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728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包括:滑车模块,所述滑车模块包括滑车主体和固定于滑车主体上的凸模镶块,所述滑车主体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模座内;插刀模块,所述插刀模块包括插刀主体,所述插刀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滑车主体导滑配合;斜楔模块,所述斜楔滑块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模座内,所述斜楔下驱动座固定于所述下模座内,所述斜楔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斜楔下驱动座形成导滑配合,所述斜楔滑块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凸模镶块配合的侧整形刀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斜楔滑块以及斜楔下驱动座的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安全及稳定性好,而且降低了铸件组立及调试劳动强度,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

A compact side shap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act side sha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tackle module, the module includes a main body and a fixed pulley pulley in the pulley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vex die insert, the pulley body in reciprocating sliding way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die seat; insert module, the module includes a knife the knife body, wherein one end of the knife body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guide pulley sliding fit; wedge module, the wedge sliding in reciprocating sliding way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die seat, wherein the wedge driver seat is fixed on the lower die seat, one end of the inclined wedge with the wedge driver seat to form a sliding fit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wedge block is fixed with the convex die insert with side plastic knife block.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adopts wedge slider and wedge driver seat structure,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occupied spac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but also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casting assembly debugging, shorten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冲压件主要通过冷冲压实现,其成形工艺过程主要包括拉延、修边冲孔、整形、侧修边、侧冲孔、侧整形等,对尺寸较大的冲压零件,其侧修边、侧冲孔、侧整形主要通过大型的自制斜楔机构+滑车机构来实现。汽车覆盖件为了满足强度、功能、造型等各方面的需求,通常制件的形状都非常复杂。在复杂的形状上所开的孔位以及形位往往又是保证汽车各关键部位顺利安装的前提条件,而在复杂的型面成形成为汽车冲压件制作工艺的一个关键技术。而侧整形机构在冲压模具上用于解决复杂冲压件的复杂型面成形,在生产制造时,通过侧整形机构实现不同角度的冲压工作,以满足不同孔位、面差的要求。现有的侧整形机构包括滑车机构、斜楔机构和插刀机构等,在整形过程中,冲压工作前,通过机械手或人工将制件放置在凸模上,上模下行,带动插刀机构一起下行,驱动滑车机构向下模座上的滑块本体运动,当滑车机构到达整形位置,上模继续下行,压料芯开始压料,接着侧整形刀块开始对制件进行整形;侧整形结束后,上模回退带动插刀机构回退,同时滑车机构和斜楔机构回退,上模回退完成,取出制件,完成一次侧整形工序内容。因斜楔机构变垂直运动为水平运动或倾斜运动的工作机构,冲压过程先考虑斜楔滑块防扭及运动稳定性,使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侧向力大,模具稳定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以解决斜楔滑块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侧向力大、模具稳定性差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包括:滑车模块,所述滑车模块包括滑车主体和固定于滑车主体上的凸模镶块,所述滑车主体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模座内;插刀模块,所述插刀模块固定于上模座上,所述插刀模块包括插刀主体,所述插刀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滑车主体导滑配合;斜楔模块,所述斜楔模块包括斜楔滑块以及斜楔下驱动座,所述斜楔滑块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模座内,所述斜楔下驱动座固定于所述下模座内,所述斜楔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斜楔下驱动座形成导滑配合,所述斜楔滑块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凸模镶块配合的侧整形刀块。如上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斜楔下驱动座朝向所述斜楔滑块的一端固定有T型导滑块,所述T型导滑块的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的导滑板,所述斜楔滑块朝向所述斜楔下驱动座的一端固定有内扣滑块,所述内扣滑块内延伸有与所述T型导滑块配合的T型槽。如上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斜楔滑块的两侧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动配合于所述上模座内。如上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模座于所述斜楔滑块的行程末端固定有限位挡块,所述斜楔滑块和所述限位挡块之间设有为所述斜楔滑块提供回程压力的第一复位机构。如上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滑车主体上固定有下楔形导板,所述插刀主体与所述下楔形导板相对的一端固定有上楔形导板,所述上楔形导板和所述下楔形导板的楔形面导滑配合。如上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滑车主体上设有防侧基座,所述插刀主体的朝向所述防侧基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防侧导板,所述侧整形刀块的朝向所述防侧基座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防侧导板,所述第一防侧导板和第二防侧导板分别和所述防侧基座的相对两端形成导滑配合。