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红专利>正文

梯板及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007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梯板及楼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梯板包括梯板本体,以及位于其下表面的至少两条肋梁;该楼梯包括踏板和所述的梯板;所述踏板为多个,且阶梯式分布在所述梯板本体上。该梯板及楼梯能够保证梯板强度,且减少结构自重。

Stair and stai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air and stai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stair step includes body, and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at least two rib; the stairs include pedal and the stair; the pedal is multiple, and stepped distribution in the slab body. The stair and stair stair can guarantee the strength and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梯板及楼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梯板及楼梯。
技术介绍
楼梯主要分预制混凝土楼梯和现浇混凝土楼梯:预制混凝土楼梯是指混凝土在别处浇制完成后,再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现浇混凝土楼梯是指在施工现场支模浇注的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由于周期短、资源消耗少、绿色环保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楼梯是重要竖向交通设施和安全疏散通道。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楼梯相较于现浇混凝土楼梯而言,虽然前者容易进行标准化作业,养护条件优于施工现场,但是前者的自身重力较大,耗材较多,现场施工吊装难度大、成本高,楼梯强度差,运输和组装的要求也较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梯板及楼梯,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板;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梯板,它包括梯板本体,以及位于其下表面的至少两条肋梁。进一步地,所述肋梁的数量为两条或三条。进一步地,所述肋梁为两条,且分别位于所述梯板下表面的两侧边。进一步地,所述肋梁为三条,其中一条肋梁位于所述梯板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另外两条肋梁分别位于所述梯板下表面的两侧边。进一步地,所述肋梁横截面为四边形结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楼梯,包括踏板和所述的梯板;所述踏板为多个,且阶梯式分布在所述梯板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踏板内设有轻质材料块,所述轻质材料块外部包围有混凝土层。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层中设置有钢筋架,且所述的钢筋架伸入所述梯板本体中。进一步地,所述梯板本体内设有钢筋架。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层与梯板本体通过一体浇注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梯板及楼梯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该梯板包括梯板本体,以及位于其下表面的至少两条肋梁,提高了梯板的承载能力和整体强度,满足了其正常情况下的使用需求;此外,该肋梁为至少两条,设置在梯板本体的下表面,无需将梯板本体整体加强,减轻了结构的自重,方便运输及现场装配。另一方面,该楼梯包括踏板和所述的梯板;所述踏板为多个,且阶梯式分布在所述梯板本体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楼梯,包括所述的梯板,因此具有梯板的所有优点,在此就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及的常规的板式楼梯的受力分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提及的新型的预制楼梯的受力分析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楼梯的侧面内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梯板本体内部填充空心管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基于图3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梯板本体和肋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基于图3和图5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楼梯的轴测图;图7是基于图3和图5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肋梁的轴测图;图8是基于图7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肋梁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踏板;2-梯板本体;3-混凝土层;4-轻质材料块;5-肋梁;6-钢筋架;7-空心管材;8-吊装孔预埋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梯板,它包括梯板本体2,以及位于其下表面的至少两条肋梁5。具体地,至少两条肋梁5均成长条状,优选地,至少两条肋梁5均匀设置在梯板本体2的下表面,用于均匀分散梯板本体2上表面传递过来的压力。更加具体地,该肋梁5在梯板本体2的下表面呈齿状沿梯板本体下表面坡度均匀分布。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提高了梯板本体2的承载能力和整体强度,满足了其正常情况下的使用需求;此外,该肋梁5为至少两条,设置在梯板本体2的下表面,无需将梯板本体2整体加强,不但减轻了结构的自重,而且方便运输及现场装配。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受力分析比较:常规的板式楼梯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如图1(a)所示,梯板内力计算时可简化为两端简支的斜板,如图1(b)所示;斜板上的面荷载以线荷载的形式传递至两侧的梯梁上,如图1(c)所示。本实施例梯板的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如图2(a)所示,当在梯板上设置两个肋梁5时,梯板上面荷载首先传递至两侧肋梁5上,如图2(b)所示;再由肋梁5将线荷载以集中力的形式传递至楼梯的梯段梁上,如图2(c)所示;因此,为使梯板有效传力,将肋梁5设置于梯板两侧边,使得肋梁5充当梯板的支座。本实施例中,肋梁5的数量为两条或三条。具体地,下面针对本实施例中肋梁5的数量为两条或三条举出两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可选方案,肋梁5为两条,且分别位于梯板下表面的两侧边。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种可选方案,肋梁5为三条,其中一条肋梁5位于梯板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另外两条肋梁5分别位于梯板下表面的两侧边。具体地,下面针对肋梁5数量的选择进行分析:若梯板本体2下方只采用一个肋梁5,则梯板本体2也无法有效传力,且楼梯容易发生扭转,无法实现上述过程,因此不宜设置一个肋梁5;若选择三个肋梁5,优先将前两个肋梁5设置在梯板本体2的两侧,第三个肋梁5放置于梯板本体2的中间,使得三个肋梁5均匀受力,且以三个均匀分布的点荷载传递至楼梯的梯梁上,选用多于两个肋梁5一般是在梯板本体2较宽,两根肋梁5满足不了受力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地,若选择设置更多肋梁5,为了能够达到梯板本体2有效传递压力,且各肋梁5均匀承担荷载的效果,最好将肋梁5均匀布置。需要指出的是,肋梁5的数目越多,对减轻梯板本体2自重的效果越不明显,因此将肋梁5数目设置为两个时,是减轻梯板本体2自重的最优布置方式。本实施例中,肋梁5横截面为四边形结构。具体地,请参照图7和图8所示,肋梁5的横截面为梯形。其中,考虑到梯板的受力特性(肋梁5为梯形结构,上底的长度小于下底的长度,在受力的时候,梯板将压力传递至肋梁5上底后平稳过渡至下底,结构更加稳定)及脱模施工的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梯板及楼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梯板本体,以及位于其下表面的至少两条肋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梯板本体,以及位于其下表面的至少两条肋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的数量为两条或三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为两条,且分别位于所述梯板下表面的两侧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为三条,其中一条肋梁位于所述梯板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另外两条肋梁分别位于所述梯板下表面的两侧边。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梁横截面为四边形结构。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红贾秋玉
申请(专利权)人:于红贾秋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