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72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及与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上固接有凹模安装座,凹模安装座上可拆卸安装有下模压边组件及下模垫块组件,下模压边组件与下模垫块组件构成截面为“凹”字形结构的凹模成型腔;上模包括上模座,上模座上固接有“V”型结构的凸模安装座,凸模安装座上可拆卸安装有冲压组件,冲压组件与凹模成型腔相配合;凹模安装架上与上模座之间还设有用于上模移动导向作用的导向机构;下模座中部滑动设有用于成型托架脱模的顶杆。整体采用可拆卸结构,无需对整个模具进行拆卸、维修、安装,大大降低了维护、维修成本,提高了生产设备持续生产的时间,提升了维护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Two times forming die for automobile bracke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the two mold car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lower die, the lower die comprises a die holder die hol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ie mounting seat, die mounting seat detachably mounted under the molding and die component side pad assembly, under the molded edge components and die pad components section is concave molding cavity shaped structure; the upper die comprises an upper die seat, the upper die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unch V\ type structure mounting seat, punch mounting seat detachably mounted on stamping components matched with stamping components and the die cavity forming; die mounting frame and between the upper die sea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guide mechanism for the role of mobile oriented; middle lower di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rod bracket forming mold. The overall use of detachable structure, without disassembly of the mold maintenance and installation, greatly reduces the maintenance cost,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of continuous production time,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maintenance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制造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加工是利用压力机的压力使板材、管材等坯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在汽车零部件的加工中,多采用钢板作为原材料进行各种结构的加工,而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均采用冲压模具通过冷冲的方式实现。对于结构特别复杂的结构一般采用多次成型的方式进行,以提高压力机的合理使用,也便于结构成型。汽车托架具有复杂的截面形状和整体构造,不能采用单一的模具直接成型,一方面容易造成压力机或模具的损坏,另一方面不能保证一次成型的产品是合格的,一般采用两套模具成型,在第一道工序使托架的截面形状成型,在二次成型模具上进行整体结构成型,能保证第一次成型的截面形状不会产生较大变形。现有的模具均采用整体成型的方式,存在损坏后需要整体拆卸进行维修和维护,造成工作量大,成本高,对于冲压模具本身,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损坏的都是接触受压位置,并且和角度、位置均有关系,受力也不均衡,造成损坏的情况也不相同,若能分解成多个模块组装方式,便可仅对有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或维修,让生产可持续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解决了现有模具不便于维修与维护、成本高、成型产品一致性不高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及与上模相配合的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该下模座上固接有凹模安装座,所述凹模安装座上可拆卸安装有下模压边组件及下模垫块组件,所述下模压边组件与下模垫块组件构成截面为“凹”字形结构的凹模成型腔;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该上模座上固接有“V”型结构的凸模安装座,所述凸模安装座上可拆卸安装有冲压组件,该冲压组件与凹模成型腔相配合;所述凹模安装座与上模座之间还设有用于上模移动导向作用的导向机构;所述下模座中部滑动设有用于成型托架脱模的顶杆。使用时,将上模及下模安装在压力机上,然后把初次冲压成型的预制托架放到下模上的凹模成型腔上方定位,通过控制压力机带动上模向下移动,在冲压组件与凹形成型模腔的配合作用下,使得预制托架整体结构压成V形,并且其截面形状不发生变化,壁厚均匀。