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海藻明日叶茶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3551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4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藻明日叶茶的制备工艺,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其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藻有腥臭味、明日叶茶查尔酮溶出量低、营养保健价值低的技术问题。制备工艺包括选择采摘‑冰冻开骨‑冰浸保绿‑脱水定湿‑喷酶开链‑高温灭活‑揉捻造型‑烘干定型‑烘炒提香‑降温陈化‑茶藻共混‑二次烘焙出香‑冷却大包装‑陈化均香‑检验定标‑分装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能修饰明日叶茶的香气,发挥明日叶茶、海藻的协同保健作用,优点是机械化程度高,有利于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尤其是能有效提高明日叶茶冲饮时保健成分查尔酮和海藻多糖的溶出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海藻明日叶茶不仅没有海藻有腥臭味、而且有利于充分利用药用活性成分,提升保健效果。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a seaweed leaf t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process of seaweed tomorrow leaf tea, which belongs to the tea preparation technology field. It mainly solves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seaweed has stench taste, nutritional value is low,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low dissolution koidzumi tea chalcon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ncludes the choice of picking frozen bone ice soaked green constant moisture spray dehydration enzyme chain inactivated by high temperature rolling formation baking drying setting cooling aging Titian tea blend two algae baked sweet cooling packaging Chen Huajun incense calibration test loaded.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modified koidzumi tea aroma, play the role of collaborative care koidzumi tea, seawee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is conducive to large-scale,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especial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koidzumi brewed tea dissolution rate when health ingredients of chalcone and seaweed polysaccharides. The prepared seaweed leaves tomorrow tea not only has stench taste, no algae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full use of medicinal active ingredients, improve health car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藻明日叶茶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明日叶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海藻明日叶茶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茶叶和丝绸、瓷器是我国古代跟世界贸易的主打产品,享誉世界。茶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休闲、养生的方法。明日叶,为伞形目,芹科,当归属,宿根多年生长常绿直立草本植物。因其生长快、生命力强,有“今日摘叶,明日又长新芽”现象而得名。我国名医李时珍早在《本草纲目》(1593年)中将明日叶谓之“滨海当归”,明确其味甘、辛,性温,归肝、心、大肠经;在日本著《大和本草》(1709年)和《重订本草纲目启蒙》(1844年)中则有明日叶可强壮身体、保健益寿之功效的记载,因而被人们推崇为珍奇植物,亦是传说中秦始皇所要寻找的长寿神草。明日叶当代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目前已被引种至海南、山东等地,近年来国内已有生产明日叶茶、胶囊、饮片等保健品,以及面条、甜点等食品的宣传报道。