如上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滑车主体的朝向所述上模座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下楔形导板和所述防侧基座均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如上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滑车主体具有用于滑动配合的底部导向板和侧导向板,所述底部导向板位于所述滑车主体的底部,所述侧导向板对称分布在所述滑车主体的两侧。如上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滑车主体的远离所述凸模镶块一端设有限位板和为所述滑车主体提供回程压力的第二复位机构,所述滑车主体的靠近所述凸模镶块一端设有缓冲件。如上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滑车主体上环设有多个压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斜楔滑块以及斜楔下驱动座的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安全及稳定性好,而且降低了铸件组立及调试劳动强度,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降低了工装开发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模部分轴测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模部分轴测图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模部分轴测图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模部分轴测图二;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插刀模块轴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斜楔下驱动座和斜楔滑块的导滑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滑车主体,2-凸模镶块,3-下楔形导板,4-防侧基座,5-容纳槽,6-底部导向板,7-侧导向板,8-限位板,9-压板,10-第二复位机构,11-插刀主体,12-上楔形导板,13-第一防侧导板,14-斜楔滑块,15-斜楔下驱动座,16-侧整形刀块,17-T型导滑块,18-导滑板,19-内扣滑块,20-T型槽,21-导向块,22-限位挡块,23-第一复位机构,24-连接座,25-第二防侧导板,26-缓冲件,27-上模座,28-下模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包括:滑车模块,所述滑车模块包括滑车主体1和固定于滑车主体1上的凸模镶块2,所述滑车主体1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模座28内。插刀模块,所述插刀模块固定于上模座27上,所述插刀模块包括插刀主体11,所述插刀主体11的一端与所述滑车主体1导滑配合,通过导滑配合,将插刀主体11的垂直升降运动转变为滑车主体1的水平运动。斜楔模块,所述斜楔模块包括斜楔滑块14以及斜楔下驱动座15,所述斜楔滑块14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模座27内,这样斜楔滑块14的上部被上模座27限定只能以既定方向往复滑动,起到了一定的防扭作用,所述斜楔下驱动座15固定于所述下模座28内,所述斜楔滑块14的一端与所述斜楔下驱动座15形成导滑配合,所述斜楔滑块14与所述斜楔下驱动座15的相对的面均设为楔形面,从而起到导向以及防扭作用,所述斜楔滑块14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凸模镶块2配合的侧整形刀块16,所述侧整形刀块16和所述凸模镶块2配合完成侧整形工作。上述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冲压工或机械手将制件放在分体式凸模上,上模带动压料芯下行,插刀主体11与滑车主体1配合,迫使滑车主体1开始水平运动,当滑车主体1和凸模镶块2到达指定位置时,压料芯开始压料,与此同时,斜楔滑块14和斜楔下驱动座15配合,保证侧整形刀块16沿着侧整形方向稳定前进,直至侧整形刀块16配合凸模镶块2完成侧整形工作。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安全及稳定性好,而且降低了铸件组立及调试劳动强度,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降低了工装开发成本。为了更好的实现斜楔滑块14的导向和防扭作用,如图8所示,所述斜楔下驱动座15朝向所述斜楔滑块14的一端固定有T型导滑块17,所述T型导滑块17的顶端为T型滑块结构,导向性好,能承受较大的侧向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就能想到,还可以设置为多种其他类型的形状的导滑块,以导向性好,稳定可靠为准,所述T型导滑块17的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的导滑板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车模块,所述滑车模块包括滑车主体(1)和固定于滑车主体(1)上的凸模镶块(2),所述滑车主体(1)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模座(28)内;插刀模块,所述插刀模块固定于上模座(27)上,所述插刀模块包括插刀主体(11),所述插刀主体(11)的一端与所述滑车主体(1)导滑配合;斜楔模块,所述斜楔模块包括斜楔滑块(14)以及斜楔下驱动座(15),所述斜楔滑块(14)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模座(27)内,所述斜楔下驱动座(15)固定于所述下模座(28)内,所述斜楔滑块(14)的一端与所述斜楔下驱动座(15)形成导滑配合,所述斜楔滑块(14)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凸模镶块(2)配合的侧整形刀块(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车模块,所述滑车模块包括滑车主体(1)和固定于滑车主体(1)上的凸模镶块(2),所述滑车主体(1)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模座(28)内;插刀模块,所述插刀模块固定于上模座(27)上,所述插刀模块包括插刀主体(11),所述插刀主体(11)的一端与所述滑车主体(1)导滑配合;斜楔模块,所述斜楔模块包括斜楔滑块(14)以及斜楔下驱动座(15),所述斜楔滑块(14)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模座(27)内,所述斜楔下驱动座(15)固定于所述下模座(28)内,所述斜楔滑块(14)的一端与所述斜楔下驱动座(15)形成导滑配合,所述斜楔滑块(14)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凸模镶块(2)配合的侧整形刀块(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下驱动座(15)朝向所述斜楔滑块(14)的一端固定有T型导滑块(17),所述T型导滑块(17)的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的导滑板(18),所述斜楔滑块(14)朝向所述斜楔下驱动座(15)的一端固定有内扣滑块(19),所述内扣滑块(19)内延伸有与所述T型导滑块(17)配合的T型槽(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滑块(14)的两侧固定有导向块(21),所述导向块(21)滑动配合于所述上模座(27)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7)于所述斜楔滑块(14)的行程末端固定有限位挡块(22),所述斜楔滑块(14)和所述限位挡块(22)之间设有为所述斜楔滑块(14)提供回程压力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申徐肖王肖英李伟浩赖荣胜高双明刘莉王双枝李昂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