二次成型完毕后,下模座上的顶杆将成型后的托架顶出,可更换预制托架进行下一个产品的冲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整体采用可拆卸结构,特别是将受力不相同的冲压组件、下模压边组件及下模垫块组件等拆分成零部件组合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可快速的对产生损伤、需要维护的零部件单独替换或维护即可,无需对整个模具进行拆卸、维修、安装,大大降低了维护、维修成本,提高了生产设备持续生产的时间,提升了维护工作者的工作效率;2、凹模安装座采用中间垫板、左安装板及右安装板组合方式,均采用独立加工,使得加工复杂程度简化,制造成本降低;3、导向块与导向杆配合使用,能够精确对上模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得冲压产品一致性高,成型即可直接进入随后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凹模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下模座1、凹模安装座2、安装槽20、左安装板21、中间垫板22、右安装板23、顶杆3、下模压边组件4、底端压边块41、边侧压边块42、下模垫块组件5、底端垫块51、边侧垫块52、上模座6、凸模安装座7、冲压组件8、底端冲压块81、边侧冲压块82、下模导向块9、导向杆10、上模导向块11、限位柱12、下模座加强框架13、上模座加强框架14、限位板15、调节套筒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及与上模相配合的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1,该下模座1上固接有凹模安装座2,凹模安装座2包括中部开有“V”形开口的中间垫板22,并且开口的底端位置设有圆弧过渡结构;中间垫板22上安装有下模垫块组件5,而下模垫块组件5包括圆弧形结构的底端垫块51及对称设在底端垫块51两侧的三个边侧垫块52,底端垫块51与边侧垫块52均安装在“V”形开口的表面上,在中间垫板22上形成可拆卸结构,替代中间垫板22承受压力,受到损坏时中间垫块可不必拆卸,可单独替换或维修底端垫块51或者边侧垫块52。中间垫板22的两侧连接有结构对称的左安装板21及右安装板23,在左安装板21及右安装板23的中部开设右“V”形结构的安装槽20,并且安装槽20的内侧面向下凹形成阶梯形截面结构,使得具有底面与侧面来配合下模压边组件,安装槽20的底面均高于中间垫板22,两个安装槽20与中间垫板22形成中间槽,用于配合下模垫块组件5的安装;安装槽20与中间垫板22上的“V”形开口相对应,在安装槽20的底端位置设有圆弧过渡结构。左安装板21上的安装槽20与右安装板23上的安装槽20内各安装有一组下模压边组件4,而下模压边组件4包括圆弧形结构的底端压边块41及对称设在底端压边块41两侧的多个边侧压边块42。通过下模垫块组件5、两组下模压边组件4构成了截面形状为“凹”字形结构的凹模成型腔,而凹模成型腔与预制托架的外表面相匹配,当预制托架被冲压在凹模成型模腔中时,不会受到二次冲压变形,能保持预制冲压时的壁厚。上模包括上模座6,在上模座6上固接有“V”形结构的凸模安装座7,凸模安装架上可拆卸安装有冲压组件8,而冲压组件8包括圆弧形结构的底端冲压块81,分别在底端冲压块81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三个边侧冲压块82,底端冲压块81与边侧冲压块82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结构,组装后的冲压组件8与凹模成型腔相配合,配合间距即为预制托架的壁厚,而在冲压时,将预制托架冲压成V形结构,以完成托架的最终成型。为了使上模在冲压过程中移动受到精确导向,防止成型产品出现缺陷的情况,在凹模安装架与上模座6之间还设有两组导向机构并分别位于两端位置,从而能可靠的对上模移动其导向作用,而导向机构包括固接在凹模安装座2上的下模导向块9及固接在上模座6上的上模导向块11,在下模导向块9上固接有导向杆10,上模导向块11活动套在导向杆10上,实现上模在移动时能够在上模导向块11与导向杆10的配合下精确移动,避免了冲压对位不精确的情况,提高了成型托架的一致性。为了使导向效果更明显,可增加导向配合长度,在凹模安装座2的两端开有安装凹部,并用于安装下模导向块9。下模座1的中部滑动设有用于成型托架脱模的顶杆3,且顶杆3位于两个安装槽20之间,冲压完成的托架都会卡在凹模成型模腔中,而通过顶杆3能快速、便捷的将成型后的托架顶出。使用时,将上模及下模均安装到压力机上,并把预制成型托架方到凹模成型腔的上方定位,然后通过控制压力机带动上模移动,使得冲压组件8与预制成型托架的内表面接触并向下压,在冲压组件8与凹模成型腔的配合作用下,将预制成型托架压成V形结构。在整体构造成型过程中,由于凹模成型模腔与冲压组件8分别与预制成型托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相匹配,因此不会使得托架的壁厚发生变化,仅改变整体构型,使得通过二次成型模具冲压后的托架一致性高。如图1、图4所示,在凹模安装座2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两对称的四个限位柱12,其中两个位于左安装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及与上模相配合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1),该下模座(1)上固接有凹模安装座(2),所述凹模安装座(2)上可拆卸安装有下模压边组件(4)及下模垫块组件(5),所述下模压边组件(4)与下模垫块组件(5)构成截面为“凹”字形结构的凹模成型腔;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6),该上模座(6)上固接有“V”型结构的凸模安装座(7),所述凸模安装座(7)上可拆卸安装有冲压组件(8),该冲压组件(8)与凹模成型腔相配合;所述凹模安装座(2)与上模座(6)之间还设有用于上模移动导向作用的导向机构;所述下模座(1)中部滑动设有用于成型托架脱模的顶杆(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及与上模相配合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1),该下模座(1)上固接有凹模安装座(2),所述凹模安装座(2)上可拆卸安装有下模压边组件(4)及下模垫块组件(5),所述下模压边组件(4)与下模垫块组件(5)构成截面为“凹”字形结构的凹模成型腔;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6),该上模座(6)上固接有“V”型结构的凸模安装座(7),所述凸模安装座(7)上可拆卸安装有冲压组件(8),该冲压组件(8)与凹模成型腔相配合;所述凹模安装座(2)与上模座(6)之间还设有用于上模移动导向作用的导向机构;所述下模座(1)中部滑动设有用于成型托架脱模的顶杆(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安装座(2)包括中部开有“V”形开口的中间垫板(22),且开口的底端位置设有圆弧过渡结构,所述垫板的两侧连接有结构对称的左安装板(21)及右安装板(23),所述左安装板(21)及右安装板(23)中部均开设有“V”形安装槽(20),且安装槽(20)的内侧面向下凹形成阶梯形截面结构,安装槽(20)的底面高于中间垫板(22),安装槽(20)的底端位置设有圆弧过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压边组件(4)包括两组,每组下模压边组件(4)包括圆弧形结构的底端压边块(41)及对称设在底端压边块(41)两侧的多个边侧压边块(42),其中一组安装在左安装板(21)上的安装槽(20)内,另一组安装在右安装板(23)上的安装槽(20)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托架的二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斌郭小兵魏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达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