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柱安装结构以及具有它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344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柱安装结构以及具有它的汽车,A柱安装结构包括: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包括主体部、左后延伸部、右后延伸部,左后延伸部连接在主体部的左侧且向后延伸,右后延伸部连接在主体部的右侧且向后延伸,左后延伸部和右后延伸部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左侧A柱和右侧A柱,左侧A柱和右侧A柱为圆柱形且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左侧A柱的前端与左后延伸部固定连接,右侧A柱的前端与右后延伸部固定连接;顶盖,左侧A柱的顶端、右侧A柱的顶端均与顶盖固定连接;左侧车门和右侧车门,左侧A柱的后端与左侧车门固定连接,右侧A柱的后端与右侧车门固定连接。A柱安装结构不仅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力传递性,而且减小驾驶盲区、提高行车安全性。

A column mounting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with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A colum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has its cars, A column mounting structure includes: Windscreen windshield,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part, left posterior extension, right posterior extension, left posterior extension connected to the body portion of the left and right rear back extension extension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main body part the right and left after the extension part extends backward, and right after the extension of symmetry in the left-right direction; the left and right column A A column, A column and A column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eft and right and left direction in cylindrical symmetry, the left front and left A column after the extension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and right column A after the extension of the fixed connection; top cover, top left, top right A A column colum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cover; the left and right doors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A column,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do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A column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door. Fixed connection. The A colum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not only has better rigidity and force transmissibility, but also reduces the driving blind area and improves the driving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柱安装结构以及具有它的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柱安装结构以及具有它的汽车。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汽车在发生前碰时,70%左右的能量会在发动机舱纵梁溃缩的过程中被吸收,剩余的30%左右的能量传递到A柱,A柱在碰撞过程中有效保护乘员舱的生存空间。因此,A柱需要具有一定的刚度和的截面尺寸,以利于力的传递,提升安全等级。传统A柱一般由高强钢冲压焊接制作,截面形状接近长方形,包含A柱外板,A柱内板以及两者之间的A柱加强板。由于A柱的截面尺寸过大时,驾驶盲区较大,又会严重影响汽车驾驶员的视野,尤其是在转弯时或进入弯道前对驾驶员视野造成遮挡,存在较大的行车隐患。因此,急需一种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且尽可能消除驾驶盲区的A柱与前挡风玻璃的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不仅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力传递性而且减小了驾驶盲区、提高了行车安全性的A柱安装结构。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A柱安装结构的汽车。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A柱安装结构包括: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包括主体部、左后延伸部、右后延伸部,所述左后延伸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左侧且向后延伸,所述右后延伸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右侧且向后延伸,所述左后延伸部和所述右后延伸部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左侧A柱和右侧A柱,所述左侧A柱和所述右侧A柱为圆柱形且在左右方向上对称,所述左侧A柱的前端与所述左后延伸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A柱的前端与所述右后延伸部固定连接;顶盖,所述左侧A柱的顶端、所述右侧A柱的顶端均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左侧车门和右侧车门,所述左侧A柱的后端与所述左侧车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A柱的后端与所述右侧车门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柱安装结构,不仅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力传递性,而且减小了驾驶盲区、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可选地,所述左侧A柱和所述右侧A柱均为热成型钢件,所述热成型钢件的抗拉强度大于1500MPa。可选地,所述左侧A柱和所述右侧A柱的外壁均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左后延伸部的后端卡在所述左侧A柱的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左侧A柱粘接,所述右后延伸部的后端卡在所述右侧A柱的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右侧A柱粘接。可选地,所述左侧A柱和所述右侧A柱的外壁均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间隔开,所述左侧车门在关闭状态下适配在所述左侧A柱的第二凹槽内,所述右侧车门在关闭状态下适配在所述右侧A柱的第二凹槽内。