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341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向柱包括:固定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能够上下转动的外壳;在所述外壳的中空中设置,能够在轴向伸长和收缩地内筒;设置在贯通所述固定架和外壳的调节螺栓上,并执行收紧和解除动作的操作杆;及由固定齿轮和驱动齿轮构成的溃缩机构,所述驱动齿轮根据所述调节螺栓的轴向移动而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和固定齿轮之间还包括弯板。

Steering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ring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steering column comprises a fixed frame; the fixing frame can rotate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housing; the housing is arranged in the hollow, in the axial elongation and contraction tube; arranged on the adjusting bolt through the fixing frame and shell, and execute the tightening and releasing operation of the operating lever; and is composed of a fixed gear and the driven gear collapse mechanism, the driving gear axial movement of the adjusting bolt according to the engagement with the fixed gea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ending plate also includes between the inner cylinder and fixed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向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柱,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不同筒位置的能量吸收特性相同的转向柱。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改善溃缩结构,在操作杆的作动时使固定齿轮与做直线运动的固定手段的驱动齿轮进行啮合,从而能够控制筒方向的运动的转向柱。
技术介绍
通常转向柱形成为围绕将根据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而发生的旋转力传递到齿条-齿轮机构部的转向轴,由此支持转向轴旋转的同时,通过支架固定于车体,从而固定转向轴位置的装置。这种转向柱为了驾驶员的便利,可以额外增加溃缩或倾斜功能,倾斜是为了调整方向盘的固定角度,溃缩是将两个中空管插入使其能够在轴向伸长和收缩地形成,在汽车的冲突时转向轴和转向柱塌缩,从而还具有吸收冲击能量的功能。从而,转向柱根据前述的功能有时分为溃缩式或倾斜式,根据情况也在溃缩式转向柱附加倾斜功能,驾驶员通过这种功能可以通过调整方向盘的突出程度或倾斜角度使其符合自己的身高或提醒,从而能够进行顺利的操作。如上所述的转向柱的溃缩或倾斜作动,根据操作杆的收紧和接触动作而压迫或接触压迫外壳,而实现是普遍的。特别是,转向柱的溃缩通过压迫或接触压迫外壳而实现的占大部分。关于这种转向柱的代表性例子在图1和图2中示出,参照图1和图2对现有技术的转向柱倾斜装置概略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1的转向柱由设置在车辆的固定架10、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0上的外壳20和对所述倾斜支架10和外壳20进行压迫或接触压迫的操作杆30构成。此外,所述外壳20形成有用于压迫内筒40的切口21和有操作杆30的调节螺栓31贯通而滑动的溃缩导向件22。但是,现有技术1的转向柱由于切口21和溃缩导向件22而导致外壳20的变形量不同,从而存在操作杆30的固定力偏差发生的问题。此外,在车辆的冲突时,只有调节螺栓31移动至溃缩导向件22的缩进(图1为基准为右侧)位置,才能随着转向柱塌缩能量吸收结构展开,从而导致不同溃缩位置的能量吸收特性不同。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2的转向柱由设置在车辆的倾斜支架10‵、设置在所述倾斜之间10‵的外壳20‵、压迫接触压迫所述倾斜支架10‵和所述外壳20‵的操作杆30‵以及在所述外壳20‵的中空插入的内筒40‵。此外所述内筒40‵形成有操作杆30‵的调节螺栓31‵贯通而滑动的溃缩导向件41‵。根据现有技术2的转向柱,因为外壳20‵固定而不会发生操作杆30‵的操作力偏差。但是现有技术2的转向柱也在车辆冲突时,只有调节螺栓31‵移动至溃缩导向件41‵的缩进(图2为基准为右侧)位置,才能随着转向柱塌缩能量吸收结构展开,从而导致不同溃缩位置的能量吸收特性不同。因此,需要开发出不同溃缩位置的操作杆作动力和能量吸收特性相同的转向柱。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同溃缩位置操作杆的作动力和能量吸收特性相同,在减少部件数量和重量的同时,在操作杆的作动时使固定齿轮和驱动齿轮啮合,从而能够控制溃缩方向的移动的转向柱。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转向柱包括:固定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能够上下转动的外壳;在所述外壳的中空中设置,能够在轴向伸长和收缩地内筒;设置在贯通所述固定架和外壳的调节螺栓上,并执行收紧和解除动作的操作杆;及由固定齿轮和驱动齿轮构成的溃缩机构,所述驱动齿轮根据所述调节螺栓的轴向移动而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和固定齿轮之间还包括弯板。此外,所述弯板在内筒相对于外壳而向轴向收缩的话,就向固定齿轮的内侧卷进。此外,所述内筒和固定齿轮通过铆钉固定,所述铆钉在内筒的轴向上有设定值以上的荷重作用时会被破坏。此外,所述固定齿轮形成有所述弯板插入的收纳槽,向所述收纳槽插入的弯板的约束端固定在内筒,弯板的自由端向固定齿轮的外侧漏出。此外,所述固定齿轮形成有将弯板向收纳槽内侧引导的引导部件。此外,所述弯板以“U”字形弯曲。此外,还包括在内筒的两侧结合,在所述操作杆的作动时使所述外壳相对于固定架上下旋转作动的倾斜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调节螺栓的相对侧,随着所述操作杆的作动直线运动,从而驱动齿轮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或分离,由此将所述倾斜机构固定或解除的固定手段。