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64410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在薄片状金属基质表面上包括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和其上的:(1)包含水合氧化锡的中间粘结剂层(第一层);和其上的,(2)水合氧化铁层(第二层),所述颜料显示微红色,并且水合氧化铁层具有改善的粘结性和致密性,和所述有色干涉颜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具有高耐腐蚀性能和好的分散性能且不损伤薄片状金属基质如氧化铝片等的初始表面光滑度的高耐腐蚀性薄片状金属颜料是周知的(例如专利文件1)。高耐腐蚀性薄片状金属基质颜料的耐腐蚀性能的获得在于:在非水系统中用磷酸化合物和/或硼酸化合物处理薄片状金属基质的表面(第一层)之后,在非水系统中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在其上涂覆水合金属氧化物(第二层)。另外,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用高耐腐蚀性薄片状金属颜料作为基质,在含水系统中通过湿处理方法向其外层涂覆一层或多层水合金属氧化物层(第三层或更多层)(专利文件的第[0034]段)。但是,当只应用常规的湿处理方法向作为基质的这种“高耐腐蚀性薄片状金属颜料”上直接涂覆水合氧化铁来获得微红色时,水合氧化铁层的致密性不够,因而不能得到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所述金属光泽为具有较高光泽、较高色度、强的且改善的干涉色和高的色度的微红色。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基于多层涂覆的薄片状金属基质的光泽颜料,所述基质带有一组层的随角异色,所述层包括,(A)具有较低折射率(不超过1.8)的第一层,(B)具有较高折射率(不低于2.0)的第二选择性吸收层,并且如果希望,任选还包括(C)不同于下层(B)层的第三层。在所述光泽颜料中通过组合具有较低折射率的第一层(A)和具有较高折射率的外层(B)而形成的这种多层结构可以增强在多层边界处的反射,并增强干涉色(非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有描述将氧化铝或二氧化硅作为第一层(A)的例子,并且也有描述将由氧化铁(III)、氧化铬(III)、氧化钛(III)等组成的高折射率材料作为第二层(B)。另外,作为涂覆方法,描述了CVD方法和在有机溶剂系统中进行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湿化学水解方法;但在文献中没有关于如下方面的描述:在含水系统中进行容易操作的反应(这里被定义为“湿处理方法”),在没有中间粘结剂层的情况下在薄片状金属颗粒上直接形成包含选择性吸收层的多层交替涂层,从而产生干涉色。相对于湿处理方法来说,不能预期CVD方法能得到均匀的涂层。专利文献6公开了基于薄片状金属的多层涂覆颜料,所述颜料通过用由SiO、B2O3和/或磷酸盐或其混合物组成的无定形玻璃质层涂覆金属颜料生成。但是当将很容易被氧化的铝用作薄片状金属基质时,因为涂覆过程为在水系统中的直接反应,因而很容易产生氢,从而使金属表面的光滑度受到损伤,造成在金属和“无定形玻璃质”层之间的边界处产生不规则反射或失去金属光泽。这就很难得到光泽干涉色的理想着色。另外,氢的产生在实际应用中会引起潜在危险。例如,专利文献7公开了显示抗腐蚀性能的二氧化硅涂覆铝颜料,所述颜料用含二氧化硅的化合物在铝颜料的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层。所形成的层为在二氧化硅涂层中含有磷的单层(在[002]段中描述);但是其中没有描述通过在外层上涂覆水合氧化铁而得到带有微红色金属光泽的干涉色。专利文献1:JP-A-2003-41150专利文献2:JP-A-08-209024专利文献3:JP-A-03-120351专利文献4:JP-A-06-93206专利文献5:JP-A-07-246366专利文献6:JP-A-2002-522618专利文献7:JP-A-2002-88274非专利文献:Yamada K.,“光学知识(Knowledge in Optics)”,由Tokyo Denki Daigaku Press出版,第一版,pp 323-331(日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微红色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在具有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的薄片状金属基质的外层上形成的水合氧化铁涂层的粘结性和致密性均得到提高,从而获得高的光泽度和高的着色度(色度)。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经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并且发现恰好在具有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的薄片状金属基质的表面上涂覆一个特殊的中间粘结剂层能够令人惊奇地提高在其外部形成的水合氧化铁涂层的粘结性和致密性,从而可以得到具有高光泽和高着色度(色度)的微红色,从而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包括在薄片状金属基质表面上的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和其上的:(1)包含水合氧化锡的中间粘结剂层(第一层),和其上的,(2)水合氧化铁层(第二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所述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为通过如下步骤得到的水合金属氧化物层:用磷酸化合物和/或硼酸化合物处理薄片状金属基质的表面,然后利用溶胶-凝胶水法涂覆选自硅、铝、锆和钛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一个或多个水合金属氧化物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在所述水合金属氧化物层中水合金属氧化物的金属为硅和/或铝。