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147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包括外饰板、内饰板、车身骨架及模压件;外饰板与内饰板间隔相对设置,车身骨架及模压件位于外饰板与内饰板之间且车身骨架位于靠近外饰板的一侧;外饰板与内饰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柱,内饰板开设有多个固定孔;车身骨架与外饰板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并自每个安装孔边缘延伸形成安装柱;模压件与外饰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凸部,多个凸部之间形成用于收容车身骨架的凹部;凸部上开设有多个与固定柱一一对应的过孔,凹部上开设有多个与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穿孔;模压件与内饰板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固定孔一一对应的通孔。

Side panel structure of cab for electric truck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ic truck cab side coaming structure, including exterior panels, interior panels, body frame and moulding board; exterior and interior plate positioned relative to one side between the skeleton and the exterior and interior of molded parts in plate plate and body frame is located near to the exterior and interior trim plate; plate plate relative on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xed columns, interior plat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xing holes; one side opposite the body framework and the exterio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ounting holes and each mounting hole edge extending mounting column; molded parts and exterior side opposit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vex portions, a recess for holding the body frame form between the plurality of convex portions; convex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xed column, concav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rresponding mounting hole perforation; opposite side trim mouldings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with fixed holes are set 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货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
技术介绍
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为多层结构,包括外板、内板和加强板,其中,外板为覆盖件主要起装饰作用,内板和加强板为受力件。现有结构中采用了大量的钣金件,一些复杂的钣金件甚至需要多套冲压模具,增加了整车开发的成本。另外,外板与内板及加强板焊接在一起,增加了装配工艺的复杂程度,并且不可单独拆卸、更换,维修成本高。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且安装拆卸方便的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包括外饰板、内饰板、车身骨架及模压件;所述外饰板与所述内饰板间隔相对设置,所述车身骨架及所述模压件位于所述外饰板与所述内饰板之间且所述车身骨架位于靠近所述外饰板的一侧;所述外饰板与所述内饰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内饰板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车身骨架与所述外饰板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并自每个安装孔边缘延伸形成安装柱;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外饰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凸部,多个凸部之间形成用于收容所述车身骨架的凹部;所述凸部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的过孔,所述凹部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穿孔;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内饰板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的通孔;采用螺栓穿过一个穿孔及对应一个安装孔并与对应一个安装柱拧紧配合使所述车身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模压件;采用螺栓穿过一个过孔与对应一个固定柱拧紧配合使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外饰板固定连接;采用卡扣穿过一个固定孔及对应一个通孔使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内饰板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身骨架包括横梁及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并位于所述横梁同一侧的多个纵梁;所述横梁及每个纵梁均呈中空的长方体状;所述横梁及多个纵梁与所述外饰板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并自每个安装孔边缘向横梁及纵梁中空的内部延伸形成具有内螺纹的安装柱;与所述安装柱螺纹配合的螺栓穿过一个穿孔及对应一个安装孔进入对应一个安装柱并拧紧配合。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多个固定柱沿所述外饰板的边缘分布且每个固定柱开设一个具有内螺纹的固定槽;与所述固定槽螺纹配合的螺栓穿过一个过孔进入对应一个固定槽并拧紧配合。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多个固定孔沿所述内饰板的边缘分布且所述固定孔呈圆形,所述通孔呈圆形且大小对应于所述固定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杉树型塑料卡扣使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内饰板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压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模压件替代钣金内板与加强板,因模具成本相对于冲压模具较低而节约了成本;使用螺栓和卡扣进行组装,安装工艺简单,并且便于拆卸维修;此外,提高了驾驶室高度,不仅能够提升驾驶室的舒适性,还增加了车载电子设备的布置空间,因为未来车辆智能化发展需要携带更多的电子设备,驾驶室高度的增加正好满足这样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中模压件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图3所示的模压件的主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组装后的部分剖视图。图6为图1所示的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组装后的部分剖视图。图7为电动货车驾驶室左侧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100,包括外饰板10、内饰板20、车身骨架30及模压件40。