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为U形,所述第二凹槽为V形。可选地,所述左侧A柱和所述右侧A柱均具有沿轴向贯通各自端部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不连通。可选地,所述空腔内设有加强筋。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空腔的周向均布,每个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空腔的侧壁上。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汽车,包括所述的A柱安装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柱安装结构的挡风玻璃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柱安装结构的A柱的示意图。附图标记:汽车100,挡风玻璃10,主体部11,左后延伸部12,右后延伸部13,左侧A柱20,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顶盖30,左侧车门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柱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A柱安装结构包括:挡风玻璃10、左侧A柱20、右侧A柱(图中未示出)、顶盖30、左侧车门40和右侧车门(图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挡风玻璃10包括主体部11、左后延伸部12、右后延伸部13,左后延伸部12连接在主体部11的左侧且向后延伸,右后延伸部13连接在主体部11的右侧且向后延伸,左后延伸部12和右后延伸部13在左右方向上对称。需要说明的是,“向后延伸”可以是向左后方延伸或者向右后方延伸,也可以是向正后方延伸。其中,左、右、前、后方向与整车的相应方向相一致。左侧A柱20和右侧A柱为圆柱形且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左侧A柱20的前端与左后延伸部12固定连接,右侧A柱的前端与右后延伸部13固定连接,左侧A柱20的顶端、右侧A柱的顶端均与顶盖30固定连接,左侧A柱20的后端与左侧车门40固定连接,右侧A柱的后端与右侧车门固定连接。其中,左侧A柱20和右侧A柱为圆柱形是指大体为圆柱形,也可以为圆柱形的一部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柱安装结构,通过将左侧A柱20和右侧A柱设置成圆柱形,实现了A柱的截面积的最大化,保证了A柱的刚度和力传递性能,而且利用挡风玻璃10替代传统的A柱外板,在挡风玻璃10上设置左后延伸部12和右后延伸部13,以将挡风玻璃10的区域扩大,减小了驾驶盲区、提高了行车安全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左侧A柱20和右侧A柱均为热成型钢件,热成型钢件的抗拉强度大于1500MPa。由此,进一步提高了A柱20的强度以及抗撞性。参照图3所示,左侧A柱20和右侧A柱的外壁均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21,左后延伸部12的后端卡在左侧A柱20的第一凹槽21内且与左侧A柱20粘接,右后延伸部13的后端卡在右侧A柱的第一凹槽内且与右侧A柱粘接。其中左后延伸部12与主体部11可以是一体形成,也可以粘接连接,类似地,右后延伸部13与主体部11可以是一体形成,也可以粘接连接。进一步地,左侧A柱20和右侧A柱的外壁均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凹槽22,第二凹槽22与第一凹槽21间隔开,左侧车门40在关闭状态下适配在左侧A柱20的第二凹槽22内,右侧车门在关闭状态下适配在右侧A柱的第二凹槽内。具体地,左侧车门40关闭时,左侧车门40的门框的前边沿与左侧A柱20的第二凹槽22相适配,右侧车门关闭时,右侧车门的门框的前边沿与右侧A柱的第二凹槽相适配。参照图2所示,第一凹槽21为U形,第二凹槽22为V形。此外,A柱或车门上还设有密封条以增强车门关闭时的密封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左侧A柱20和右侧A柱均具有沿轴向贯通各自端部的空腔(图中未示出),空腔与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不连通。这样,通过将A柱设置成中空结构,在保证A柱自身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实现了整车的轻量化,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可选地,空腔内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地,加强筋的个数为多个,多个加强筋沿空腔的周向均布,每个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空腔的侧壁上。由此,通过在A柱的空腔内设置加强筋以对A柱的强度进行补强。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汽车1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A柱安装结构。采用上述实施例的A柱安装结构的汽车100,在保证A柱的刚度和行车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A柱视野盲区,而且增强了汽车100外形的美观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柱安装结构以及具有它的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A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包括主体部、左后延伸部、右后延伸部,所述左后延伸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左侧且向后延伸,所述右后延伸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右侧且向后延伸,所述左后延伸部和所述右后延伸部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左侧A柱和右侧A柱,所述左侧A柱和所述右侧A柱为圆柱形且在左右方向上对称,所述左侧A柱的前端与所述左后延伸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A柱的前端与所述右后延伸部固定连接;顶盖,所述左侧A柱的顶端、所述右侧A柱的顶端均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左侧车门和右侧车门,所述左侧A柱的后端与所述左侧车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A柱的后端与所述右侧车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包括主体部、左后延伸部、右后延伸部,所述左后延伸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左侧且向后延伸,所述右后延伸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右侧且向后延伸,所述左后延伸部和所述右后延伸部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左侧A柱和右侧A柱,所述左侧A柱和所述右侧A柱为圆柱形且在左右方向上对称,所述左侧A柱的前端与所述左后延伸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A柱的前端与所述右后延伸部固定连接;顶盖,所述左侧A柱的顶端、所述右侧A柱的顶端均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左侧车门和右侧车门,所述左侧A柱的后端与所述左侧车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A柱的后端与所述右侧车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A柱和所述右侧A柱均为热成型钢件,所述热成型钢件的抗拉强度大于1500M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A柱和所述右侧A柱的外壁均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左后延伸部的后端卡在所述左侧A柱的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