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生旭专利>正文

一种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3419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4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其步骤如下:选梗芽完整的蝴蝶兰植株,保留带有花梗芽的花梗部分;用酒精棉由下而上擦拭3‑5次;并根据老嫩程度进行分级,分成老花梗和嫩花梗两种;后配制三种消毒液,将老花梗和嫩花梗分别放入两个空的无菌瓶中,将1号消毒液倒入装有老花梗的瓶中,将2号消毒液倒入装有嫩花梗的瓶中,后倒出消毒液;剥去第一次消毒后的老花梗和嫩花梗花梗芽上的苞片,将剥除苞片后的花梗芽浸泡在3号消毒液中,后倒出消毒液;然后将花梗芽接种到装有花梗芽诱导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将接种好的培养瓶放入培养室中进行花梗芽的诱导。花梗芽污染率为2‑7%,花梗芽的成活率为95‑99%,消毒液的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梗芽培育消毒方法,特别是一种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部分蝴蝶兰组培生产者都是运用次氯酸钠溶液或者氯化汞溶液对蝴蝶兰花梗芽进行消毒处理,氯化汞溶液对花梗芽的消毒效果非常好,但是它含有对环境和土壤具有严重污染的汞,所以很多负责任的厂家都摒弃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效果好、易清洗、无污染,是国内蝴蝶兰组培厂家主要的消毒液,目前用次氯酸钠对蝴蝶兰花梗芽进行消毒的污染率在20%左右,次氯酸钠是化学试剂,购买它需要到专门的化学试剂商店而且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廉价易得,方法简单,污染率低、消毒效果好的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1)花梗选取:选取至少开花三朵、无病毒表现、花序正常、花梗芽完整的蝴蝶兰植株,用消毒后的工具在距花梗的基部8cm-12cm处剪下,并剪去上面花序,只保留带有花梗芽的花梗部分;(2)花梗粗消毒:将带有花梗芽的花梗用70%-75%的酒精棉由下而上擦拭3-5次;(3)花梗芽分级:在无菌操作台上将花梗芽分别剪下,并根据老嫩程度进行分级,分成老花梗和嫩花梗两种;剪取花梗芽时在距离花梗芽上方1.5cm-2cm处、距离花梗芽下方2cm-3cm处剪取;嫩花梗为离顶部近的花梗;(4)消毒液准备:分别配制三种消毒液,1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1.5-2.5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2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2.8-3.5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3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8.5-9.5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三种消毒液配制好后都分别加入1-3滴吐温;(5)第一次消毒:将老花梗和嫩花梗分别放入两个空的无菌瓶中,将1号消毒液倒入装有老花梗的瓶中,将2号消毒液倒入装有嫩花梗的瓶中,老花梗和嫩花梗均浸泡在消毒液中,充分摇动,20-30分钟后,倒出消毒液;(6)剥除苞片:剥去第一次消毒后的老花梗和嫩花梗花梗芽上的苞片,剥除时不得伤到花梗和花梗芽;(7)第二次消毒:将剥除苞片后的花梗芽装入无菌瓶中,倒入3号消毒液使花梗芽浸泡在消毒液中,3-8分钟后,倒出消毒液;(8)接种:将二次消毒后的花梗芽从无菌瓶中取出,芽体上方保留0.8cm-1.2cm其余剪去,上剪口方向与花梗方向垂直;芽体下方保留1.2cm-1.8cm其余剪去,下剪口方向与花梗方向成45°角,下剪口与花梗芽在同一侧,然后将花梗芽接种到装有花梗芽诱导培养基的培养瓶中;(9)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瓶放入培养室中进行花梗芽的诱导培养,培养45-60天长成完整植株即可,培养条件为:温度26℃-30℃,光强1000-1400LX,光照时间每天12-16小时。以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技术方案中:上述步骤(8)中,所述花梗芽诱导培养基为花宝1号2-3.5g/L+椰子汁50-100ml/L+6-BA3-5PPM+NAA0.2-0.5PPM。