所述外饰板10与所述内饰板20间隔相对设置,所述车身骨架30及所述模压件40位于所述外饰板10与所述内饰板20之间,且所述车身骨架30位于靠近所述外饰板10的一侧。具体的,所述外饰板10与所述内饰板20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柱11,每个固定柱11开设一个具有内螺纹的固定槽111。所述内饰板20开设有多个穿透所述内饰板20的固定孔21。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固定柱11沿所述外饰板10的边缘分布,且所述固定槽111呈圆柱状;多个固定孔21沿所述内饰板20的边缘分布,且所述固定孔21呈圆形。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车身骨架30包括横梁31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31的多个纵梁3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31及每个纵梁32均呈中空的长方体状,多个纵梁32平行间隔分布并分别垂直于所述横梁31且多个纵梁32位于所述横梁31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横梁31及多个纵梁32与所述外饰板10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3并自每个安装孔33边缘向其中空的内部延伸形成具有内螺纹的安装柱3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33呈圆形,所述安装柱34呈圆筒状。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述模压件40与所述外饰板10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凸部41,多个凸部41之间形成用于收容所述车身骨架30的凹部42。所述凸部41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柱11一一对应的过孔411,所述凹部42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安装孔33一一对应的穿孔421。所述模压件40与所述内饰板20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孔21一一对应的通孔43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孔411、所述穿孔421及所述通孔430均呈圆形,所述过孔411的大小对应于所述固定槽111;所述穿孔421的大小对应于所述安装孔33;所述通孔430的大小对应于所述固定孔21。采用与所述固定柱11的固定槽111螺纹配合的螺栓、与所述安装柱34螺纹配合的螺栓以及与所述固定孔21卡扣配合的杉树型塑料卡扣对所述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100进行组装。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组装时,首先将所述车身骨架30收容于所述模压件40的凹部42,使用螺栓穿过一个穿孔421及对应一个安装孔33进入对应一个安装柱34并拧紧配合,从而使所述车身骨架30固定连接于所述模压件40。然后将所述模压件40穿过所述车身骨架30抵靠于所述外饰板10,使用螺栓穿过一个过孔411进入对应一个固定槽111中并与对应一个固定柱11拧紧配合,从而使所述外饰板10与所述模压件40固定连接。最后将所述内饰板20抵靠于所述模压件40与所述车身骨架30相背的一侧,使用杉树型塑料卡扣穿过一个通孔430及对应一个固定孔21从而使所述内饰板20与所述模压件40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饰板10可由高分子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内饰板20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车身骨架30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模压件40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请参阅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100能够与玻璃窗200按图配合组装成驾驶室左车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模压件替代钣金内板与加强板,因模具成本相对于冲压模具较低而节约了成本;使用螺栓和卡扣进行组装,安装工艺简单,并且便于拆卸维修;此外,提高了驾驶室高度,不仅能够提升驾驶室的舒适性,还增加了车载电子设备的布置空间,因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饰板、内饰板、车身骨架及模压件;所述外饰板与所述内饰板间隔相对设置,所述车身骨架及所述模压件位于所述外饰板与所述内饰板之间且所述车身骨架位于靠近所述外饰板的一侧;所述外饰板与所述内饰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内饰板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车身骨架与所述外饰板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并自每个安装孔边缘延伸形成安装柱;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外饰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凸部,多个凸部之间形成用于收容所述车身骨架的凹部;所述凸部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的过孔,所述凹部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穿孔;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内饰板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的通孔;采用螺栓穿过一个穿孔及对应一个安装孔并与对应一个安装柱拧紧配合使所述车身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模压件;采用螺栓穿过一个过孔与对应一个固定柱拧紧配合使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外饰板固定连接;采用卡扣穿过一个固定孔及对应一个通孔使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内饰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货车驾驶室侧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饰板、内饰板、车身骨架及模压件;所述外饰板与所述内饰板间隔相对设置,所述车身骨架及所述模压件位于所述外饰板与所述内饰板之间且所述车身骨架位于靠近所述外饰板的一侧;所述外饰板与所述内饰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内饰板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车身骨架与所述外饰板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并自每个安装孔边缘延伸形成安装柱;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外饰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凸部,多个凸部之间形成用于收容所述车身骨架的凹部;所述凸部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的过孔,所述凹部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穿孔;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内饰板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的通孔;采用螺栓穿过一个穿孔及对应一个安装孔并与对应一个安装柱拧紧配合使所述车身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模压件;采用螺栓穿过一个过孔与对应一个固定柱拧紧配合使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外饰板固定连接;采用卡扣穿过一个固定孔及对应一个通孔使所述模压件与所述内饰板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硕石贤武曾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