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叉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316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叉驾驶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形美观、视野开阔、透光性好的电叉驾驶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叉驾驶室,包括框架、通过铰链和气弹簧安装于该框架左右两侧的两扇侧门、通过钣金胶固定于该框架前部的前挡玻璃、通过铰链和气弹簧安装于该框架后部的后窗、通过销轴安装于该框架顶部的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玻璃从底部一直延伸至框架顶部,并与顶窗连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动叉车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ork driver's cab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fork cab.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n electric fork driver's cab with beautiful appearance, wide vision field and good light transmission.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electric forklift cab,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the top window hinge and spring mount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door frame two, through sheet fixed on the frame at the front of the plastic front windshield, mounted on the rear of the frame by a hinge and spring rear mounted on the frame at the top of the the pi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ront glass extends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the frame has been, and the top window together.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electric forklift tru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叉驾驶室,主要适用于电动叉车中。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加大,电动叉车越来越受到用户的亲睐。目前,叉车驾驶室的设计理念都是朝着能满足功能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满足消费者舒适度和可操作性上的考虑往往欠佳,现有电叉驾驶室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视野不够开阔,正前上方盲区较大,影响叉车货叉工作视野;2、驾驶室造型和车身不够统一,美观度欠佳;3、驾驶室车门非冲压件,板材薄了强度不好,厚了显得笨重。因此设计制造出更舒适、美观的驾驶室也是目前叉车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一个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外形美观、视野开阔、透光性好的电叉驾驶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叉驾驶室,包括框架、通过铰链和气弹簧安装于该框架左右两侧的两扇侧门、通过钣金胶固定于该框架前部的前挡玻璃、通过铰链和气弹簧安装于该框架后部的后窗、通过销轴安装于该框架顶部的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玻璃从底部一直延伸至框架顶部,并与顶窗连成一体。所述框架采用钢管弯曲拼焊而成,其前部和顶部采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侧门下半部分为钣金冲压结构。所述前挡玻璃采用双层夹胶圆弧玻璃制成,上部带有遮光带。所述后窗为全钢化玻璃制成的无框结构,其边缘处包裹有用于实现密封的橡胶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前挡玻璃从底部一直延伸至框架顶部,并与顶窗连成一体,形成大弧度全视角前挡玻璃,最大程度上减小了正前上方的盲区范围,使得驾驶员工作时的视野更加开阔。2、框架前部和顶部采用圆弧过渡连接,线条流畅、强度高、刚性好,同时外形美观大气。3、侧门下半部分为钣金冲压结构,不仅提高了车门的刚性,而且与车身造型贴合,外形美观。4、后窗采用全钢化玻璃制成,无框设计,透光性好,视野开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框架1、通过铰链和气弹簧安装于该框架左右两侧的两扇侧门2、通过钣金胶密封固定于该框架前部的前挡玻璃3、通过铰链和气弹簧安装于该框架后部的后窗4、通过销轴安装于该框架顶部的顶窗5;所述框架1采用双异形(横截面为阶梯形)钢管弯曲拼焊而成,其前部和顶部采用圆弧过渡连接,线条流畅、强度高、刚性好,同时外形美观大气;所述侧门2下半部分为钣金冲压结构,提高了车门的刚性,而且与车身造型贴合,外形美观;所述前挡玻璃3采用双层夹胶圆弧玻璃制成,上部带有遮光带,从框架1底部一直延伸至框架1顶部,并与顶窗5连成一体,形成大弧度全视角前挡玻璃,最大程度上减小了正前上方的盲区范围,使得驾驶员工作时的视野更加开阔;所述后窗4为全钢化玻璃制成的无框结构,其边缘处包裹有用于实现密封的橡胶条;所述顶窗5为起吊电瓶专用机构,开合方便。为了提高驾驶室整体舒适性,本实施例在侧门2边缘处、顶窗5均设置有密封条,同时在框架1的对应于侧门2、后窗4和顶窗5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使得侧门2、后窗4和顶窗5关闭时,驾驶室形成全封闭结构。此外,还可以配置雨刮器、风扇、照明灯、暖风机等,使叉车在各种天气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有效防止雨水,风沙,严寒或炎热等带来的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叉驾驶室,包括框架(1)、通过铰链和气弹簧安装于该框架左右两侧的两扇侧门(2)、通过钣金胶固定于该框架前部的前挡玻璃(3)、通过铰链和气弹簧安装于该框架后部的后窗(4)、通过销轴安装于该框架顶部的顶窗(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玻璃(3)从底部一直延伸至框架(1)顶部,并与顶窗(5)连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叉驾驶室,包括框架(1)、通过铰链和气弹簧安装于该框架左右两侧的两扇侧门(2)、通过钣金胶固定于该框架前部的前挡玻璃(3)、通过铰链和气弹簧安装于该框架后部的后窗(4)、通过销轴安装于该框架顶部的顶窗(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玻璃(3)从底部一直延伸至框架(1)顶部,并与顶窗(5)连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叉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采用钢管弯曲拼焊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杰轩德丰邵纯钢
申请(专利权)人:临安杭叉叉车驾驶室有限公司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