6-BA是6-苄氨基腺嘌呤;NAA是萘乙酸。花宝1号为市售的美国HYPONEX花宝1号复合肥(N∶P∶K=7∶6∶19)。以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所述1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2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2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3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3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9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其特点:(1)根据花梗的老嫩程度进行分级,然后分别进行消毒,避免了同样时间内老花梗消毒不彻底或嫩花梗消毒过头的情况;(2)进行两次消毒,第一次对整个裸露在外面的花梗及花梗芽的外苞片进行彻底消毒,第二次对花梗芽体进行消毒,做到了全面、彻底;(3)消毒液简单、配制容易、成本低,两次消毒的消毒液都是不同浓度的84消毒液和几滴吐温,采购容易、成本非常低、稳定性强、污染率低、配制也非常容易;(4)消毒效果好,经过两次的彻底消毒,花梗芽的污染率可控制在2%-7%,极大地压缩了生产成本和母本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其步骤如下:(1)花梗选取:在温室中选取至少开花三朵、无病毒表现、花序正常、花梗芽完整的蝴蝶兰植株,用消毒后的工具如刀子或剪刀在距花梗的基部10cm处剪下,并剪去上面花序,只保留带有花梗芽的花梗部分;(2)花梗粗消毒:将带有花梗芽的花梗用70%-75%的酒精棉由下而上擦拭3-5次;擦拭后用保鲜膜包裹后写上代号及日期,送到后道工序。(3)花梗芽分级:在无菌操作台上将花梗芽分别剪下,并根据老嫩程度进行分级,分成老花梗和嫩花梗两种;剪取花梗芽时在距离花梗芽上方2cm处、距离花梗芽下方3cm处剪取;(4)消毒液准备:分别配制三种消毒液,1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2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2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3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3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9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三种消毒液配制好后都分别加入2滴吐温,吐温由胶头滴管吸取滴入;(5)第一次消毒:将老花梗和嫩花梗分别放入两个空的无菌瓶中,将1号消毒液倒入装有老花梗的瓶中,将2号消毒液倒入装有嫩花梗的瓶中,老花梗和嫩花梗均浸泡在消毒液中,充分摇动,25分钟后,倒出消毒液;(6)剥除苞片:用手术刀和镊子轻轻地剥去第一次消毒后的老花梗和嫩花梗花梗芽上的苞片,剥除时不得伤到花梗和花梗芽;(7)第二次消毒:将剥除苞片后的花梗芽装入无菌瓶中,倒入3号消毒液使花梗芽浸泡在消毒液中,5分钟后,倒出消毒液;(8)接种:将二次消毒后的花梗芽从无菌瓶中取出,芽体上方保留1cm其余剪去,上剪口方向与花梗方向垂直;芽体下方保留1.5cm其余剪去,下剪口方向与花梗方向成45°角,下剪口与花梗芽在同一方向,然后将花梗芽接种到装有花梗芽诱导培养基的培养瓶中;(9)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瓶放入培养室中进行花梗芽的诱导培养,5天左右即可见芽体膨大,30天左右即见芽体伸长或长成小苗,45-60天左右可长大成完整植株即可,培养条件为:温度26℃-30℃,光强1000-1400LX,光照时间每天12-16小时。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中,所述花梗芽诱导培养基为花宝1号2g/L+椰子汁50ml/L+6-BA3PPM+NAA0.2PPM。实施例3,实施例1所述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中,所述花梗芽诱导培养基为花宝1号3.5g/L+椰子汁100ml/L+6-BA5PPM+NAA0.5PPM。实施例4,实施例1所述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中,所述花梗芽诱导培养基为花宝1号2.8g/L+椰子汁75ml/L+6-BA4PPM+NAA0.3PPM。