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16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涉及机械校正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组立柱;立柱的一端固定有一顶框架;底座与顶框架之间还固定有辅助架;每组立柱之间分别固定有一固定横梁和一移动横梁;相邻两固定横梁上设置有行走吊梁,行走吊梁与固定横梁滑动配合;行走吊梁上设置有一纵向伸缩机构;移动横梁上配合有横向伸缩机构;移动横梁一端与一吊升机构连接;行走吊梁与一行走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四组横向伸缩机构,用于对大型设备结构竖直方向结构的固定和校正,通过纵向伸缩机构和液压缸实现对大型设备结构水平方向结构的固定和校正。

Integrated multifunctional structural correction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multifunctional structure correcting equipment. Mechanical correction equipment involved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 Comprises a base;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column fixed base surface; the column end is fixed with a top frame;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top frame is fixed with an auxiliary frame; a fixed beam and a moving beam are respectively fixed in each column; two adjacent fixed beam is arranged on the hanging beam walking, walking crane beam and the fixed beam sliding walk together; lifting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longitudinal telescopic mechanism; the movable beam is matched with a horizontal telescopic mechanism; the movable beam end and a connecting crane lifting mechanism; walking crane beam and a walk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four horizontal telescopic mechanism for fixing and correction of the vertical direction structure of large equipment structure, fixing and correction on the level of large equipment structure direction structure by longitudinal telescopic mechanism and the hydraulic cylinder to achi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校正设备
,特别是涉及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
技术介绍
钢结构工程的施工一般都可以分成两个主要施工步骤:首先是结构各类部件的预制加工,然后是钢构件的现场拼接安装。钢构件的预制加工工作是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基础部分,此项工作完成的质量对下一步的现场安装施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钢结构加工过程中构件的变形是经常出现的,其起因主要包括钢结构材料本身的变形、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以及构件移动堆放碰撞而产生的变形等。针对不同的变形,可以有不同的矫正方法:如人工矫正、机械矫正、火焰矫正和混合矫正等方法。在实际施工中如能合理地采用这些方法,将对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钢结构加工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大型机械设备结构变形中,例如挖掘机、吊车、铲车等大型施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变形,一般采用更换零部件的方式,但是一般需要订做,花费时间较长,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通过四组横向伸缩机构,用于对大型设备结构竖直方向结构的固定和校正,通过纵向伸缩机构和液压缸实现对大型设备结构水平方向结构的固定和校正,通过设置位置吊升机构,行走机构进行位置的控制,解决了现有的大型设备结构变形不易校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组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有一顶框架;所述底座与顶框架之间还固定有辅助架;其中,每组立柱之间分别固定有一固定横梁和一移动横梁;其中,相邻两固定横梁上设置有行走吊梁,所述行走吊梁与固定横梁滑动配合;所述行走吊梁上设置有一纵向伸缩机构;其中,所述移动横梁上配合有横向伸缩机构;其中,所述移动横梁一端与一吊升机构连接;其中,所述行走吊梁与一行走机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工”字梁结构;所述“工”字梁结构的一相对表面沿立柱的轴向方向并排均布固定有横杆;所述“工”字梁的一端还设置有滑轮。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工字板和第二工字板;所述第一工字板一表面开有一组阶梯槽道孔;所述第一工字板和第二工字板之间均布设置有间隔板座;相邻两间隔板座形成贯入孔。阶梯槽道孔与一组液压缸配合;所述液压缸一端通过轮座与阶梯槽道孔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顶框架由一矩形框和若干横梁组成;所述横梁并排固定在矩形框内。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架包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表面以此设置有与底座连接的第一固定杆、与固定横梁连接的第二固定杆、与顶框架连接的第三固定杆。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横梁两端分别在一立柱上滑动;所述横向伸缩机构沿移动横梁位移;所述横向伸缩机构包括一伸缩液压缸和一滑动限位座;所述伸缩液压缸通过一护套与滑动限位座配合;所述滑动限位座包括第一滑动框和第二滑动框;所述护套的一相对的两表面分别固定有一导柱;所述第一滑动框和第二滑动框均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向对面之间固定有若干限位横条;外侧相邻的两对限位横条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侧板一端面固定有一对支板;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框的第二侧板固定有一铰座;其中,所述第二滑动框的第一侧板固定有另一铰座。