明日叶因为含有安全无毒、活性较强的查尔酮以及有机锗等其它植物所没有或者含量很低的特殊营养成分,所以具有降糖、保肝护肝、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特殊保健作用,被誉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明日叶什么时间做为茶的历史难以考究了。在日本八丈岛等明日叶产区,既有野生的,也有居民种植的,均当作日常蔬菜食用。直到东洋药草研究所所长——医学博士后藤迅帜于1968年,为了研究汉方药,来到八丈岛买毒蛇时投宿了一家旅馆,意外吃到了主人亲自做的明日叶料理,并发现岛上的人因为经常食用明日叶,不但非常长寿,而且都很健康,并且明日叶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引起了他欲研究的好奇心。经过他20多年的研究推广,于1999年写成了《明日叶体验谈》一书,明日叶才走出孤岛被世人所知。目前,明日叶的产品有20%用于新鲜蔬菜供应,80%左右的明日叶被加工成了茶、粉、饮料,也作为其他食品添加剂使用。从文献资料上看,目前中国所种植的明日叶都是近20年从日本引进的。最早见于报道的是2007年从日本引进在海南岛逐渐形成种植基地,并有了明日叶茶产品。其后,明日叶在山东日照、青岛等滨海地区也形成了种植基地,其中山东明日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规模超过了230亩。由此可见,世界上明日叶茶商品的形成是近20年左右的事情,属于新兴药食同源饮品。海藻是海洋藻类植物蓝藻、红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褐藻、裸藻、绿藻、轮藻的总称,共有11门、上万种。其中,已知可供人类食用的海藻有70多种。常见的海藻有褐藻、红藻、绿藻和蓝藻,品种有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等等。1995年全世界海藻总产量732.6万吨,我国海藻产量350万吨,占47.8%;2003年全世界海藻总产量1083.4万吨,我国海藻产量721.6万吨,占66.6%。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重视。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同样重视海洋资源开发。例如,作为褐藻的代表海带来讲,不仅是最重要的药食同源海洋植物,而且每年的再生量超过1500万吨。我国海藻资源丰富,年产量达70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2015年我国海带产量达到13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但是目前对海带的利用主要是直接用作食品或提取食品添加剂,品种还比较少,吨价3-4万元,比较便宜。如何利用海带资源优势转化为高附加值产业优势是我国已于2012年启动的蓝色经济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海带不仅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洋蔬菜,同时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例如,海带含有非蛋白氨基酸——褐藻氨酸,具有降压、降血脂、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作用;海带含有的牛磺酸具有保护视力、增强记忆的作用;海带含有甘露醇有利尿、消肿、护肾作用;海带含有的海藻多糖具有抗癌活性、降糖和提高免疫力作用;海带含有的褐藻酸盐具螯合重金属离子的的排毒作用等等。其他海藻也具有与海带相近的药用价值。总之,包括海带在内的海藻虽然营养成分很多,但制作成茶叶时却存在较大的缺陷。一是有腥臭味比较难除,饮用起来气味和口感都让人不舒服,二是热水浸泡时水溶性物质少,尤其是海藻多糖分子量大,难以溶出,发挥不了营养保健作用。已有的海藻茶工艺主要是把海带烘干、粉碎,再添加罗汉果、枸杞、桑叶、黑木耳、糖等而成。譬如,申请号为201110178508.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海藻茶的制备方法,将海带磨粉后浸泡在茶水中,再加入味精、糖、盐和料酒而成,难以保持茶的外观和风味;申请号为200610038915.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海藻茶的制备方法,将海藻粉和姜粉混合后研磨烘烤,虽然姜粉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海带的腥臭味,但不能完全去除腥味,也解决不了海藻溶出物低、保健效果差的问题。申请号为201510978649.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海藻茶的制备方法,将海藻与芦笋、桑叶、羊角片、艾片、杏仁、荷叶等混合在一起而成,不仅解决不了海藻的腥臭、水溶性差问题,而且未经高温处理,容易发霉变质;申请号为20171027033.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海藻茶的制备方法,将四种海藻蒸煮烘干粉碎,再与用除腥液除腥臭后的鱼鳞粉混合而成,工艺复杂、费时,没有茶的外观特征和清香特性。我国关于涉及明日叶茶的专利申请有10项,最早的见于宝生物工程株式会社2008年申请的“明日叶茶(申请号:200810171414.5)”,该明日叶茶叶,优选焙煎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100-150℃,此外,作为供给焙煎加热的明日叶的干燥物,优选初蒸后,经干式干燥处理得到的水分含量在20%以下的干燥物。