实施例5,一种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其步骤如下:(1)花梗选取:在温室中选取至少开花三朵、无病毒表现、花序正常、花梗芽完整的蝴蝶兰植株,用消毒后的工具如刀子或剪刀在距花梗的基部8cm处剪下,并剪去上面花序,只保留带有花梗芽的花梗部分;(2)花梗粗消毒:将带有花梗芽的花梗用70%-75%的酒精棉由下而上擦拭4次;擦拭后用保鲜膜包裹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花梗选取:选取至少开花三朵、无病毒表现、花序正常、花梗芽完整的蝴蝶兰植株,用消毒后的工具在距花梗的基部8cm‑12cm处剪下,并剪去上面花序,只保留带有花梗芽的花梗部分;(2)花梗粗消毒:将带有花梗芽的花梗用70%‑75%的酒精棉由下而上擦拭3‑5次;(3)花梗芽分级:在无菌操作台上将花梗芽分别剪下,并根据老嫩程度进行分级,分成老花梗和嫩花梗两种;剪取花梗芽时在距离花梗芽上方1.5cm‑2cm处、距离花梗芽下方2cm‑3cm处剪取;(4)消毒液准备:分别配制三种消毒液,1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1.5‑2.5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2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2.8‑3.5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3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8.5‑9.5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三种消毒液配制好后都分别加入1‑3滴吐温;(5)第一次消毒:将老花梗和嫩花梗分别放入两个空的无菌瓶中,将1号消毒液倒入装有老花梗的瓶中,将2号消毒液倒入装有嫩花梗的瓶中,老花梗和嫩花梗均浸泡在消毒液中,充分摇动,20‑30分钟后,倒出消毒液;(6)剥除苞片:剥去第一次消毒后的老花梗和嫩花梗花梗芽上的苞片,剥除时不得伤到花梗和花梗芽;(7)第二次消毒:将剥除苞片后的花梗芽装入无菌瓶中,倒入3号消毒液使花梗芽浸泡在消毒液中,3‑8分钟后,倒出消毒液;(8)接种:将二次消毒后的花梗芽从无菌瓶中取出,芽体上方保留0.8cm‑1.2cm其余剪去,上剪口方向与花梗方向垂直;芽体下方保留1.2cm‑1.8cm其余剪去,下剪口方向与花梗方向成45°角,下剪口与花梗芽在同一侧,然后将花梗芽接种到装有花梗芽诱导培养基的培养瓶中;(9)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瓶放入培养室中进行花梗芽的诱导培养,培养45‑60天长成完整植株即可,培养条件为:温度26℃‑30℃,光强1000‑1400LX,光照时间每天12‑16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蝴蝶兰花梗芽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花梗选取:选取至少开花三朵、无病毒表现、花序正常、花梗芽完整的蝴蝶兰植株,用消毒后的工具在距花梗的基部8cm-12cm处剪下,并剪去上面花序,只保留带有花梗芽的花梗部分;(2)花梗粗消毒:将带有花梗芽的花梗用70%-75%的酒精棉由下而上擦拭3-5次;(3)花梗芽分级:在无菌操作台上将花梗芽分别剪下,并根据老嫩程度进行分级,分成老花梗和嫩花梗两种;剪取花梗芽时在距离花梗芽上方1.5cm-2cm处、距离花梗芽下方2cm-3cm处剪取;(4)消毒液准备:分别配制三种消毒液,1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1.5-2.5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2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2.8-3.5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3号消毒液由体积比为1∶8.5-9.5的84消毒液和无菌水组成;三种消毒液配制好后都分别加入1-3滴吐温;(5)第一次消毒:将老花梗和嫩花梗分别放入两个空的无菌瓶中,将1号消毒液倒入装有老花梗的瓶中,将2号消毒液倒入装有嫩花梗的瓶中,老花梗和嫩花梗均浸泡在消毒液中,充分摇动,20-30分钟后,倒出消毒液;(6)剥除苞片:剥去第一次消毒后的老花梗和嫩花梗花梗芽上的苞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旭
申请(专利权)人:王生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