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在所述水合金属氧化物层中水合金属氧化物的金属为硅。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所述中间粘结剂层(第一层)为包含由锡盐水解得到的水合氧化锡的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在所述中间粘结剂层(第一层)中,水合氧化锡的量不少于在薄片状金属基质上形成-->单层水合氧化锡所必须的量,其中所述薄片状金属基质具有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在所述中间粘结剂层(第一层)中水合氧化锡的量为每单位薄片状金属基质表面积(m2)0.0008-0.3g金属氧化物(SnO2),其中所述薄片状金属基质具有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在所述水合氧化铁层(第二层)中水合氧化铁的量为每单位薄片状金属基质表面积(m2)0.01-1.0g金属氧化物(Fe2O3),其中所述薄片状金属基质具有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备所述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中分散/悬浮具有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的薄片状金属基质颗粒,-向分散/悬浮液中同时加入锡盐水溶液和碱性水溶液,同时保持pH值恒定,并在所述具有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的薄片状金属基质的表面上形成第一层水合氧化锡(中间粘结剂层),和-同时加入铁盐(III)水溶液和碱性水溶液,同时保持pH值恒定,并形成水合氧化铁层(第二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树脂/油和颜料的组合物,包含树脂组分和/或油组分以及上述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其它颜料的上述树脂/油和颜料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树脂/油和颜料的组合物的用途,用于油漆、涂覆膜、油漆材料、油墨、印刷材料、塑料、模塑制品或化妆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具有至少一个油漆层的油漆材料,其中所述油漆层包括树脂/油和颜料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本专利技术的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中,用其中含有水合氧化锡的中间粘结剂层涂覆具有非水溶液中的耐腐蚀处理层的薄片状金属-->基质,从而与没有中间粘结剂层的情况(水合氧化铁层直接涂覆到具有耐腐蚀处理层的薄片状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包括在薄片状金属基质表面上的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和其上的:    (1)包含水合氧化锡的中间粘结剂层(第一层),和其上的,    (2)水合氧化铁层(第二层)。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1-9 2004-0048111.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包括在薄片状金属基质表面上的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和其上的:(1)包含水合氧化锡的中间粘结剂层(第一层),和其上的,(2)水合氧化铁层(第二层)。2.权利要求1的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所述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为由以下步骤得到的水合金属氧化物层:用磷酸化合物和/或硼酸化合物处理薄片状金属基质的表面,然后利用溶胶-凝胶方法涂覆选自硅、铝、锆和钛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一个或多个水合金属氧化物层。3.权利要求2的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在所述水合金属氧化物层中水合金属氧化物的金属为硅和/或铝。4.权利要求3的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在所述水合金属氧化物层中水合金属氧化物的金属为硅。5.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所述中间粘结剂层(第一层)为包含由锡盐水解得到的水合氧化锡的层。6.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在所述中间粘结剂层(第一层)中水合氧化锡的量不少于在具有在非水系统中处理的耐腐蚀层的薄片状金属基质上形成单层水合氧化锡所必需的量。7.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带有金属光泽的有色干涉颜料,其中相对于每单位表面积(m2)的具有在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邦银中村信明新田胜久
申请(专利权)人: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