国内公司2009年有了一种明日叶茶的生产工艺(申请号:200910144996.2),主要包括采摘明日叶鲜叶并水洗,再摊晾、杀青、揉捻、烘干、滚炒、筛分并烘干即得明日叶成品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的明日叶茶,具有外形色泽乌黑油润,条索紧结,明日叶香气突出,内含物丰富,汤色棕褐色,叶底墨绿色。2013出现了明日叶银杏叶混合茶(申请号:201310742788.9)和添加茉莉花的明日叶茶(申请号:201310712527.2);2014年有了明日叶发酵茶(申请号:201410345442.X),包括清洗、摊晾萎凋、温漂、甩水、切割、热空气萎凋、揉捻、发酵、毛火烘干、摊凉、足火烘干、筛分等工艺步骤。在揉捻和发酵的过程中加入了适量的外源酶,辅助明日叶发酵。采用该工艺制作的明日叶发酵茶显著改善了明日叶茶产品的涩味口感,冲泡后醇香怡人,口感浑厚,回味甘甜,同时,在茶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多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等主要品质方面都有所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明日叶茶制作工艺主要是技术解决了茶适合饮用的特征,注重茶的外形和味道,用的是茶树叶制茶的清蒸-烘干工艺或者是清炒散茶手工工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工艺难以规范化、标准化,难以保持茶纯正绿色。另一方面,明日叶作为药茶来讲,它的主要药用成分是查尔酮、有机锗、活性钙,这些成分属于有机物和金属有机物,水溶性小,所以,原有工艺制备的明日叶茶即使用沸水冲泡也很难溶出,不仅浪费了这些宝贵的药物成分,也大大降低了其保健效果。已有酶技术需要长时间摊晾,多次翻堆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在堆置时明日叶内原酶催化氧化反应使叶片变为黄色,失去绿色,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藻明日叶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明日叶的选摘及预处理:选取新鲜明日叶并保留0.5‑1cm叶柄,作为制茶原料;b、冰冻开骨:将步骤a选取的明日叶在‑10℃~‑12℃快速冰冻1~3小时,冰冻致孔;c、冰浸保绿:将冰冻致孔的明日叶片倒入山泉水中,控制水温在16℃以下开冰5min;d、脱水定湿:在常温下将已化冰的明日叶离心脱水,表面吸附水≤2%,不流滴;e、喷酶开链:将表面吸附水≤2%的明日叶装入带内叶片的旋转机,边旋转边喷雾食品级酶剂,以使所述食品级酶剂润湿到明日叶两面,25‑45℃堆积0.5‑2h,晾干,所述明日叶与食品级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01~0.1;f、高温灭活:将步骤e中晾干的明日叶叶片通过筒式连续杀青机,烘去表面水分,并将酶剂灭活;g、揉捻造型、烘干定型、烘炒提香:将步骤f灭活的明日叶叶片上揉捻或轧捻机上造型,于130‑140℃烘干定型,于155‑160℃烘炒提香;h、降温陈化:将步骤g烘焙提香后的明日叶叶片,冷却至45‑50℃,舒展陈化20‑50min;i、纯藻膨化:将可食用鲜海藻洗净泥沙,切成细条,处理成含水分12‑16%的干丝或直接选用干净的含水分12‑16%的干海藻,用膨化机在130‑210℃膨化、切断成膨化条,降温至45‑50℃;j、茶藻共混:将步骤i所得膨化条和已降温陈化的明日叶在共混机中共混15min;所述膨化条与降温陈化后的明日叶的质量百分比为1‑51%:1;k、二次烘焙出香;将步骤j茶藻共混所得后的藻茶混料上旋转焙烘机,二次烘焙出香,在温度165‑170℃时烘焙2‑3min。l、冷却包装:将二次烘焙出香的茶藻混料冷却至40‑45℃,趁热包装在铝箔袋中密封保存;m、陈化均香:将密封保存的铝箔袋海藻明日叶茶陈化、匀香3‑7天;n、检验定标:将已陈化、匀香的铝箔袋海藻明日叶茶取样,测定达标后定为合格产品,即得海藻明日叶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藻明日叶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明日叶的选摘及预处理:选取新鲜明日叶并保留0.5-1cm叶柄,作为制茶原料;b、冰冻开骨:将步骤a选取的明日叶在-10℃~-12℃快速冰冻1~3小时,冰冻致孔;c、冰浸保绿:将冰冻致孔的明日叶片倒入山泉水中,控制水温在16℃以下开冰5min;d、脱水定湿:在常温下将已化冰的明日叶离心脱水,表面吸附水≤2%,不流滴;e、喷酶开链:将表面吸附水≤2%的明日叶装入带内叶片的旋转机,边旋转边喷雾食品级酶剂,以使所述食品级酶剂润湿到明日叶两面,25-45℃堆积0.5-2h,晾干,所述明日叶与食品级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01~0.1;f、高温灭活:将步骤e中晾干的明日叶叶片通过筒式连续杀青机,烘去表面水分,并将酶剂灭活;g、揉捻造型、烘干定型、烘炒提香:将步骤f灭活的明日叶叶片上揉捻或轧捻机上造型,于130-140℃烘干定型,于155-160℃烘炒提香;h、降温陈化:将步骤g烘焙提香后的明日叶叶片,冷却至45-50℃,舒展陈化20-50min;i、纯藻膨化:将可食用鲜海藻洗净泥沙,切成细条,处理成含水分12-16%的干丝或直接选用干净的含水分12-16%的干海藻,用膨化机在130-210℃膨化、切断成膨化条,降温至45-50℃;j、茶藻共混:将步骤i所得膨化条和已降温陈化的明日叶在共混机中共混15min;所述膨化条与降温陈化后的明日叶的质量百分比为1-51%:1;k、二次烘焙出香;将步骤j茶藻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超李群李晓雯王力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