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209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其包括:与进气管线连接的加热组件、与加热组件通过管线连接的循环风机,以及与循环风机通过第一管线连接的钢辊,其中,钢辊通过第二管线连接至进气管线形成回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热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高压空气对钢辊进行加热,可对极片或材料进行快速预热升温;2)钢辊内部设有多个导热筋,可增大钢辊与高压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快速实现升温或降温;3)避免定期更换导热介质,可降低成本。

He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irculating fan, the heating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pipe and the heating assembly are connected through pipelines, and the circulating fan are connected by a first pipeline steel roller, the roller through the second steel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inlet pipe line to form a loop.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eating device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1) with high pressure air for heating the steel roller, the sheet material or quick preheating; 2) steel roller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eat conduction band, can increase the contact area of steel roller and the high-pressure air, can realize the rapid heating or cooling; 3) avoid replacing the heat conducting medium regularly, can reduce the cost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池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绿色低公害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中。锂离子电池内部对水分的要求极其严格,因此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阴极片、阳极片或裸电芯进行烘干除水,以避免在电芯化成和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黑斑析锂而造成安全风险。目前,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极片除水的方法主要是开卷烘烤,包括红外加热、热风加热和油辊加热等方式。其中,油辊加热可通过接触加热的方式使极片快速达到目标温度,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但是,油辊加热方式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采用高温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而导热油在高温下易产生异味,且存在泄漏风险;其次,导热油在高温度下降温较慢,油辊冷却时需要的能耗高。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效率高且安全的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率且安全的加热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其包括:与进气管线连接的加热组件;与加热组件通过管线连接的循环风机;以及与循环风机通过第一管线连接的钢辊;其中,钢辊通过第二管线连接至进气管线形成回路。作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气管线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二管线连接至空气压缩机和加热组件之间的进气管线上。作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和加热组件的输入端均设有进气阀。作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气管线与循环风机通过与所述加热组件并联的管线连接,且管线上设有循环阀。作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钢辊与第一管线连接处设有旋转密封接头。作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钢辊为内部空心钢辊,钢辊内部设有多个导热筋。作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管线上设有接口,接口连接有管线,且管线上设有排气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加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高压空气对钢辊进行加热,可对极片或材料进行快速预热升温;2)避免定期更换导热介质,可降低成本;3)停机时可向钢辊中通入常温或低温空气,使钢辊迅速降温;4)钢辊内部设有多个导热筋,可增大钢辊与高压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快速实现升温或降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加热装置及其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非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加热装置包括:与进气管线200连接的加热组件30;与加热组件30通过管线连接的循环风机50;以及与循环风机50通过第一管线202连接的钢辊40;其中,钢辊40通过第二管线204连接至进气管线200形成回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气管线200连接有空气压缩机10,第二管线204连接至空气压缩机10和加热组件30之间的进气管线200上,其中,空气压缩机10的输出端设有进气阀102,加热组件30的输入端设有进气阀104。循环风机50用于高压热风的内部循环,可通过设定不同的运行频率改变内部高压循环风的循环速度。进气管线200与循环风机50还通过与加热组件30并联的管线206连接,且管线206上设有循环阀106。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当循环阀106关闭,进气阀104打开时,高压空气经过加热组件30进入循环风机50,输出高压热风。当循环阀106打开,进气阀104关闭时,高压空气经过管线206进入循环风机50,输出高压冷却风。钢辊40与第一管线202连接处设有旋转密封接头402,用于钢辊40的旋转和密封。钢辊40为内部空心钢辊40,材质为不锈钢,表面经过抛光,同时钢辊40内部设有多个导热筋502,增大了钢辊40与高压热风和冷却风的接触面积,使得钢辊40能够快速升温或降温。第二管线204上设有接口,接口连接有管线,管线上设有排气阀108,用于加热装置停机时排放高压空气。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加热装置通过配置不同的管线和阀门,具有以下两种工作方式:需要对钢辊40加热时,关闭循环阀106和排气阀108,打开进气阀102和104,加热组件30设置目标温度后开始加热,同时循环风机50开始运行,当循环管路中的压强达到目标压强后,关闭进气阀102和空气压缩机10,管路中的热风在管路内部进行循环并对钢辊40进行加热,钢辊40内部的导热筋502使得钢辊40能够迅速达到目标温度,并且钢辊40两端设有的旋转密封接头402使得钢辊40能够主动或被动旋转,保证极片与钢辊40的紧密接触,从而使极片通过接触加热的方式达到预热目的。需要对钢辊40冷却时,关闭进气阀104,打开进气阀102、循环阀106和排气阀108,停止运行加热组件30,外部冷风从10进入,通过管道200和206进入循环风机50,输出的高压冷却风进入钢辊40,对高温下的钢辊40进行迅速降温,降温后的气体通过管道204进入排气阀108排出。结合以上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加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高压空气对钢辊40进行加热,可对极片或材料进行快速预热升温;2)避免定期更换导热介质,可降低成本;3)停机时可向钢辊40中通入常温或低温空气,使钢辊40迅速降温;4)钢辊40内部设有多个导热筋502,可增大钢辊40与高压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实现快速升温或降温。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进气管线连接的加热组件;与加热组件通过管线连接的循环风机;以及与循环风机通过第一管线连接的钢辊;其中,所述钢辊通过第二管线连接至进气管线形成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进气管线连接的加热组件;与加热组件通过管线连接的循环风机;以及与循环风机通过第一管线连接的钢辊;其中,所述钢辊通过第二管线连接至进气管线形成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线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二管线连接至空气压缩机和加热组件之间的进气管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和加热组件的输入端均设有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艳煌彭小军冯凌云邓金雁方宏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