此外,所述外壳的右侧结合部的形成衬套安装孔和弹簧支撑孔的部分向内侧突出形成从而设置在所述固定齿轮的上部,所述弹簧支撑孔的外侧可以阶梯状形成有齿轮引导部,以使所述驱动齿轮能够直线运动。此外,所述齿轮引导部可以形成切口以支撑所述驱动齿轮的上部一部分和下部整体。此外,所述固定手段可以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右侧结合部,并安装于所述调节螺栓的固定衬套;位于所述固定衬套外侧,并安装于所述调节螺栓的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外侧设置的所述驱动齿轮的外侧,并安装于所述调节螺栓的衬套管;位于所述衬套管的外侧,并与所述调节螺栓结合的垫圈和螺丝。此外,所述驱动齿轮以所述调节螺栓贯通的轴贯通孔为基准在两侧以阶梯状形成弹簧支撑部和管支撑部,下部延长形成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或分离的齿轮结合部。此外,所述齿轮结合部为了与在所述内筒形成的所述固定齿轮的顺利的啮合或分离,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管支撑部的宽幅相同。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转向柱,通过固定齿轮和驱动齿轮的啮合,具有不会发生不同溃缩位置作动力偏差的效果。即,通过使操作杆的作动力偏差最小化而使得操作杆的使用感始终维持,从而提高使用者的感性使用感的品质。此外,向内筒施加轴向冲击时,通过固定齿轮和驱动齿轮的啮合而马上作动能量吸收功能,从而使得不同溃缩位置的能量吸收特性相同。即,内筒由于冲击而强行滑动至收缩位置之后,与吸收能量的现有技术不同,本技术时通过固定齿轮和驱动齿轮的齿啮合而以没有移动到收缩位置的状态实现塌缩。此外,在操作杆的作动时,由于张力驱动齿轮做直线运动而与固定齿轮啮合,从而具有防止不同溃缩位置作动力偏差的发生。此外,向衬套管施加轴向冲击,通过固定齿轮和驱动齿轮的啮合而马上作动能量吸收功能,从而具有使不同溃缩位置能量吸收性能相同的效果。此外,通过操作杆的作动而弹簧作动时,所述弹簧通过外壳和驱动齿轮而制成,从而具有阻断不稳定移动和噪音发生的效果。此外,使套管和驱动齿轮的连接部重叠部分增大,防止驱动齿轮由于在操作杆作动时的张力引起的力矩作用而旋转,从而具有防止驱动齿轮和固定齿轮的不完全啮合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1的转向柱的示意图。图2时根据现有技术2的转向柱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转向柱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转向柱中去除固定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4的溃缩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6至图8是溃缩机构的动作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转向柱的组装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示出的转向柱的分解示意图。图11是构成图9中图示的转向柱的的外壳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12是图9中示出的转向柱的驱动齿轮的示意图。图13是图9中示出的构成转向柱的操作杆的作动时固定齿轮和固定手段的分离状态的正面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重要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5是图9中示出的构成转向柱的操作杆作动时固定齿轮和固定手段的固定状态的正面示意图。图16是图15的重要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随附的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转向柱的示意图。图4是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转向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能够上下转动的外壳;在所述外壳的中空中设置,能够在轴向伸长和收缩地内筒;设置在贯通所述固定架和外壳的调节螺栓上,并执行收紧和解除动作的操作杆;及由设置于内筒的固定齿轮和驱动齿轮构成的溃缩机构,所述驱动齿轮根据所述调节螺栓的轴向移动而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在所述内筒和固定齿轮之间还包括弯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4.28 KR 10-2014-0050509;2015.04.17 KR 10-2011.一种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能够上下转动的外壳;在所述外壳的中空中设置,能够在轴向伸长和收缩地内筒;设置在贯通所述固定架和外壳的调节螺栓上,并执行收紧和解除动作的操作杆;及由设置于内筒的固定齿轮和驱动齿轮构成的溃缩机构,所述驱动齿轮根据所述调节螺栓的轴向移动而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在所述内筒和固定齿轮之间还包括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在内筒相对于外壳而向轴向收缩的话,就向固定齿轮的内侧卷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和固定齿轮通过铆钉固定,所述铆钉在内筒的轴向上有设定值以上的荷重作用时会被破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轮形成有所述弯板插入的收纳槽,向所述收纳槽插入的弯板的约束端固定在内筒,所述弯板的自由端向固定齿轮的外侧漏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轮形成有将弯板向收纳槽内侧引导的引导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以“U”字形弯曲。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内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圣种金斗赫黄仁宣文京焕任贞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洋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