进一步地,所述行走吊梁包括一吊梁和行走机构;所述吊梁一表面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轮座和固定板块;所述吊梁的两端面分别固定有一齿轮;一对所述轮座相对固定在两个固定板块之间;所述轮座包括U行槽板;所述U行槽板的一相对面分别相对开有贯通孔;所述U行槽板一表面均布开有四个槽口;所述U行槽板另一表面的槽口位置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固定有第二滚轮;所述纵向伸缩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有一固定座板;所述固定座板上固定有一轮座;所述轮座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有另一轮座;两个所述轮座相对设置;所述液压缸通过轮座沿行走吊梁的吊梁位移。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固定在固定横梁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滚轴和电机;所述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滚轴;所述滚轴与一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或带轮传动或链轮传动;两个滚轴之间通过链条联动;所述链条与行走吊梁的齿轮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吊升机构包括一伸缩机构和滑轮组;所述伸缩机构通过两组钢丝绳分别与移动横梁一端和移动横梁另一端连接;所述滑轮组包括立柱一端设置的第一滑轮和伸缩机构上设置的第二滑轮。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采用伸缩液压缸;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立柱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大型机械校正设备,用于对大型设备结构变形的校正,具体通过四组横向伸缩机构,用于对大型设备结构竖直方向结构的固定和校正,通过纵向伸缩机构和液压缸实现对大型设备结构水平方向结构的固定和校正。2、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对各类大型设备均可进行变形结构的校正,具有应用范围广,应用灵活,结构调整灵活,能够三维坐标式定位待校正结构位置。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座的左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座的右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行走吊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吊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移动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一滑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结构主视图;图9为第二滑动框右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二滑动框左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结构主视图;图12为纵向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结构主视图;图14为轮座的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轮座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结构主视图;图17为横向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伸缩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7的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19所示,本专利技术为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一表面固定有两组立柱3;立柱3的一端固定有一顶框架4;底座1与顶框架4之间还固定有辅助架2;其中,立柱3为“工”字梁结构;“工”字梁结构的一相对表面沿立柱3的轴向方向并排均布固定有横杆301;“工”字梁的一端还设置有滑轮302。其中,每组立柱3之间分别固定有一固定横梁6和一移动横梁5;相邻两固定横梁6上设置有行走吊梁7,行走吊梁7与固定横梁6滑动配合;行走吊梁7上设置有一纵向伸缩机构13;移动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

【技术保护点】
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组立柱(3);所述立柱(3)的一端固定有一顶框架(4);所述底座(1)与顶框架(4)之间还固定有辅助架(2);其中,每组立柱(3)之间分别固定有一固定横梁(6)和一移动横梁(5);其中,相邻两固定横梁(6)上设置有行走吊梁(7),所述行走吊梁(7)与固定横梁(6)滑动配合;所述行走吊梁(7)上设置有一纵向伸缩机构(13);其中,所述移动横梁(5)上配合有横向伸缩机构(11);其中,所述移动横梁(5)一端与一吊升机构连接;其中,所述行走吊梁(7)与一行走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组立柱(3);所述立柱(3)的一端固定有一顶框架(4);所述底座(1)与顶框架(4)之间还固定有辅助架(2);其中,每组立柱(3)之间分别固定有一固定横梁(6)和一移动横梁(5);其中,相邻两固定横梁(6)上设置有行走吊梁(7),所述行走吊梁(7)与固定横梁(6)滑动配合;所述行走吊梁(7)上设置有一纵向伸缩机构(13);其中,所述移动横梁(5)上配合有横向伸缩机构(11);其中,所述移动横梁(5)一端与一吊升机构连接;其中,所述行走吊梁(7)与一行走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为“工”字梁结构;所述“工”字梁结构的一相对表面沿立柱(3)的轴向方向并排均布固定有横杆(301);所述“工”字梁的一端还设置有滑轮(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第一工字板和第二工字板;所述第一工字板一表面开有一组阶梯槽道孔(102);所述第一工字板和第二工字板之间均布设置有间隔板座;相邻两间隔板座形成贯入孔(1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架(4)由一矩形框和若干横梁组成;所述横梁并排固定在矩形框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架(2)包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表面以此设置有与底座(1)连接的第一固定杆(201)、与固定横梁(6)连接的第二固定杆(202)、与顶框架(4)连接的第三固定杆(2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多功能结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横梁(5)两端分别在一立柱(3)上滑动;所述横向伸缩机构(11)沿移动横梁(5)位移;所述横向伸缩机构(11)包括一伸缩液压缸(1101)和一滑动限位座;所述伸缩液压缸(1101)通过一护套(1102)与滑动限位座配合;所述滑动限位座包括第一滑动框(1103)和第二滑动框(1104);所述护套(1102)的一相对的两表面分别固定有一导柱(1103);所述第一滑动框(1103)和第二滑动框(1104)均包括第一侧板(100)和第二侧板(200);所述第一侧板(100)和第二侧板(200)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泽亮卫康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向上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