包含:一第一座单元,包括一沿一第一轴向延伸的轨道,一位于该轨道前方的前安装部,以及一沿该第一轴向相反于该前安装部且位于该轨道后方的后安装部;一第二座单元,可沿该第一轴向调整地安装于该第一座单元的轨道;一座垫单元,安装于该第二座单元并具有一前侧缘及一顶面;及一辅助垫,可选择地安装于该前安装部与该后安装部的其中一者,该辅助垫呈长形体,包括一对长侧边及一对连接该对长侧边的短侧边,当该辅助垫安装于该前安装部时作为一前鼻垫,该等短侧边与该第一轴向相交,且其中一短侧边位于该座垫单元的前侧缘的前方,当该辅助垫安装于该后安装部时作为一背靠垫,该等长侧边与该第一轴向相交,且其中一长侧边位于该座垫单元的顶面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19 TW 1061130911.一种座垫装置,包含:一第一座单元,包括一沿一第一轴向延伸的轨道,一位于该轨道前方的前安装部,以及一沿该第一轴向相反于该前安装部且位于该轨道后方的后安装部;一第二座单元,可沿该第一轴向调整地安装于该第一座单元的轨道;一座垫单元,安装于该第二座单元并具有一前侧缘及一顶面;及一辅助垫,可选择地安装于该前安装部与该后安装部的其中一者,该辅助垫呈长形体,包括一对长侧边及一对连接该对长侧边的短侧边,当该辅助垫安装于该前安装部时作为一前鼻垫,该等短侧边与该第一轴向相交,且其中一短侧边位于该座垫单元的前侧缘的前方,当该辅助垫安装于该后安装部时作为一背靠垫,该等长侧边与该第一轴向相交,且其中一长侧边位于该座垫单元的顶面上方。2.如请求项1所述的座垫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该第一座单元与该第二座单元之间的调整单元,该调整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轨道且沿该第一轴向设置的齿排,以及一轴设于该第二座单元且与该齿排啮合的蜗杆,转动该蜗杆可带动该第二座单元沿该第一轴向且在该轨道上产生调整。3.如请求项1或请求项2所述的座垫装置,其中,该座垫单元还具有二分别可沿一相交于该第一轴向的第二轴向产生线性移动的座垫,该等座垫各具有一顶部、一相反于该顶部的底部、一前端部,该等顶部共同形成该顶面,该等前端部共同形成该前侧缘。4.如请求项3所述的座垫装置,其中,该第二座单元还具有一本体及二安装于该本体的卡制件,该本体具有两对分别沿一垂直于该第一轴向的第二轴向延伸的卡制齿排,该等该卡制件各沿一垂直于该第一轴向的轴线延伸,并各具有多数设于顶部且围绕该轴线设置的下冠齿及一对设于底部且可分别啮合于所对应之卡制齿排的咬合齿排,该座垫单元还具有二可相对于该等卡制件的座垫,该等座垫还各具有多数设置于该底部且围绕成环圈状且相对于该等下冠齿的上冠齿,该等上冠齿可与所对应的该等下冠齿互相咬合,且使该等座垫可沿该第二轴向相对于该轨道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瑞振车料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